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山羊頭顱、瓶子和蠟燭
徐诗颖:
让你的目光在这些耐人寻味的物件上游走:一具山羊头骨、一个瓶子和一根蜡烛。两件日常用品竟然与一件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的物件为伴。更令人好奇的是,毕加索为这个主题创作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绘画,一个是雕塑,两者都可以在此看到。究竟这个画面有何迷人之处,一再吸引毕加索呢?
毕加索于1951年开始创作这件雕塑,然后先于1952年完成画作,随后在1953年完成雕塑。他为什么要来来回回地创作?毕加索曾说:「雕塑是画家对绘画最好的注解。」就像变魔术一样,毕加索成功将他对形状和视点的想法,从平面的绘画带进现实世界。
让我们从画作开始,注意看圆身花瓶,在上方棱角线条的衬托下更加突出。往下看时,花瓶看似从石头刻凿出来,接近立体。
现在来看看雕塑。尽管它是实体物件,但那花瓶似乎比画中的更加扁平。你可以想像毕加索多么满足,他用这两件作品转化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在绘画中构造立体的形体,但在雕塑中则将实物压扁。这还不是他唯一的有趣把戏。看看雕塑中的羊角,它们其实是自行车的把手!
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你提供最好的網站體驗。
隨時隨地探索語音導賞資料庫,收聽策展人、創作人及受邀嘉賓的介紹,或了解相關作品或建築在視覺上的特徵。
Explore the archived audio guide content at any time and place. Listen to curators, makers, and guest speakers or learn about the key visual elements of different objects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