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7年10月19日 / M+ Team

「杨嘉辉的赈灾专辑」策展人与实习生之幕后对谈

砖墙上挂有手写字体的霓虹灯字句,写着「The world is yours, but also ours, but basically yours」。地面是一个大型舞台,以红、蓝、黄色的几何图案相间。

艺术家杨嘉辉(左)与客席策展人郭瑛(右)正在准备张贴在第57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香港馆外的海报。摄影:张瀞尹

第57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杨嘉辉的赈灾专辑」客席展览策展人郭瑛,与两位届威尼斯双年展实习生之对谈,分享经验之余,更讨论到策展、观众与艺术等方面

香港为今年第57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呈献的展览,是由M+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合办,名为「杨嘉辉的赈灾专辑」。展览中,香港跨媒体艺术家杨嘉辉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及装置,并通过误读及重新解构《We Are The World》及《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等经典歌曲,重新审视及解读一度盛行的「慈善单曲」现象。

我们邀来「杨嘉辉的赈灾专辑」客席策展人郭瑛,以及两位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实习计划、在展览中实习了六星期的实习生互相访问,分享在威尼斯双年展的经验,同时就策展人作为艺术家与观众间的桥梁,以及艺术本身,彼此交流讨论。

参与者:郭瑛(第57届威尼斯视艺双年展「杨嘉辉的赈灾专辑」客席策展人)、Joyce黄熙婷(展览实习生)、Jing张瀞尹(展览实习生)

艺术家杨嘉辉与客席策展人郭瑛蹲在地上,将展览题目「Songs for Disaster Relief」贴到海报上。

「杨嘉辉的赈灾专辑」中的室外作品《Risers》。墙上霓虹灯的字句「The world is yours, but also ours, but basically yours」(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来自毛泽东在1957年于莫斯科大学的演讲。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实习生问策展人

张瀞尹:郭瑛,你和Samson(杨嘉辉)认识多年,你认为与认识的艺术家合作,对策展有否帮助?

郭瑛:其实很难一概而论。我觉得策展人与艺术家是需要互相学习的。例如Samson对威尼斯双年展没有很多经验,而我则到访过很多次,我就可以凭经验给他一些建议。一开始我便提议,不用特别以代表香港的角度去做展览,因为作品自然就会流露香港的语境。

当双方意见有分歧时,通常最后我也会跟从Samson的做法,终归展览是艺术家的里程碑,而作品亦属于艺术家的。所以,我认为整个展览,特别是作品方面,艺术家应该更多担任主导的角色。另外,合作时最重要是多沟通,才能了解大家的底线,有效地分工。

黄熙婷:策展人身为艺术家与观众间的桥梁,有必要理解并消化艺术家复杂的概念,并用简单易明的方式呈现出来。今次Samson的展览颇为复杂,你将他的想法呈现给观众时,有甚么难处?

郭:Samson进行声音艺术创作,在构想展览时,他多从音乐人、表演制作人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在合作的时候,我们会一同商讨是否可行,而不只是天马行空地构想。当我解读他的想法时,会就意念的由来、作品背后的意义等问一些问题。可是,在清楚他的想法后,为了让观众自由地联想,我们也不会过于直接地表达。

两位观众背向镜头,坐在建筑内的石阶上。砖墙上展示著录像,他们头戴耳机观看录像。

两位观众坐在石阶上,戴上耳机欣赏作品《Lullaby (World Music)》,摄影:张瀞尹

黄:你们构想作品及策展时,有否考虑到威尼斯视艺双年展中国际化的观众?将来展览再次在香港展出时,又会否加以调整,以配合香港的观众?

郭:打从一开始我们就考虑到这点。由于绝大部分观众都有丰富看展经验,所以作品可用相对隐晦的方式表达也不成问题。展览以「赈灾歌」为主题也是很聪明的做法,不论观众有没有艺术背景,他们自有一套解读方法。至于明年2月巡回来港的展览,我们正在苦恼如何运用M+展亭的空间,才能在情感上带给观众相同的经验。请拭目以待!

三个人并排站在运河前合照,背景中有多艘贡多拉小船。

展览实习生黄熙婷(左)由张瀞尹(右)与杨嘉辉助理Vvzela Kook(中)在运河前拍照留念。图片由张瀞尹提供

策展人问实习生

郭:为甚么你们会参加这次实习计划?实习对你们在艺术机构的工作有否帮助?

张:我一直都想去看威尼斯视艺双年展!知道Samson代表香港出展后,就更加不想错过。另外,我也想多了解艺术机构的运作。在威尼斯,我看到M+怎样营运及宣传这个展览,亦看到这间博物馆,如何做到可与其他顶尖的博物馆媲美的质素。

黄:当初参加这个实习计划,除了因为喜欢Samson的作品外,也因为想看一次双年展。策划一个双年展实在殊不简单,除了要协调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更要将它们放在同一个主题下。我想知道在这个平台上,意念和制作可以推到甚么高度。

郭:参加实习对你们有甚么收获?我们又可以多做些甚么,令实习计划更有意义?

黄:这个实习机会本身已是最大的收获。有了这机会,我们才可用六个星期去探索威尼斯。这趟旅程让我看到多元化的策展,令我眼界大开。这些见闻都成为我工作上的养分。

张:十分同意。每个机构的着眼点都不同,例如M+会展出很多视觉艺术、前卫艺术或比较实验性的作品。我也希望可以将新的元素,带到我所工作的机构当中。

影片投射在砖墙上,片中的人戴着耳机背向观众。相片前景的人同样背向镜头,头戴耳机看着影片。

在展览开幕前,Jing为作品《Lullaby (World Music)》测试耳机, 摄影:Vvzela Kook;图片由张瀞尹提供

郭:很多人会疑问,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艺术可做到甚么。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黄:艺术虽然未必做得到实际的改变,但其可贵之处就是能启发观众反思。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一直与政治及社会运动息息相关。在很多艺术家选择直接响应社会议题之际,Samson的作品令我体会到,要引起大众的共鸣其实不只一种方式。即使你想将展览连系到现今发生的事,作品也未必要直接关于那些议题。

张:如Joyce所说,面对社会问题,有时会觉得自己做到的很有限,但艺术的作用之一就是教育。当艺术家做好作品后,就是策展人、艺术管理人员,以及艺术教育者的责任,去让观众知道社会上正在发生甚么事,并想办法去感动他们。

为确保行文清晰,以上访谈经过编辑。除另有标注外,所有图片:M+,香港‵。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