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在M+大樓地下大堂放眼望去,約四米高的天花上懸垂着五條綁滿鈴鐺的長繩子,一段掛成U形,餘下的部分下垂至地面,或者穿過天井至地庫層。

M+委約新作:
梁慧圭

M+委約新作:
梁慧圭

2021年11月12日
2022年8月24日
位置: 光庭、潛空間

梁慧圭的《聲之通天繩》由一條條綁滿鈴鐺的繩子組成,它們從不同高度懸垂至地面,閃閃生輝。如此光亮的視覺效果以及迴盪的鈴鐺聲,令人聯想起薩滿和異教信仰。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源自韓國神話故事「變成日月的兄妹」,傳說兄妹兩人為躲避地上的險境,爬上了從天而降的繩索,最後登天變成日月。繩子在搖動時會發出天籟般丁鈴噹啷的聲音,營造出豐富的感官體驗,讓人置身於聽覺敘事和宇宙靈性之境,從而將高聳的博物館化為神秘感十足又人所共有的文明空間。

M+工作人員將不定時搖動繩子。

M+大樓內,梯形的天井貫穿地下大堂至B2層。綁滿鈴鐺的長繩子從地下大堂的天花懸垂而下,有的延伸至B1層的半空,有的延伸至B2層。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M+大樓內,懸垂自天花的的長繩子上綁滿不同顏色的鈴鐺,形成金色和黑色、藍色和黑色等螺旋紋。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近鏡拍攝其中一條綁滿鈴鐺的長繩子,金色和黑色的鈴鐺形成螺旋紋。陽光從上方的天井照進來,把鈴鐺照得閃亮。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俯瞰綁滿鈴鐺的長繩子懸垂至B2層地板。兩個觀眾在繩子旁邊走個,身影模糊。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俯瞰綁滿鈴鐺的長繩子懸垂至B2層。在木紋混凝土牆身前,綁滿銀色鈴鐺的長繩子遠看像一條鎖鏈。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近鏡拍攝其中一條綁滿銀色鈴鐺的長繩子。背後另一條懸垂至地板的繩子旁邊,一位觀眾端正地站着,雙手放身前,直視繩子。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M+大樓內,梯形的天井貫穿地下大堂至B2層。綁滿鈴鐺的長繩子從地下大堂的天花懸垂而下,有的延伸至B1層的半空,有的延伸至B2層。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M+大樓內,懸垂自天花的的長繩子上綁滿不同顏色的鈴鐺,形成金色和黑色、藍色和黑色等螺旋紋。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近鏡拍攝其中一條綁滿鈴鐺的長繩子,金色和黑色的鈴鐺形成螺旋紋。陽光從上方的天井照進來,把鈴鐺照得閃亮。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俯瞰綁滿鈴鐺的長繩子懸垂至B2層地板。兩個觀眾在繩子旁邊走個,身影模糊。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俯瞰綁滿鈴鐺的長繩子懸垂至B2層。在木紋混凝土牆身前,綁滿銀色鈴鐺的長繩子遠看像一條鎖鏈。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近鏡拍攝其中一條綁滿銀色鈴鐺的長繩子。背後另一條懸垂至地板的繩子旁邊,一位觀眾端正地站着,雙手放身前,直視繩子。

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1。M+委約作品,2021年©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及梁譽聰提供,M+,香港

藝術家介紹

梁慧圭的跨界別創作訴說出一段段極具感染力的敍事,與觀眾一起探索歷史、記憶和文化意義。她的大型裝置及雕塑強調觀眾的參與,並通常取材自日常生活之物,如鈴鐺、百葉窗、工業風扇及聚光燈,藉以透過觀眾的視覺、觸覺和聽覺,喚起彼此的感情迴響。

梁慧圭的半身人像照。他是一個中年女子,蓄深棕色及肩曲髮,穿黑色西裝外套,正站在幾串垂掛成U形的鈴鐺之間,一臉認真地望向鏡頭。

梁慧圭肖像。攝影:金清辰

頁頂照片:梁慧圭,《聲之通天繩》,2022,M+委約作品,2022年 © 梁慧圭, 相片由鄭樂天提供,M+,香港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