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0年12月17日 / 贝若兰、江千慧

藏品的相遇:超越摄影机的流动影像

两张图片左右并排。左边可见一个置于深色布料上的镜头,镜头上印有白色英文字样,意思是「被占领的日本制造」。右边可见一个录像截图,当中的黑色背景有四对共八条白色垂直线条贯穿画面,另有一条白色之字形线条横跨这些直线。

左图:李继忠,《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截图),2018–2019年,© 李继忠,图片由李继忠提供;右图: 连恩.莱,《自由基》(截图),1958年,© Len Lye,鸣谢连恩.莱基金会,图片由纽西兰电影资料馆提供

「藏品的相遇」是蒙特利尔加拿大建筑中心的公众活动「配方」。该中心邀请我们在此「配方」上加入自己的元素,因此,我们以「藏品的相遇」邀请策展人从馆藏中选出两件看似互不相干、一新一旧的藏品,并置对照,并述说一个连系两者的故事。

今次两位策展人探索M+馆藏的流动影像作品。流动影像策展人贝若兰介绍馆藏中早年创作的作品,流动影像副策展人江千慧则介绍一件新近作品。两位策展人接受挑战,将两件看似互不相干的作品连系起来。下文是两件藏品的「相遇」过程。

M+馆藏中早年创作的流动影像作品:连恩.莱的《自由基》

連恩.萊,《自由基》片段
連恩.萊,《自由基》片段
2:00

连恩.莱,《自由基》片段,1958年,1979年修订,16毫米菲林转数码录像(黑白、有声), M+,香港,© Len Lye,鸣谢连恩.莱基金会

贝若兰: 《自由基》由生于新西兰的艺术家连恩.莱创作,是明年M+开幕时将展出的流动影像作品中年代最久远的。这件作品于1958年创作,1979年再经重新编辑,而连恩.莱在重新编辑作品后几个月便以78岁之龄逝世。

《自由基》常被人形容为「刮痕电影」 ,是全球流动影像艺术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出黑白动画并非以摄影机制作。艺术家利用牙科工具、钉子、针、钢丝刷、密齿锯,甚至一枚箭头,在菲林的乳化剂上刻划。细小的刮痕经投影机放大并呈现动态,转化成活泼跳脱的人物,在墨黑色背景前舞动。

《自由基》中充满动感的生动效果,其实是连恩.莱花上整整几个月时间,呕心沥血地在七千多格16毫米菲林上刻划细小图案而成。他在1979年决定重新剪辑作品,过程中舍弃1,500格手工刻划的菲林。

《自由基》借锯齿状的闪电图案、灿烂星星和原子粒子捕捉自然界本身的动态。作品标题呼应现代物理学, 「自由基」是一种带能量的粒子。为凸显自然与身体之间的连系,连恩.莱选用了传统非洲音乐为作品配乐,而此音乐据说是由巴吉尔米族及其文化中的雷神所创作。他期望与观众产生他口中的「肢体共感」,借所呈现的动态带来掀动全身感官的观看体验。连恩.莱本人也可说是一颗自由基。他博学多才,创作横跨多个领域,丰富的人生足迹遍及全球各大洲。

录像截图中,可见黑色背景有四对共八条白色的垂直线条贯穿画面,一条白色的之字形线条横跨这些直线。

连恩.莱,《自由基》,1958年,1979年修订,16毫米菲林转数码录像(黑白、有声), M+,香港,© Len Lye,鸣谢连恩.莱基金会,图片由纽西兰电影资料馆提供

他生于新西兰基督城,童年时曾在灯塔中生活,因此其的电影和雕塑经常出现潮汐涨退、流云散聚,以及他少年时经历过的暴风雨夜景象。连恩.莱整个创作生涯都在追求「动态艺术」,这套理论是他青少年时期在新西兰观看风卷云朵掠过山丘时构思的。

一个身穿红衣的男人站在一个黑高台前,他一只手拿着扳手,另一只手托腮。台上有几件雕塑,最接近他的两件由纤细的钢线组成,钢线自一个平台伸出来。雕塑看起来正在回旋转动,以让镜头摄下其动态。

艺术家连恩.莱与他的雕塑合照,摄于1961年。照片来源: Andreas Feininger/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经由Getty Images

连恩.莱在二十出头时移居澳洲和萨摩亚群岛,在当地亲身接触原住民艺术和文化,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深远。他在1926年移居伦敦,而十年后,他已经与杜尚米罗曼.雷等大人物在「超现实主义国际展」一同参展。

超现实主义提倡无意识的自动式创作,当中的即兴态度在连恩.莱不少早期作品中显而易见。 1944年,他迁往纽约市,在当地充分确立其实验电影先驱的地位。

取自录像的一格经放大的菲林,粉红色的背景中覆满细密的红色格子,上面是弯曲的红色线条和圆点。

连恩.莱,《Color Cry》单格放大菲林,1952年,图片由纽西兰电影资料馆提供,鸣谢连恩.莱基金会

M+馆藏中还有两件连恩.莱的作品。 《Color Cry》(1952)是他第一部在美国创作的电影,亦是他首部以16毫米菲林制作的作品,有别于他在伦敦时所用的35毫米菲林。 《Color Cry》由曼.雷的实物投影法进化而成,运用模板、纺织物、齿孔菲林和有色凝胶去创造动态剪影图案。

《Particles in Space》(1979)则是连恩.莱创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当中可见他回归到二十年前在《自由基》所用的手法,同样采用黑白色调和蚀刻技巧。

连恩.莱的刮痕电影备受专业好评,可惜未能化为商业成就,令电影生涯无以为继。他转而将创作精力投放于雕塑上,并成为1960至1970年代纽约动态艺术运动的领头人物,透过雕塑实践他毕生对「动态艺术」的追求。

录像截图的黑色背景中,可见很多细小的白色形状聚成一团,在画面的右半部飘浮。

连恩.莱,《Particles in Space》单格放大菲林,1980年,图片由纽西兰电影资料馆提供,鸣谢连恩.莱基金会

M+馆藏中的新近作品:李继忠的《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

李繼忠,《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片段
李繼忠,《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片段
2:02

李继忠,《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片段,2018–2019年,单频道录像视频(彩色、有声)及青铜雕塑, M+,香港,M+新艺术委员会2020,© 李继忠

江千慧: 《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2018)是M+馆藏中一件新近创作的流动影像作品,出自本地艺术家李继忠之手。

在展厅中的装置艺术品由几件青铜雕塑组成,雕塑置于底座上,散布整个空间。墙上可见一些照片及一段录像,录像在房间远处的墙上播放,画面中可见一艘大船。

李继忠,《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2018–2019年,单频道录像视频(彩色、有声)及青铜雕塑, M+,香港,M+新艺术委员会2020,© 李继忠,图片由李继忠提供

李继忠以研究和多媒体为创作基础,回应公共档案的概念以及保存纪录对香港的社会及政治意义。他成立了集体平台「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从社区收集历史纪录,鼓励公众关注香港历史档案的议题。此研究计划亦促使李继忠于2016年成立「人人档案」 ,这个由Para Site艺术空间委约开展的项目,其后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出。

李继忠的展演、装置和文档不囿于既定的政治和艺术界限,而是加以质疑,竭力突破,以拓宽其疆域。这或多或少解释了为何其作品在今时今日能引起强烈共鸣。

《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是一件装置,由一段单频道录像和九件利用立体建模工序铸造的青铜雕塑组成。你应该会认得上方左图的一些青铜雕塑,是复制自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内的维多利亚女皇铜像的局部。

一个身穿白衣的男人望着镜头,刺满纹身的双臂垂下。他站在红色墙壁前,画面只见其上半身。

李继忠的肖像。图片由李继忠提供

李继忠借这件作品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香港日占时期遭日军抢掠和毁坏的铜像的下落。在遭抢掠的十一尊铜像中,只有四尊幸存并送回香港,当中包括现今矗立维多利亚公园的维多利亚女皇铜像、中环汇丰银行总行门口一对铜狮子,还有中环皇后像广场的汇丰银行总司理昃臣爵士铜像。

在李继忠的录像中,三名旁白诉说故事,揭露铜像的辗转经历。这些声音分别饰演一名日本帝国陆军石匠、操粤语的女声是汇丰总行门口一只铜狮子花岗岩底座下的风水法器,还有一名在战争被俘的皇家香港军团士兵。透过三种不同语言的叙述,这些铜像的命途以多个视角立体呈现,赋予其脉络,呈现当时由各国势力共同塑造的复杂情况。

两张图左右并排。右图可见公园中有一尊铜像,是维多利亚女皇坐在宝座上。左图可见四件青铜雕塑:宝球、皇冠、狮子和鼻子,每件都可在维多利亚女皇铜像上找到。

左图:李继忠的青铜雕塑,来自其作品《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2018–2019年。照片由李继北提供。右图:置于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内的维多利亚女皇铜像。摄影:Another Believer经由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 )

李继忠在述说这些故事时穿插历史片段和他本人拍摄的现代录像,这些物件仿佛被赋予一把声音,甚至被多个参与过其命途的人代为发声。交错重叠的手法、声音、素材结集成一件既是臆测性质,同时又以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为基础的作品。李继忠透过铜像的事迹及其在社会的地位,充分展露他对档案文献及其历史价值的兴趣。

两件藏品有何关连?

江千慧:想到艺术在今天的作用,以及博物馆搜藏这些作品所为何事,这两件作品在此时此地并置对照实在有趣。

从多方面看,我们大概可以将这些作品视为以创意回应殖民主义遗留物的手法。李继忠和连恩.莱都渴望呈现他们所身处的世界,一个由丰富多元的文化、语言、历史、紧张关系叠合而成的世界。在大家以全球一体化的当代脉络体验视觉文化的情况下,我们能借今次活动看到这两件相隔数十年的作品的一些共通点,实在令人欣喜。

李继忠的作品借着他在亚太区旅游或研究期间结识各方人士所搜集得来的片段,揭示他所述说的故事的不同面向。我想这也或多或少关乎这个地区的特点,在亚太地区,旅行和跨国议题一直是大家的创作元素。

贝若兰:这一点亦体现于连恩.莱这个跨国界的人物,这位艺术家就像园丁鸟一样四处游历,从不同文化和脉络中收集灵感。在萨摩亚群岛,他受纹身和树皮布启发;在澳洲,他搜集有关原住民绘画风俗的资料,此前亦曾研究新西兰毛利族的雕刻;在伦敦,他与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者如曼.雷、杜尚等人一同参展;在纽约,他的作品与抽象表现主义者的作品并列。他独特的视觉语言,集不同文化的表达形式之大成。

江千慧:从这两件作品也可见我们流动影像团队探索作品的广度。两位艺术家在思考自己的实践时,都不囿于媒介或技巧的界限。

贝若兰:没错。连恩.莱不以摄影机创作;李继忠固然是在制作电影,不过当中的雕塑和装置亦是重要的实体经验。两人都是流动影像艺术家,但他们的视野和创作却超越了摄影机。

为确保行文清晰,以上访谈经过编辑。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