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憑多頻道影像作品《東北四部曲》榮獲希克獎2023
王拓憑多頻道影像作品《東北四部曲》榮獲希克獎2023
位於西九文化區、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宣布,藝術家王拓(生於1984年,現生活及工作於北京)為希克獎2023得主。王拓的流動影像作品深湛精妙,製作品質高超,創造出細膩的意象,層次豐富,指涉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脈絡,獲評審委員會一致讚賞。他的得獎作品《東北四部曲》(2018–2021)是一個沉浸式多頻道影像裝置,由四部影片組成,目前與另外五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一同於M+地下大堂展廳舉行的「希克獎2023」展覽中展出,展期至2024年1月14日。希克獎旨在表揚出生或工作於大中華地區的當代藝術家,並向國際展示及推廣此地區豐富多元的藝術創作。得獎藝術家將獲頒發50萬港元的獎金。其餘五位入圍藝術家亦各獲10萬港元獎金。
《東北四部曲》是一部多章節的影像作品,王拓鋪陳出四段時空下幾位主角相似的命運軌跡。作品糅合歷史事件和虛構敘述,讓人反思歷史和故事之間的互動。開篇《煙火》(2018)以2019年張扣扣為母殺人案為原型,講述一名農民工蟄伏多年返鄉復仇的故事。第二章《扭曲詞場》(2019)重構1919年五四運動愛國學生郭欽光的經歷。第三章《通古斯》(2021)的敘事最為龐雜,以1948年第二次國共內戰長春圍城戰後獨居書齋的老書生臨終自白為主軸,並穿插郭欽光等進步學生的群像。終章《哭陣門》(2021)則透過張扣扣室友之口,回溯這位在第一章出現的農民工復仇行動前的生活片段。
希克獎評審委員會指出:「王拓的《東北四部曲》對大中華地區及以外地方的歷史記錄及詮釋,適時地提出了剴切透闢的詰問。他透過交織多層次的敘事手法,糅合歷史事件及推想性的敘述,營造了一個優雅而令人共鳴不已的影像體驗,促使觀眾深刻思考歷史記錄及虛構故事之間的關係。透過探討人類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相似之處,王拓的作品層層疊放了豐富的文化典故,從經典文學、民間傳說到民族語言皆有,引領觀眾思考我們的當代處境和未來。」
M+博物館館長兼希克獎主席華安雅表示:「評審委員會一致被王拓的《東北四部曲》細緻精妙的意象及錯綜複雜的敘事所打動。希克獎是認可和促進大中華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獎項,我們很高興能藉此肯定王拓的作品。他在史詩般的作品中所展現的多層次敘事,有助促進文化交流對話,展示他對當代世界的獨特視野。我衷心祝賀王拓,並向所有入圍藝術家深致謝忱。」
希克獎開放予大中華地區出生或工作的藝術家,旨在頌揚該地區的重要作品,並向國際展示及推廣豐富多元的藝術創作。舉辦至第二屆,「希克獎2023」展覽展出了六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范加(生於1990年,現生活及工作於紐約及香港);苗穎(生於1985年,現生活及工作於紐約);王拓(生於1984年,現生活及工作於北京);謝南星(生於1970年,現生活及工作於北京及成都);楊沛鏗(生於1988年,現生活及工作於香港);于吉(生於 1985年,現生活及工作於上海及金邊)。
「希克獎2023」展覽設於M+地下大堂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至2024年1月14日。「希克獎2023」展覽支持贊助為Hublot宇舶表。展覽的旅遊夥伴為國泰,其酒店夥伴為香港瑰麗酒店。
關於王拓
王拓(1984年生於吉林)現於北京生活及工作,他的創作廣涉影像、繪畫和行為展演等媒介。他的虛構敘事糅合歷史檔案、神話典故、小說等,常常模糊時間和空間、現實與想像的邊界。他的創作對中國與東亞現代史予以有力的檢驗,揭示社會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力量,以及集體無意識和歷史創傷之間的糾葛。
王拓近年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泰康空間和紐約Present Company舉辦個展。群展包括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德國巴登-巴登國立美術館、美國皇后美術館、中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廣東時代美術館等。他在2018年獲頒「三影堂攝影獎」,同年獲北京國際短片聯展「傑出藝術家探索獎」,2019年獲頒「青年當代藝術烏鎮獎」,2020年獲 「OCAT x 卡蒂斯特青年媒體藝術家獎」,2023年奪得希克獎。
關於「希克獎2023」評審委員會
「希克獎2023」評審委員會主席由香港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擔任。評審委員會成員包括英國泰特美術館館長Maria Balshaw、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榮譽館長Bernard Blistène、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Lonti Ebers媒體及行為藝術首席策展人Stuart Comer*、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Glenn D. Lowry、瑞士收藏家兼M+董事局成員烏利.希克博士、英國泰特美術館英國藝術收藏總監Polly Staple*,與藝術家徐冰。
*Polly Staple和Stuart Comer分別代表 Maria Balshaw 及Glenn D. Lowry 出席2023年9月舉行的第二次評審會議。
關於M+
M+是嶄新的博物館,致力於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規模可媲美世界知名的現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矢志於躋身世界頂尖文化機構之列。M+冀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此時此地出發,為二十一世紀亞洲創立一座別樹一幟的新型博物館。
關於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四十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將提供二十三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