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旁述:
艺术家何翔宇最初将一瓶可乐带到工作室里,将可乐煮到只剩下固态的残留物。然后他花了六个多月时间,独自一人熬煮一吨可乐,但他知道这还不够。于是他回到家乡辽宁省丹东市,雇用了十名工人,在一所木材厂里以一年多时间煮沸共127吨、即六万瓶可乐,生产出大批黑色泥状残留物,看起来像是闪闪发光的矿石,还放进光洁明亮的透明箱中。
可乐在中国的销售背景让它成为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标志。 1979年,中国经济刚刚开始对外开放,本来被停售的可口可乐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个红色包装的饮料在中国非常讨好,愈来愈畅销,甚至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产品。
何翔宇所煮的127吨可乐正好等于可口可乐在他家乡的年均销量。现在这些数字和它隐喻的消费欲望变成了实体,震撼地呈现在眼前,这会否让你思考消费的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何翔宇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绕过受跨国公司监管的当地代理商去取得大量可乐,在制作期间,他还需要应对不同政府部门的调查和盘问。他以这个项目真实地介入社会运作,体现了各种权力的复杂关系。
本网站使用「Cookies」为你提供最好的网站体验。
随时随地探索语音导赏资料库,收听策展人、创作人及受邀嘉宾的介绍,或了解相关作品或建筑在视觉上的特征。
Explore the archived audio guide content at any time and place. Listen to curators, makers, and guest speakers or learn about the key visual elements of different objects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