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8月23日 / Kevin Forkan、王蕾

從東南亞建築檔案探義尋趣

彩色幻燈片中的藍天之下,有一座宏偉建築物在草地上。建築物呈橫向窄長形,猶如同一艘郵輪,正中部分竪立了一座又高又窄的白塔。

建築三人小組(1967年於新加坡成立),《從山腳望向新加坡裕廊鎮大會堂(1969至1974年)的幻燈片》,1974年,彩色幻燈片,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建築三人小組

近觀「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中林林總總的檔案資料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出的M+檔案資料堪稱是歷來最多,以下由M+ 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王蕾和M+ 文獻管理主任 Kevin Forkan 談談展覽的重要檔案資料,深入探索並介紹這些展品中的微觀歷史。

Geoffrey Bawa檔案

黑白照片中是峇里房屋群,焦點是池塘中的涼亭,兩側有雕像裝飾。一個男人正站在通往涼亭的樓梯前,而另一名男人則沿樓梯走向涼亭。

Geoffrey Bawa,《Bawa與Donald Friend及Wija Waworuntu一同到訪峇里研究當地建築時所拍的研究照片,印尼峇里巴圖吉巴(1972至1975年)》之一,約1972至1975年,銀鹽照片,由Lunuganga 信託基金提供,© Lunuganga 信託基金

斯里蘭卡建築師Geoffrey Bawa設計的峇里巴圖吉巴莊園,為今日「峇里風格」的別墅形式度假村定調。你可在展覽首個部分「在地脈絡」看到 Geoffrey Bawa 的檔案資料;此部分探討藝術家和建築師對如何回應其所處脈絡的獨特之處。

王蕾:很多人以為Geoffrey Bawa 全憑直覺設計,過程中鮮有搜集資料;但當我閱覽 Bawa 在科倫坡的檔案資料時,發現了他拍攝的研究照片。當時他獲澳洲藝術家 Donald Friend 和印尼企業家 Wija Waworuntu 委託,設計位於峇里島東南部沙努爾的巴圖吉巴莊園。

這些研究照片拍下傳統的峇里式大型建築和住宅群,之前從未刊出。這些照片在建築類型、材料使用,以至度假村入口雕塑的擺放上,都影響了Bawa 最終設計的別墅。

紙本書冊的封面,畫有依水而建、被叢林環繞的村莊插圖,右下方寫有以印尼文寫有「峇里巴圖吉巴莊園」。村裏有很多人,有些人在水中游泳、划船或騎在動物之上。水中還看到烏龜、魚和龍等動物。

Geoffrey Bawa,《以Ida Bagus Nyoman Rai的畫作為封面的銷售目錄,內有6、8、10、 11、12、13、14和15號地段別墅的詳細繪圖,印尼峇里巴圖吉巴莊園(1972至1975年)》,約1975年,印刷紙本,由 Lunuganga 信託基金提供,© Lunuganga 信託基金

細看巴圖吉巴莊園銷售目錄上的繪畫和插圖,可見 Bawa 在設計這座莊園的方式,與他設計在斯里蘭卡的同類型別墅有所不同。每幅地段都由牆壁包圍,內有環水而建的多間單層度假小屋,與峇里島的住宅區相類似。不過,Bawa 排列小屋的方式多變而不對稱,各有不同的私隱程度;建築亦設有現代設施,並採用茅草、火山石等當地常見的建材。

墨水、炭筆紙本繪圖上是房屋群的平面圖。房屋群內的建築物平均分佈於圖中,並穿插着棕櫚樹和樹葉,建築物以一條人行道相連。

Geoffrey Bawa,《後由王明星擁有的6號地段別墅平面圖,印尼峇里巴圖吉巴莊園(1972至1975年)》,約1974年,墨水筆及炭筆紙本,由 Lunuganga 信託基金提供,© Lunuganga 信託基金

我們在展覽展出這些研究照片和一幀草圖,以展示 Bawa 如何仔細觀察,並敏銳地就地取材,運用當地元素。雖然巴圖吉巴莊園項目只有三座房子竣工,但此項目影響了峇里和區外其他同類型度假村的規模和風格。五號和六號地段的房子最後分別由酒店發展商 Adrian Zecha 和王明星購入,這或許能說明安縵度假村和科莫度假村為何帶有 Bawa 項目的影子。

這是展覽的重點之一──一位斯里蘭卡建築師到印尼的峇里島設計建築,然後這作品一直影響着全世界度假村的設計;我們想藉此指出東南亞充滿着各式各樣而且自由的流動,區內外的藝術家和建築師均可互相影響。

建築三人小組檔案

林蒼吉:星馬築跡
林蒼吉:星馬築跡
3:44

建築師林蒼吉細說他參與過的一些重要建築項目,並憶述他與巴克敏斯特.富勒在東南亞的時光,以及他們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關係

影片謄本

(原文:英語)

林蒼吉:我覺得我們這個國家的那一代人,大家出國學習都是為了成為專業人士,然後對國家有所貢獻。我們雖是英國殖民地的子民,但我們也是世界的一分子,同時與自己所屬的國家血肉相連。

因此,在國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體驗。我們可以實踐自身的建築意念,亦會對結構、形態、功能、材料的運用一清二楚。

那個大會堂設計比賽是首個主要的公開比賽,顯然每個人都全力以赴爭勝。我們所做的設計不只可供舉行會議之用,還可用於舉辦演奏會。公共空間、展覽空間等,以及到訪建築物參觀的種種體驗,都是啟發我們設計的靈感來源。

以公開比賽來徵集清真寺的設計是很不尋常的事,而在這次比賽中,獲獎的建築師並非穆斯林。這就是這個國家早期的狀態,它在建國之初是一個很開明的社會。

位於羅敏申路的新加坡馬星航空公司大樓,是我們繼大會堂後首個重大的市區項目。我們從那時起,才針對熱帶氣候,以創新方式設計都市建築,加入平台、天台花園、遮陽設施等設計。

我們在設計如大華和星展等銀行大廈時,大廈是建在市區,要考慮都市化的因素及其限制。那時我們對周遭環境做了充分研究,希望能為那個時代提供參考。

裕廊鎮大會堂設計比賽幾乎是當時所有新加坡公司志在必得的目標。首先,在外形方面,整座大會堂由兩幢建築結構組成,兩者之間留有空洞。而鐘樓是這座建築的重要元素,就如潛艇的潛望鏡一樣。這個鐘樓要建得夠高,才能從四方八面都看得見。

巴奇(巴克敏斯特.富勒)不僅是未來學家,還是人文主義者。我們偶然相識,事實上,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我可說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當然,我在與巴奇的相處中獲益良多,而他的哲學對我影響最大,亦即你我共處的世界,四海一家的世界,共享這個世界等概念。當然,他的測地線研究是另一個我們協作的範疇,我也嘗試將測地線以圓頂的形式呈現。最著名的是那個在峇里建造的竹製張拉整體(tensegrity)圓頂,那是我們為慶祝他生日而建造,好像是1977年的事。我相信那些接觸、人情味、真正提升當地居民生活的事物、與我們相處的經驗,對他而言都別具意義。

身為馬來人或馬來西亞建築師,關鍵其實不在於你做了甚麼作品,而在於你的原則和作品的質素,風格不甚重要。你的建築設計一定要有原則,最好也有獨創性。我的靈感都來自全球,因為我的背景較國際化。我會看到當中的關聯與意義,而不是單純模仿,我不一味追求風格或跟隨潮流。

建築三人小組(AT3)前身是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為基地,兩者均由檳城建築師林蒼吉參與創辦。林蒼吉1960 至 1980 年代的作品對當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國家建設影響甚廣。你可在展覽第二部分──「國家與政權」中看到建築三人小組的檔案資料;此部分的作品回應後殖民時代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當代治國之道。

Kevin:建築三人小組在那段緊迫的時間內,設計了為數甚豐、與國家建設息息相關的建築,實在是十分驚人。這群人基本上建設了我們今日所認識的新加坡。在當時的新加坡以這種步伐發展,一定既興奮又緊張。

王蕾: 建築三人小組檔案的價值,在於資料數量眾多──不但種類繁多,並廣泛地涵蓋由它和其前身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的不同項目,而這些項目全都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政治獨立後頭二十年展開。一口氣展出這些資料,可以凸顯建築三人小組在新馬兩地都市轉變上所發揮的作用。他們設計了無論在政治上或建築上都舉足輕重的建築,例如新加坡星展銀行總部、裕廊鎮大會堂,亦反映這個城邦藉着投資於金融服務和出口的導向工業化來推動現代化發展。

黑白照片中是一個建築模型,其中一幢高樓大廈與白色矮建築群連在一起,左方是另一幢高樓,右方則是一座較矮的大廈,前方有一座獨立矮建築。

建築事務所:建築三人小組,《新加坡星展銀行 (DBS) 大廈 (1969 至 1975 年)風洞測試研究模型》,約1973年,銀鹽照片,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建築三人小組

Kevin:通常在展出檔案資料時,都會像藝術品那樣單獨陳列。王蕾和展覽設計師則設計了一張檔案藏品桌,將為數眾多的資料集合起來展出,令大家可以看到一組檔案的實際面貌及其通常包含的內容──視覺上有趣的照片當然少不了,除此之外,還有以文字為主的文件,和性質短暫的資料。

不過,看到明信片等本質短暫的資料,從檔案中被挑選出來,特地用一個透明亞加力小箱盛載,展示在博物館展覽中,那亦是很有趣的事。策展人總會挑選及展示一些物品,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訴說故事。這可說是在博物館與策展人合作的樂事之一。

兩人正拿着一張鑲嵌在亞加力框架內的海報,海報展示一座高樓大廈的橫切面,左上角印着「星展銀行大廈縱剖面圖」的英文。

建築事務所:建築三人小組,《DBS大樓縱剖面圖、平面圖和面積表,新加坡星展銀行(DBS)大廈(1969 至 1975年)》,1975年,石印纸本,60.8 x 72 厘米,2頁,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建築三人小組

王蕾: 我們亦展出了一些來自建築三人小組圖書館內的書籍。其中一本介紹新加坡公共房屋的小冊子,是由新加坡的建屋發展局在1961年出版,比其在1965年的獨立還要早。另一本名為《以西非為藍本的熱帶地區鄉村房屋》的書冊,則被視為1950到1960年代「熱帶建築」概念形成的關鍵文本,是由Jane Drew、Maxwell Fry及Harry L. Ford於1947年撰寫的。

書冊的封面上有而橙色和綠色為主的插圖,上面的村莊被田野圍繞着,前景是一棵棕櫚樹及一些植物。封面頂部印着意為《以西非為藍本的熱帶地區鄉村房屋》的英文書冊名稱,左下角則印着出版社的名字「Lund Humphries」。

Jane Drew,Maxwell Fry及Harry L. Ford《以西非為藍本的熱帶地區鄉村房屋》書冊,1947年,油墨印刷纸本,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版權所有

BEP Akitek事務所檔案

書冊封面的黑白插圖是一個被森林、田野及山丘圍繞着的機場,右下角以馬來文印着「Lapangan Terpbang Antara Bangsa」以及「吉隆坡國際機場」的英文。

建築事務所: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後為BEP Akitek事務所),《配合馬來西亞吉隆坡梳邦國際機場(1962至1965年)開幕而出版的書冊,封面由甘伯祥繪製》,吉隆坡:馬來亞聯合邦聯邦資訊部,1965 年,印刷紙本,M+,香港,由BEP Akitek事務所提供,© BEP Akitek事務所

Kevin: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1969年註冊為 BEP Akitek 事務所)是英屬馬來亞及婆羅洲一家歷史悠久且多產的建築事務所。你可以在展覽的「國家與政權」部分看到 BEP Akitek事務所的檔案資料。

王蕾:我們將 BEP Akitek 事務所的資料放在建築三人小組的展品旁邊,除了是想凸顯這兩家事務所的不同外,亦想展示他們如何參與設計新馬兩地獨立後的建築。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於 1919 年創辦,在盧景端成為合夥人前是一家由英國建築師領導的世襲殖民地建築事務所。相反,建築三人小組(原為馬來亞合伙制建築事務所)的成員均為曾負笈美國和英國的年輕馬來西亞人和新加坡人,他們回國後於1961成立此事務所。

黑白照片中的棕櫚樹及森林圍着一幢白色尖頂矮建築和一座白色高塔。

建築事務所: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後為BEP Akitek事務所),《汶萊斯里巴卡旺國家清真寺 (現為奧馬爾阿里賽福鼎清真寺)(1953至1958年)》,約1958年,銀鹽照片,由BEP Akitek事務所提供,© BEP Akitek事務所

Kevin:兩家事務所雖然背景各異,但在針對熱帶地區的建築上,卻採用了類近的設計手法;這點從他們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設計的私人住宅可見一斑,是次展覽亦展出了相關的相片及繪畫。從這些展品,你可看到房子常以木條屏風、格柵、屋簷達至自然採光和交叉通風的效果,同時營造室內外的陰影過渡。

王蕾:BEP Akitek 事務所的檔案資料亦有以文字為主的文檔,包括一場以「甚麼是馬來亞建築?」為題的討論的紀錄抄本,參與討論的是一群在馬來西亞甚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包括來自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的盧景端及C. H. R. Bailey,還有德國建築師、吉隆坡技術學院建築課程創辦人Julius Posener。這是一大重要議題,反映了馬來西亞在「默迪卡」 (馬來語:merdeka, 「獨立」 之意)後的民族意識。

紙本上印有文字,標題為「1960年10月5日舉行的 『甚麼是馬來亞建築?』 討論」。很多人在討論中發表意見,及後印有是討論抄本的開頭。文字以藍色及紅色筆刪減並加添文字,以修正文法。

建築事務所:Booty, Edwards & Partners 建築事務所(後為BEP Akitek事務所),《1960 年10 月5日舉行的 「甚麼是馬來亞建築?」 討論的會議紀錄抄本,參加成員包括R. Honey(主席) 、C. H. R. Bailey、A. A. Geeraerts、Hisham Albakri、盧景端、J. Posener、F. Sullivan、T. A. L. Concannon》,1960年,原子筆、箱頭筆碳紙複印紙本,由BEP Akitek事務所提供,© BEP Akitek事務所

此場討論的相關文件後來刊於《PETA:馬來亞聯合邦建築師學會期刊》,大家可以在展品旁的 iPad 閱讀全文。讀過文件後大家應該會發現,身分認同是一個複雜問題,絕不是輕易就能形成。此場討論顯示那個時期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建築與文化認同的多種視角;此後 「馬來亞」 風格建築逐漸與政治元素掛鈎,塑造了後來的馬國建築風格。

巴克敏斯特.富勒與東南亞

照片中一行十七人正在沙灘上的小圓頂型結構前拍照,結構是以幾何形狀的塑膠為骨架,裏面是帆布。

建築事務所:建築三人小組,《巴克敏斯特.富勒到訪新加坡時於測地線網格圓頂外拍攝大合照的幻燈片》,1974年10月,彩色幻燈片,M+,香港,建築三人小組捐贈,2015年,© 建築三人小組

世人對美國建築師、發明家兼哲學家巴克敏斯特.富 勒在東南亞參與的項目普遍描述不多,但其實富勒從1970年代至 1983 年離世前,在東南亞逗留了一段很長時間。他與於區內建築師的交流,可見於書梅春塞和建築三人小組的檔案資料,大部分於展覽的「跨國流動」部分展示。

王蕾: 富勒與定居曼谷的建築師書梅春塞和林蒼吉(建築三人小組的創辦人之一)是朋友,我很慶幸能在兩位建築師的檔案資料中找到記錄富勒在東南亞活動的幻燈片和照片。這些資料讓我們更為認識富勒與東南亞建築師之間的交流與建築項目合作,反映一種為社會利益而相互強化的物質和抽象思想原則。這一點在坎普安世界會議的紀錄中尤其明顯;會議由富勒與林蒼吉在1975 至 1983 年間合辦,乃先後在峇里和檳城舉行的非正式集思會。

照片中三人圍坐在圓形玻璃茶几前對話;茶几上有一本名為「關鍵路徑」的英文書。

書梅春塞,《巴克敏斯特 · 富勒與書梅春塞及林蒼吉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坎普安世界會議坐着對話的照片》,1981年5月,彩色照片,M+,香港,書梅春塞捐贈,2018年,© 版權所有

Kevin:你看到的其實是記錄在兩組不同檔案中的兩場不同會面。來自建築三人小組檔案的幻燈片記錄了另一種聚會,富勒當時正與建築系學生一起興建測地線網格圓頂,凸顯運用最少材料建造最大空間的原則。而另外一些照片及幻燈片則顯示這種測地線網格圓頂如何融入林蒼吉和書梅春塞設計的數個項目,包括書梅春塞設計的曼谷科學館及林蒼吉設計的檳城光大大廈。他們不僅是簡單地複製某種形式,更向富勒的激進主義建築理念致敬。

因此,當我們結合並展示這些來自不同檔案、記錄不同聚會的資料時,就能更明確地了解當時橫跨不同地方,不同人物之間的關係。

照片由上而下拍攝,畫面中有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小圓頂形結構前擺姿勢拍照;結構的幾何形狀骨架由竹製成。

書梅春塞,《第二屆坎普安世界會議時於峇里測地線網格圓頂的聚會,會議由林蒼吉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合辦》,1977年,彩色照片,M+,香港,書梅春塞捐贈,2018年,© 版權所有

王蕾: 還有,我們將書梅春塞題為「 NAGA──從公元前二萬年到二十一世紀及以後的設計回顧」的演講筆記數碼化。從這篇演講筆記,可見春塞對該地區的概念,深受富勒重構的航運史前史論以及西太平洋地區的航海文化啟發。

以藍色墨水寫在白紙上的演講筆記,標題以英文寫着「從公元前二萬年到二十一世紀及以後的設計回顧 @ 馬丁建築與城市中心,2001 年 11 月 7 日」。這些筆記涵蓋演講的開頭部分,論述冰河時代以來的文化藝術品。

書梅春塞,《於劍橋大學馬丁建築與城市中心發表題為 「 NAGA──從公元前二萬年到二十一世紀及以後的設計回顧」 的演講,此為他的演講筆記》,2001年11月7日,墨水紙本,M+,香港,書梅春塞捐贈,2018年,© 書梅春塞

Kevin:這些資料是反映東南亞如何影響巴克敏斯特.富勒的思考,以及富勒如何影響東南亞建築師的絕佳例子,也是相對地較少人探究與發表的部分。

王蕾:我們很高興在展出建築模型、繪圖及相片之同時,也能藉此機會以投影片的形式展示記錄此等交流的資料。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現於M+展亭舉行,展期由6月22日至9月30日。為確保行文清晰,以上訪談已經過編輯。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