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一些意外之事有時可帶來瞬間快樂》片段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一些意外之事有時可帶來瞬間快樂》片段
0:30

阿拉亚・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作品沉思死亡、关注社会上的边缘群体,贝若兰借此时机回顾她的录像作品

泰国艺术家阿拉亚・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作品常常揭露并质疑社会常规。由引导遗体无人认领的死者往生,到与获救的瘸腿流浪狗快乐嬉戏,她的流动影像作品特别温馨感人,又迫使观者直面现实。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对死亡的沉思,还有她对社会上边缘群体的关注,在今年看来尤具先见之明。以下,M+流动影像策展人贝若兰趁此时机,探讨在M+馆藏中的拉斯德乍尔姆伦索作品。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是全球知名的泰国当代艺术家,矢志不随波逐流。她生于1957年,在艺术生涯早年创作版画和摄影,1990年代起转向雕塑和大型装置,随后以电影制作与录像为主要创作媒材,直至今天。她一直活跃于写作,涉足艺术评论、诗作与文学小说。她于清迈大学的艺术学院任教逾三十年,最近卸下教职。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艺术创作向来备受争议,皆因她的「合作」对象有精神病患者、流浪狗,以及最广为人知的──当地太平间无人认领的尸首。其跨领域的流动影像实践在泰国亦尤其引人注意,这是因为当地的艺术教育传统上是按专门领域分科,界限分明。她的作品经常以灵性、仪式、死亡与教育为主题,并始终关注边缘社群和历史。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對話I》片段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對話I》片段
0:31

阿拉亚・拉斯德乍尔姆伦索,《对话I》片段,2005年,五频道数码录像装置(彩色,有声),M+,香港,© Araya Rasdjarmrearnsook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自1997年起多次到访泰国清迈一间医院的太平间拍摄遗体。在《对话I》(2005)中,她坐在两具以白色床单覆盖的遗体之间,背向镜头,这是她在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委婉地邀请观众进入到这个场景中,仿佛我们全都成为参与这仪式的一员,从而把现实世界和电影空间融合为一。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向遗体哼唱、吟诵和说话,展开了一场冥想仪式。在泰国佛教丧葬传统中,生者会为死者坐下诵经数日,引导死者往生;而受此启发,她在《对话I》中负起这个责任。另外,作品亦带有自传色彩。拉斯德乍尔姆伦索幼年丧母,此经历对她影响甚深,她以创作这系列作品作为面对死亡牵绊的方式。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在创作这个系列时,特地向医院要求与无亲无故的过世病人合作。作品不仅是要改变有关死亡的禁忌和文化取态,还关乎被社会忽视和边缘化的人。她不视尸体为没有生命、将被遗忘之物,反而与之沟通,一视同仁的看待生者与死者。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一些意外之事有時可帶來瞬間快樂》片段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一些意外之事有時可帶來瞬間快樂》片段
0:30

阿拉亚・拉斯德乍尔姆伦索,《一些意外之事有时可带来瞬间快乐》片段,2009年,单频道数码录像(黑白,无声),M+,香港,© Araya Rasdjarmrearnsook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一直热中于挑战文化阶层制度,这可见于她探讨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作品。例如在《一些意外之事有时可带来瞬间快乐》(2009)中,她将目光转向泰国街头无人怜惜、遭人嫌弃的流浪狗。连泰语中意为「狗」的「h̄mā」也是贬义词,用作丑化来自低下阶层的人。在这黑白录像作品,一只活泼开心的狗跟随艺术家在庭园四处奔跑,然而观众很快便会发现狗儿蹒跚而行,是因为后肢脱臼,所以跑起来步履并不协调。虽然如此,这出无声录像还是充满轻松、活泼与欢乐的气氛。狗在嬉闹的同时亦在挣扎;录像结束时,狗儿挺立喘息,为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关注与疼爱而兴奋不已。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录像作品再次将社会上缺乏关注、备受忽视的方面呈现于观者眼前。她自己有饲养获拯救的狗儿,亦经常将流浪动物融入其创作。在这件录像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与拍摄主体之间的亲密感,她想借此彰显众生之间也能共享喜悦。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村落與他處》片段
阿拉亞・拉斯德乍爾姆倫索,《村落與他處》片段
0:55

阿拉亚・拉斯德乍尔姆伦索,《村落与他处: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犹滴斩杀荷罗浮尼〉,杰夫・昆斯的〈无题〉,以及泰国村民》片段,2011年,单频道录像(彩色,有声),M+,香港,© Araya Rasdjarmrearnsook

她的另一件作品《村落与他处: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犹滴斩杀荷罗浮尼〉,杰夫.昆斯的〈无题〉,以及泰国村民》则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文化阶层制度。这是她一系列五件作品的首作,该系列将裱上画框的西方名画复制品放到泰国乡郊村落和市场等环境中。这件录像作品特意在泰国寺庙中安排一节美术史课堂,寺中僧人向前来参拜的当地人讲课。坐在地上的学员同样背向镜头,令观者感觉同处一室。

录像中谈及的两幅画作都有挑动情绪的效果──一幅场面暴力,一幅画面香艳。我们可见僧人尝试以佛家学说解释画中残暴和淫猥的场面,效果时而发人深省,时而引人发笑,但往往有点别扭。不过看到两个南辕北辙的世界交会,令人有所领悟。拉斯德乍尔姆伦索证明了一些如西方艺术史般阳春白雪的学问,也可以通俗角度来教授。这件作品提醒了我们艺术的精髓所在──不论观者的学历和文化背景如何,艺术也能带给人乐趣,并引发好奇心。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录像作品经常纳入电影出现前的说故事传统,取材自古代文学、宗教经文,还有口耳相传的故事,凡此种种,都将她与M+馆藏中其他东南亚艺术家连系起来,如泰国的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新加坡的何子彦和越南的潘涛阮和螺旋桨小组。螺旋桨小组的《生者要光,死者赏乐》 (2014)呈现越南丧葬仪式传统,这部著名的录像作品与《村落与他处》同于M+展亭展览「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中展出。此作一如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作品,直面死亡与我们看待死亡的态度。这个题目在2020年看来特别具有预示意味,皆因全球多国均面对国民大量死亡的情况。

拉斯德乍尔姆伦索的作品从泰国本土脉络出发,同时以普世主题引人共鸣。她所选取的题材关乎人与人以外的事物、仪式、灵性与死亡的连系,能感染大部分观众。她对共同视角和意识的探寻,还有对社会边缘与隐蔽角落的关注,在现时与我们特别息息相关。

内容由网络编辑Ellen Oredsson转述。为确保行文清晰,此对话经过编辑。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贝若兰是M+的流动影像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