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活動 Teacher Programmes
教師活動 Teacher Programmes
誰是我們的老師?教師必須是一個願意及懂得學習的人。我們深信博物館應該為有志學習的人提供資源,並協助所有願意與他人分享知識、交流觀點的人建立學習網絡,滴水成海,讓持續學習的人找到夥伴。
M+設有適合本地中小學校長與全校教職員一同參與的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本地教師亦可以個人形式參與教師特別展覽導賞。活動旨在透過博物館提供的多元視覺文化學習經歷,邀請參與者暫時離開習以為常的校園空間,在博物館這個鼓勵開放回應的地方讓學習發生。
此外,本館於每個學年舉辦教師日,讓教師預覽本館最新展覽和率先了解即將推出的博物館學習活動。
➔ M+教師活動列表(2024年9月17日至2026年7月10日)
歡迎教師訂閱M+學校活動電子通訊以接收最新消息。
教師特別展覽導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畢加索──與亞洲對話」
歡迎本地中小學教職員參與,特別推薦給任教視覺藝術科的教師。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此導賞旨在為本地中小學教職員提供特別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的現場導賞,並推介由M+學校活動策展人和本館教師圓桌成員共同揀選的展品作重點講解。特別推薦給任教視覺藝術科的教師參與,亦歡迎其他科目的教師同行交流。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本活動屬「賽馬會社區拓展藝術教育計劃」。
➔ 三月份場次已額滿。七月份場次的預約方法將於2025年6月上旬公佈。
導賞日期及時間(小學):
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15:30–16:15*或16:45–17:30*),
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10:00–10:45或11:15–12:00*)及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15:30–16:15或16:45–17:30)
導賞日期及時間(中學):
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10:00–10:45*或11:15–12:00),
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11:00–11:45)及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15:30–16:15*或16:45–17:30*)
時長:導賞每節45分鐘,成功預約的教師可於導賞結束後自由參觀所有展覽(包括特別展覽)。
語言:廣東話,部分場次設有英語及普通話即時傳譯服務 (*)
費用:本地中小學教職員免費。
人數:每間學校最多可預留三個名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三月份場次已額滿。
預約遞交日期:
2025年2月11日(16:00起)
預約截止日期:
2025年2月14日(18:00)
預約結果公佈日期:
2025年2月25日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香港賽馬會、其各自關聯公司或任何參與彙編此載內容或與彙編此載內容有關的第三方(統稱「馬會各方」)皆無就內容是否準確、適時或完整或使用內容所得之結果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聲明。任何情況下,馬會各方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法律責任。
專為小學教師而設的導賞團將審視畢加索多變的藝術風格,回望藝術家藍色時期的肖像畫以及其秉持立體主義的作品,當中的視覺元素運用及創作技法已成為學校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經常涵蓋的教學題材。在創意表達形式包羅萬象的現今世代,我們還可從畢加索的創意思維和藝術實踐學習到甚麼?
M+教學人員將帶領參與者從畢加索鮮有於亞洲曝光的雕塑和水墨作品出發,讓大家能更全面地認識這位近代西方藝術史的代表人物。每位參與教師可於導賞結束後獲發一本為自主學習而設的小冊子,歡迎運用其中的引導問題和建議活動於課堂帶領學生討論或創作。
專為中學教師而設的導賞團將剖析畢加索不同時期的作品,剖釋其一生積極實踐的破格藝術意念,以及重新審視這位被譽為天才的藝術家在樹立獨特美學系統之外,對社會和文化的深遠影響。
參與者將與M+教學人員結伴同行,遊走於畢加索和其他亞洲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之間,作出分析和比較,共同探索畢加索如何持續影響不同世代和地域的藝術創作,同時為觀眾開拓對藝術的想像。
教師日
活動提供不同主題的講座及交流活動,供本地教師參與。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2024/25學年的教師日已定於2025年7月4日舉行。當天將設有免費講座及展覽導賞,為參與者率先預覽2025/26學年的M+學校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教師預留日子出席,詳情將於2025年5月下旬公佈。
2023/24學年的教師日活動已於2024年7月5日順利舉行。
教師日提供多元化活動以鼓勵參與教師自行規劃訪館日的活動組合,為個人的教學需要度身訂造一場專業發展體驗。活動包括M+學校活動教案分享會、展覽導賞團、公開示範課,以及專為學校教師發展日而設的教師工作坊等環節。本館期望藉此為不同專業範疇的教師、博物館策展人和教學人員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平台,促進大家對彼此學與教策略的全方位理解。
活動專為本地中小學教師而設,費用全免。特別推薦給小學課程發展主任、中小學全方位學習活動主任及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統籌參與。本館亦鼓勵視覺藝術科教師邀請任教其他科目的教師一同出席。參與者毋須具備藝術創作經驗。
「教師日自由度大,可按時段參與不同活動,而且教師有足夠時間在課後時間自由參觀,不影響日常工作。」── 參與中學教師
「非常好的安排,教師可以預約參與有興趣的活動,各活動的場次選擇和場所也不單一,教師可按自己喜好安排行程,更可即場詢問以了解M+將會舉辦的學校活動。辛苦M+貼心的安排。」──參與小學教師
「導賞活動的延伸講解可以聯繫更多學科,博物館可以凝聚不同學科的知識,令任教視覺藝術科以外的教師也可以將展覽內容或學生的訪館體驗導入相關課程。」──參與小學教師
「覺得活動安排相當好,除了有展覽導賞,也有自由參觀的時間,亦有藝術家專訪座談以及動手試驗的工作坊,非常多元化。」──參與中學教師
「教師日不但讓我在博物館享受多元化的藝術體驗,也啟發我從全新的視角欣賞藝術作品,過程中細心觀察作品的細節,發掘自己觀賞作品的能力並分享個人看法。此次參觀讓我了解作品資訊,更是一次舒展身心的正念體驗。」──參與中學教師
「公開示範課讓教師更詳盡了解導賞及工作坊的活動流程及內容,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各項活動的推行情況,有助老師規劃來年學校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也啟發教師於教學上應用M+藏品進行活動。」──參與小學教師
「教師能從公開示範課中率先知道學生能否以藝術家或設計師的角度體驗創作活動,了解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想像力和創意思維。」──參與小學教師
「我喜歡專題導賞這種模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人員的帶領下預覽學生訪館時觀看的精選作品,了解教學人員如何與學生互動。活動及引導問題都設計得非常好,能夠令學生更深入思考藝術作品。」──參與中學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歡迎本地中小學校長和全校教職員於學校教師發展日一同參與。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攝影:M+,香港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適合本地中小學校長和全校教職員於學校教師發展日一同參與。參與者毋須具備藝術創作經驗。
➔ 立即申請及購票
日期:2024年9月17日至2025年7月11日,逢星期二至五(公眾假期除外)
時間:10:15–13:00或14:30–17:15
時長:165分鐘
語言:廣東話或英語
費用:持M+標準門票(價值港幣120元)人士可以團體形式免費申請參與一節工作坊,並於訪館日的博物館開放時段內自由參觀展廳(不包括特別展覽)。
人數:75至80位
校方請於訪館日前至少兩個月透過以下鏈結提交申請及購票。本館將於10個工作天內透過電郵回覆以核實活動詳情。如參與人數不足75人,亦須購買同等數目的門票。如校方須本館按特殊情況作出配合安排,請於提交申請前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在日常生活裏,很多問題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博物館正正是一個開放的場域,鼓勵大家把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帶進來,讓每一個人也可接觸各種意念,激發創意火花,共同創造一個不止於收藏和展示物品的地方。
此工作坊以「多角度思考」為主題,包含創意展廳詮釋體驗和版畫創作活動。參與教師將與藝術家、M+教學策展人及教學人員同行,一起打破非正即反的因循習見。
首先,參與者將體驗一場真人圖書館體驗,由三位來自不同專業及背景的M+教學人員先後在各個展廳分享自己與M+藏品相遇的故事,帶領參與者以其生活經驗的獨特視角,發掘視覺文化物品的價值和意義。
其後,M+教學策展人與藝術家將透過對談形式,分享藝術家的性格特質及創意思維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的不同處境。藝術家更會邀請參與者運用簡易的繪畫用具創作一幅版畫作品,藉此反思更多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延續展廳探索體驗。
參與者追求學習的意願和動力將拓展博物館的收藏和策展專業,並從與M+教學人員和藝術家交流的過程之中提出更深入的問題──除了博物館打算教導的東西以外,我們還可以在博物館學習甚麼?我們深信,只要館內、外的人也樂於提問,不以重複既有的知識回應問題,多角度思考便會在這個學習社群油然而生。
版畫創作活動分別由本地繪本作家林建才和版畫藝術家區華欣帶領。
林建才於2020年取得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童書插畫碩士,其作品探索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文化和生活故事。他的首部繪本作品《電車小叮在哪裏》於2016年獲中文文學創作獎第一名和2019年香港出版雙年獎。近年繪本著作包括《移民去哪裡?》(2021)、《 渡輪小星的祕密之旅》(2022)及《Nomads: Life on the move》(2022)。
區華欣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曾在本地中學任教並從事藝術教育工作逾十多年,亦是本地版畫工作室「點印社」的共同創辦人。著有漫畫短篇《螳螂短打》(2021) 、版畫詩畫集《蟾蜍夢多》(2019)及《咩世界》漫畫連載(2014–2022)。作品帶有預言性質,經常模糊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以富有超現實意象的敍事結構窺視內心風景。她的作品曾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明周》、《字花》及《號外》等本地文化刊物,並於西班牙、比利時、挪威展出。
頁頂圖片:攝影: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M+,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