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影像計時員

詳情
導演: 多位
格式: 44分鐘
語言: 多種語言
參加者: 公眾
位置: 1院
通達安排: 輪椅
更多資訊:

M+會員及贊助人可於2025年4月25日至27日期間優先購票。公眾門票於4月28日10:00起公開發售。

影像計時員

藝術家可透過創作支配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本節目以探索這些作品為基礎,選映的六部影片以快速的剪接、節奏鮮明的鏡頭、漸次加強的推進與斷續的配樂,令人在聲音與影像的躍動交織之中萌生時間加快之感。這些作品橫跨1960年代至今,反思亞洲現代進程、工業化發展,以及二十一世紀資訊超負荷的處境。

節目以飯村隆彥和金丘林的16毫米菲林概念影片的先驅之作起首,之後跨越各種流動影像格式,包括鮑藹倫以創新手法運用VHS錄影帶,模糊現實與虛擬空間的界限;鄭智禮利用數碼後期製作技術,創作出一首建築的交響曲;泰奇錫比軾將1980年代的電影片段重組成讓人百感交集的無聲蒙太奇,而張英海重工業則帶觀眾感受數碼時代中時間愈加緊迫的激盪體驗。

飯村隆彥《每秒24幀》,1975,相片由LUX提供

金丘林《1/24 秒的意義》,1969,相片由Light Cone提供

鮑藹倫《借頭借路Ⅱ》, 1989,相片﹕M+,香港

鄭智禮《門》,2008,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泰奇錫比軾《最後迫害的時刻》,2012,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張英海重工業《完》,2000,相片﹕M+,香港,© 張英海重工業

飯村隆彥《每秒24幀》,1975,相片由LUX提供

金丘林《1/24 秒的意義》,1969,相片由Light Cone提供

鮑藹倫《借頭借路Ⅱ》, 1989,相片﹕M+,香港

鄭智禮《門》,2008,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泰奇錫比軾《最後迫害的時刻》,2012,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張英海重工業《完》,2000,相片﹕M+,香港,© 張英海重工業

頁頂圖片:泰奇錫比軾《最後迫害的時刻》,2012,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