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两件艺术品的局部。一件是录像装置,展示只载入部分的毛泽东肖像;另一件是纸本油画,描绘路上一个红色的指示牌,四周是褐色的树木。两张图片被白色的斜线分割。

「藏品的相遇」是蒙特利尔加拿大建筑中心的公众活动「配方」。中心邀请我们在此「配方」上加入自己的元素,因此,我们以「藏品的相遇」邀请策展人从馆藏中选出两件看似互不相干、一新一旧的藏品,并置对照,并述说一个连系两者的故事。

今次由两位视觉艺术策展人接受挑战,探索两件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的新旧作品。皮力(希克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介绍现居于北京的艺术家张伟在1974年创作的作品,而谭雪凝(视觉艺术副策展人)则介绍驻居上海及纽约的艺术家苗颖于2016年创作的作品。下文是两件藏品的「相遇」过程。

张伟的《红站牌》(1974)

油彩纸本作品呈现淡灰色的道路,路旁是一些淡棕色的树木。红色及黄色的圆形停车标志设于红白相间的柱子上,矗立于画面一角。

张伟,《红站牌》,1974年,油彩纸本,M+ 希克藏品,香港,© 张伟

皮力:张伟(生于1952年)在1970年代中创作了《红站牌》。这件作品绘画了北京郊外的秋天风景。他在画作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画了黄黄的树,中间有一条蜿蜒的路,延伸到观者面前。整个画面都是灰灰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唯一显示出可能有人出没的元素,就是路上一个红黄两色的交通标志,标志底下是红白相间的柱子。1974年北京郊外杳无人烟的风景,在今天看来可能毫不起眼,像是一幅平平无奇的风景画。但当我们细看当时艺术家的处境,可能会另有看法。

油彩布本画作中,一群面带笑容的男女身处雪地上,他们双颊发红,奋力向前绞动水道建材,右方有一人举起绿旗。背景里未完成的高架水道,构成画作上半部分。

孙国岐、张洪赞,《引来银河水》,1974年,油彩布本,M+ 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Zhang Hongzan, Chen Yulan

同样在1974年,孙国岐(生于1942年)、张洪赞(生于1944年)的《引来银河水》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展出。作品中的工人和农民都面带笑容,奋力奔跑,呈现合力劳动的画面。画中人物情绪激动,与张伟的作品刚刚相反。

当时,很多家庭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被发配到中国最贫困的农村去劳动。张伟等的年轻人之后回到北京,没有工作,也没有家人,唯一与人的交流就是聚在一起画画。然而,当时在中国画户外写生是一个会招致怀疑的禁忌。因此,艺术家所用的油画盒特别小,相当于A4纸的一半;他们将一张小画放进去,当有人来检查时,就能快速把油画盒关上,迅速离开。

一个细小的木制油画盒,设有皮革手把和金属锁。盒内布满暗绿色油彩痕迹。

郑子燕的小型油画盒。郑子燕,油画盒,1970年代,艺术家收藏,「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现场

依我来看,《红站牌》是现代艺术特别有意思的开始。它看起来很平淡、很安静、很伤感,却孕育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们开始强调「个体」,一个表达个人情感的机会。在孙国岐和张洪赞的作品中大伙儿都很热情、很高兴的时候,我可以表达我的忧伤和伤感吗?当艺术家开始思考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开启了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张伟:在《福绥境公寓》内
张伟:在《福绥境公寓》内
3:10

张伟描述在北京市中心福绥境公寓的居住情况

视频文稿

(原文:普通话)

张伟:这栋楼是1958年盖的,他们盖的这栋楼用的是「十大建筑」的剩余的材料。而且这栋楼的设计和样式,是带有一种思想控制在里面的,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他们希望在这栋楼里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没有厨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居民,都要到这栋楼里的公共食堂去吃饭。然后,我们搬到这栋楼里(之后),很快就文化大革命了。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栋楼变得特别紧张。每一个居民、住户,都特别担心自己明天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因为这栋楼当时在北京还是一个特殊的建筑,它高、有一种现代感,很多人愿意搬到里面去住,特别是一些老的知识份子或者资本家、过去曾经在生活上稍为优越的人,他们会想办法住到这楼里来,但是文革的时候,这些人就惨了,都被那些原来的拆迁户所监视着,而且揭发他们的日常的行为。很多在这栋楼里住的人,都是在文革的时候被管制的人了。

我画这幅画的时候,特别想表达室内和室外这种感觉。一个是室外政治的严酷的现实,每天都发生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室内就是我自己的家。这个家是温馨的,可以随便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和说自己想说的话。所以这室内、室外的区别,我特别希望能够把持住。这个房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特别亲切,也特别重要。

因为我的家里比较简单,人少一些,大家来了也都方便,也都随意,可以互相倾诉、可以聊天、可以探讨艺术、可以互相支持和安慰。这些人都在我这个家里常常聚会,后来就变成了「无名画会」这样一个小的团体。在1974年,我家里曾经做过一个中国第一个当代艺术的地下展览,我记得是1974年12月31日,我们就在我家里,把大家的画就挂在墙上,摆在桌上、椅子上,到处都是画,有十多个人参与。

张伟当时也画了很多从室内所见的室外风景,部分原因是在户外画画可能会带来政治风险。而这样关上门在室内画画,他就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捕捉四时景物的变化。文革结束后,艺术家开始接触海外的展览,并受其启发,尝试运用更多激进而抽象的创作手法,创作出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当我们看到这些作品时,也不要忘记中国当代艺术家当初很卑微的开始。所以《红站牌》这件作品别具意义。

苗颖的《困难的GIF》(2016)

谭雪凝:我想介绍苗颖(生于1985年)在2016年创作的《困难的GIF》。这件作品由七块屏幕组成,六块小屏幕围绕着中间的大屏幕。小屏幕中有一些名人、流行偶像,还有动物正在鼓掌的动态图,全都是网民日常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交流时会使用的动态图片。而中央的大屏幕显示了一张毛泽东的动态图,只是图片永远都在载入中,一直卡着,永远下载不到整个完整肖像。

《困难的GIF》凸显中国互联网现时的现象──用一道防火长城来屏蔽有害或是政治敏感的资讯。毛泽东的肖像不能成功载入,反映中国网路的审查机制。苗颖将人们日常在网路上接触到的视觉文化变成艺术创作,变成新的艺术语言。

一件由七块屏幕组成的录像装置,屏幕分别以或横或直的方式摆放,中间是一块大屏幕。大屏幕上可见载入中的毛泽东肖像,只见其头部上半,这块屏幕的正中央可见显示正在载入的标志。围绕着大屏幕的小屏幕上可见猫咪及名人的照片。例如金正恩和饰演小丑的希夫烈达等。

《困难的GIF》,© 苗颖;摄影:M+,香港;M+新艺术委员会,2019年

录像画面显示一位女性新闻报导员,她身穿黑色上衣和橙色西装外套,坐在麦克风前,打开字典并读出内容。

张培力,《水──〈 辞海〉标准版》,1991年,单频道Betacam-SP录影带转数码录像(彩色、有声),M+ 希克藏品(捐赠),香港,© 张培力

M+的馆藏中也有其他关注媒体的作品。艺术家张培力(生于1957年)在1991年创作了名为《水──〈 辞海〉标准版》的录像作品,邀请著名新闻播报员邢质斌在播报室以平稳语调朗读《辞海》中以「水」开头的词语及其定义。透过这件作品,张培力尝试探讨「重复」和「操控」的问题。

M+开箱:人民城寨
M+开箱:人民城寨
4:37

施润发(数码及媒体艺术藏品修复员)及皮力(希克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跟随曹斐原创的虚拟人物「中国翠西」,探索离线版本的《人民城寨》 ,并讨论收藏这个应当实时游玩的网上艺术品有何难处

视频文稿

(原文:英文)

皮力:嘿,润发,我好像认得这个作品!

施润发:没错,这是《人民城寨》的离线版本。这是中国翠西,我们可以到处飞。

皮力:太厉害了。别跳。

施润发:噢!其实你可以飞,没问题的。

皮力:大家好,我是皮力,M+希克资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务主管。

施润发:你好,我是 施润发,是M+数码及媒体艺术藏品修复员。

皮力:润发,能再次在这里看到《人民城寨》真的非常高兴。我已经很多年没看过这个作品了。这个作品出自中国艺术家曹斐之手,她在2008年创作了这件作品,那年北京举办了奥运。她基本上从零开始建立了整个城寨。这个作品探讨的是城寨、都市化,以及人们如何在这个名为《第二人生》的电脑游戏中应对这种急速且大规模的都市化。

施润发:是的,《第二人生》 是个很有趣的项目,目前仍在营运中。它在2000年代左右非常受欢迎,亦是头几个如此大规模的模拟游戏。它没有明确的开首、中段、结尾,重点也不在于动作元素和故事情节,但却更自由开放,基本上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皮力:此作品的目的就是想人们在这个数码城寨中到处闲逛,同时跟其他玩家交流互动。曹斐大概花了四、五年「一砖一瓦地」在网上建造这个城寨。她还邀请了艺术界人士、创作者及艺术家朋友加入《人民城寨》,一起游玩聊天,自那时起就热闹起来。随着其他网络游戏迅速更新,2011年后,《第二人生》似乎就变得比较冷清沉寂了。

施润发:是的,网络随着时间而急速进化,即使很多人尽力尝试为互联网上各个部分存档、编目及记录下来,但佚失的资讯还是非常多。一如馆藏中众多数码和时基艺术品,《人民城寨》是储存在一些硬碟和快闪记忆体中,因此我们要把这些档案转移到数码档案保存基础架构中。而随着电脑设备愈来愈先进,我们实际上要模拟整个电脑作业系统,然后在里面重塑这个版本的《人民城寨》。这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它是我们修复数码藏品的可行方式之一。

皮力:是的,这对我来说很有诗意,就像躲进了一个荒废的城市,如同独自走进庞贝古城一样。从这个角度看,这是很有趣的。不管你用的是非常传统的媒介,还是较高科技……像网络这样的媒介,艺术总是从意想不到的方式探讨时间这个概念。

皮力:你知道很多年前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开派对。

施润发:你也去过吗?

皮力:去过一次,在一个狂欢的星期五晚上。

皮力:在虚拟世界中跳舞、喝酒、聊天、跟其他人四处游玩。

皮力: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觉得这是个非常疯狂的项目,说的是曹斐决定要在《第二人生》建立《人民城寨》,还有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博士资助她完成这个项目,并将这个作品纳入收藏。

施润发:他是《人民城寨》的第一任市长吗?还是……

皮力:没错,他就是《人民城寨》的市长。

施润发:所以……对,所以真的很棒,他就是捐赠一份虚拟副本给我们的人。

皮力:是的……他们创造了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又收藏了一些并不存在实体的东西。

皮力:然后他们把这东西捐给了M+,而我们就得找个方式将它实体化。

到了2000年代末,艺术家曹斐(生于1978年)创作了中国艺术最早的网络作品之一──《人民城寨》。这件作品浓缩城市在经济改革下的特征,建构完全虚拟的当代城市,允许艺术收藏家在这个虚拟城市购买生存道具和房子等。

白色墙壁展厅中,可见一幅靠在房间左边墙上的喷墨印刷。房间右边可见一个连接到柱子上的荧幕。喷墨印刷上是电脑桌面截图,当中可见各种资料夹和档案散落桌面空间。电脑桌面的桌布中是一个有白色墙壁的房间,当中放了三张黑色沙发,还有地毯和电视机。

林科的《屏幕快照2016-04-17 下午11.46.20》(左)于展览现场。林科,《屏幕快照2016-04-17 下午11.46.20》,2016年,喷墨印刷裱于铝板,M+,香港,王兵捐赠,2019年,© 林科

两件藏品有何关连?

谭雪凝:虽然苗颖的作品好像很热闹,而张伟的作品中空无一人,但两者都有种空洞的感觉。

皮力:对啊!张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当时孤独地面对群众运动的状态,而苗颖作品中面无表情的、正在鼓掌的人物,亦有一种「被迫开心」的感觉,这让我们思考当中人物装作开心的原因,以及他们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谭雪凝:虽然互联网上有无尽的空间,而社交平台亦令沟通变得容易,但苗颖的作品反映了当中的审查和不完全自由的表达,就也许解释了作品为何有空洞的感觉。两件作品虽然年代不同,但两位艺术家都同样面对一道高墙,而他们亦同样想跨过它。他们都在有限的空间去做能做的事。

皮力:在张伟的那个年代,艺术家们到外面画画是在冒险,皆因他们所画的风格和题材都不被官方接纳。所以,当时出外画画是很勇敢,甚至叛逆的行为。虽然有可能被禁止,但他们只想画自己喜欢的,跟别人很不一样的画。 《红站牌》背后审查与被审查的关系,和苗颖的作品特别像。两位艺术家都在追求更大的、没有限制、没有墙和没有审查的空间,二人的愿望完全一样。

为确保行文清晰,此访谈经过编辑。欢迎到YouTube观看完整访谈。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