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个人博物馆与创意社群

照片由一个意大利城市的景观拼凑而成。一行行的建筑物和街道互相堆叠,形成犹如电脑主机板的万花筒图案。

摄影:Koron/Moment经由Getty Images提供

在「M+线上黑客松——物件之城」的图桌会议中,与会者探讨有关「个人博物馆」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疫症大流行之下建立社群

在新型冠状病毒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我们在2020年8月举办了为期两周的「M+线上黑客松——物件之城」 。 M+黑客松为网上设计思维工作坊,参加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内设计创意项目。今届黑客松聚焦于「个人博物馆」,鼓励参加者从生活日常、个人身分、文化认同及虚拟世界的角度探索物件这个概念。

这是黑客松圆桌会议的下半部分。活动筹办者辜雪婷(Kate)、主持人Chun-wo Pat和Christian Marc Schmidt、以及评审Ikko Yokoyama探讨参加者如何建立他们的「个人博物馆」,以及在此瘟疫蔓延时,这个活动如何建立社群。

与会者:

  • M+M+数码特别项目制作人辜雪婷(Kate)
  • Schema创办人兼首席设计师Christian Marc Schmidt
  • Whitespace Integrated Design创办人兼拥有人Chun-wo Pat
  • 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

个人博物馆

Kate:除了以「物件」为题,本次黑客松亦环绕「个人博物馆」这个概念。博物馆如何个人化?是否关乎身分认同、访问体验,甚至与身体感知的关系?

Christian:对我来说,参观博物馆的体验可说是个人的,这往往关乎我们各自对物件产生的联想。我所感兴趣的是,这些关联如何超越个体经验和「个人博物馆」的界限,成为大家共有的关联。我想像这是一个由「意义」编织而成的网,超越任何博物馆的范围。

照片中可见比例模型。一个人的模型站在四个大型玻璃管前,每条管都装了各种液体或颗粒状物质。墙壁和地面均是肉的颜色。

Table队伍提议兴建一座博物馆来研究人体废物及其与个人护理商品的关系。简报中是博物馆的研究室,用以分析从访客身上收集而来的物质。图片:Table队伍

Pat:我觉得博物馆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作为人类思想的储存库,一处记忆之地、历史之所,并且帮助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微小物件。个人博物馆大概是为来自个人、非机构的历史和美学提供不同释义的场所。

今时今日,我们从建筑与体制层面定义博物馆,而个人博物馆与这些定义大相径庭。我们的黑客松就像这个理念的延伸,令你能摆脱传统定义下的博物馆体验,脱离博物馆的固有框架,却仍令你感到博物馆的生命力。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意义,总有一些是与我们使用的物件有关。而个人博物馆的理念,则取决于你对物件和博物馆之间关系的定义,以及你如何透过物件和博物馆认识自己。

Christian: Pat,听你这样说,你感兴趣的似乎是我们如何能将博物馆引入个人领域,对吗?我却尝试从另一个方向着手,将个人领域带进博物馆。

我一直从两个层面思考这件事:一个是抽象或诠释上的层面,就如我刚才提出的那个「意义网」;另一个是实体和情感上的层面,与物件的物理性密不可分。这两者相交之处,正此次黑客松中令人深感共鸣的地方。

Sensorial队伍的《Object Whispers》
Sensorial队伍的《Object Whispers》
2:06

由参加队伍所拍、从听觉探索日常物件的影片。影片:Sensorial队

Ikko:博物馆本身已有一些个人元素——它们根据所处的空间、城市或地域而设计。但博物馆不可能储存所有物件,因此我们总要有所取舍,需判断哪些物件对博物馆所在地和当地人是重要的。策划展览所付出的心思,是为了激发一些感悟——促使你去感受物件。这些感悟累积起来与生活经验相连,从而帮助建立属于你自己的个人博物馆,成为日后随时可以使用的工具库。

Christian:我粗略地总结一下你刚才所说的:博物馆的作用是阐述在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价值的层级体系。这个想法本身就很有趣——一个社会有其文化价值体系,而在这个体系内,你会看到人们对不同文化观念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Ikko:我们想强调的是,视觉文化有助你欣赏周遭环境。我身为设计及建筑的策展人,目标是令访客在参观博物馆过后的回家路上,对自己城市的看法,甚至仅仅是逛超级市场的方式,都能有所改变。

作为博物馆,一直会常常面对一个问题——到底我们的藏品能否真实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一定会有某些事物是我们忽略的,包罗万象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现在有更多方法保存由物件生发出的的其他内容。譬如,我很享受这次对话,亦可保留对话的内容作为博物馆记忆的一部分。我觉得我们可以收集更多信息,关于人们对博物馆、对展览、对活动的反应。单凭物件本身是不能呈现历史全貌的。

一幅简报页面的截图。左方可见两张图片,上图可见两个水瓶,里面各有一套西装和一个红色滑鼠的图像;图中还有三排积木,每排各有五块,印有不同物件的图片。下图可见一间室内的零食店,柜台和墙上都是零食。简报右方有三条问题:「这些物件在商店内是如何分类和摆放?」、「我们如何在个人博物馆内营造相似的经验?」、「对于物件的记忆如何保存和转化,成为满载记忆的物件?」

一支参加队伍在简报中以本地杂货店为背景,提出了几个有关物件、个人博物馆和回忆的问题。图片:Prototype 003+队伍

Christian:这不也关乎不同观点吗?一方面是文化机构的视角,与之相对的是更民主的视角。这有点像我和Pat谈及的事:可否将个人视角带进博物馆,使它成为体验的一部分?又可否将博物馆带进个人领域?

Ikko:没错。如你所说,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怎样能做到这点。至少,学术界以外的声音现已成为我们机构历史的一部分。但回到相同的问题:我们可怎样利用这些声音,使之成为共同体验的一环?

Kate:我对于通过展览对物件进行多元诠释很感兴趣。我们是否能纳入和结合更多方面的声音,尝试创造对我们当下情境而言重要的别样叙述?

Christian:我视之为一个巨大的网络,你可从中找到无数叙述。我认为诠释必需是能自由选择的:若你想更深入了解,会有各种诠释供你获取;但如你只想不受干扰地好好欣赏物件本身,也应可以有这样的选择。

Ikko:当中诀窍是在传递讯息这件事须平衡兼顾。策展人经常小心翼翼,唯恐在讲解作品和艺术家创作意图时曲解原意。不过,其实是没有曲解这回事的。这更关乎你怎样赏析、看待或解构一件作品,并理解作品对你的意义。

Pat:问题在于那个对作品的理解是根据人们对颜色、质感的直觉反应,还是来自从书本所得的背景知识。人与人之间会否存在共享视角?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美国联邦快递的标志。很多人从来没留意「FedEx」标志中的箭头图形,但一旦你向人们指出,大家突然都一致地恍然大悟。策展人的作用可能不是诠释,而是启发。怎样才能启发人用别的方式思考?

照片中可见一辆停泊在白色建筑物前的白色货车,车身有联邦快递的标志。

还是看不到那个箭头?看看「E」与「x」之间的空白吧!图片:Smith Collection经由Getty Images提供

Christian:有没有方法可以将生发于社群的叙述带进博物馆?这有点像我们在黑客松期间邀请参加者将各自的收藏品集合起来,并思考彼此之间有何连系。当然,很多博物馆都曾尝试这种做法,而科技的作用,就是协助营造这些连系和叙述发生。问题就在于如何将群众的想法以真实又令人信服的方式带进博物馆?

建立社群

Kate:我们在构思这项活动时,谈到培育本地创意社群的重要性。各位认为我们这次建立网上社群空间的尝试成功了吗?

Ikko:这个社群建立的过程十分有趣,我不但能观察它在仅仅两周的时间内形成,亦能听到参加者的各种想法。对我而言,M+黑客松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场合,因为我们能直接从使用M+藏品数据的观众口中得知他们的意见。他们运用和我们一样的原料,就「博物馆应有的面貌」创作出截然不同的叙述,这些叙述从物件出发,却又超越物件本身。

蓝白色插图绘有一个电脑萤幕,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指向萤幕的前后方,两者在萤幕中央交会,迸发出一点火花。

插图由Jeff Paletta所绘

Pat:在新型冠状病毒病的背景下,个人博物馆的目的是:我们一边在隔离中独自工作,一边通过虚拟空间在短暂出现的社群中连系起来。我们最初的构思以这个关于「物件」的活动来集合不同社群,同时引出虚拟空间中不可避免的缺乏触觉感官的特点。

这次黑客松本身的有趣之处是,大家都独自在各式各样的家居环境中工作,与此同时用虚拟方式接触其他人。由此可见,社群是可以借着艺术体验建立的。

Christian:因着工作坊的编排,这个社群可说是有意计划而成。我们邀请每组参加者将具个人意义的物件集合起来,然后要求组员找出物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对话,很难不形成某种社群呢。由于各人都身处不同地方,这个社群并非以空间为根据而建立,而是基于众人有所共鸣的联想、话题和主题。

参加者各有不同技能,最后亦将各自的技能融合起来。创作项目期间未必事事顺利,不过那根本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努力尝试过,并以各自擅长的专门知识和技巧来表达自己。

截图中可见网上会议的画面,显示十位参与会议的人,每个视窗均可见他们的样子和名字,还有一个萤幕共享的画面。

工作坊中最终简报环节的截图

Kate:有一组队伍的成员分别来自人文学科和电脑科学背景,他们基本上说着全然不同的语言。但在进入第二周的活动时,他们找到了能相互沟通的方式,并圆满完成项目。看着一群背景迥异的人可以顺利沟通并互相合作,实在令人惊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社群这个概念的最佳体现。

Christian:这是最棒的体验。我还记得当时很替他们高兴呢。

Pat:创意社群是世界此刻亟需的东西,帮助我们用创意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集体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异同。我们都是人,都会感到痛苦,都会有说中心坎的事。我们都感受到这场全球疫症的影响。我认为这种共享的经验形成一个社群。

我很庆幸成为本次黑客松的一分子,也是我的首次经验。这与教学并不相同,我们像朋辈般交流想法,当中没有对错之分。

而在协助社群方面,M+目前要做的还有很多。我认为这是必要的。我在香港出生;但今天的香港已与当年不复相同,社群中的连系正在分崩离析。或许博物馆需要针对团结大众发挥作用。今次黑客松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

为确保行文清晰,此圆桌会议经过编辑。不要错过这个圆桌会议的上半部分。在该文章中,与会者谈及实体与虚拟的概念,以及疫症大流行带来的焦虑。此影片原于「M+ 故事」发布。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