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3月16日 / 朱嘉喬

傳說與習俗:張徐展的迷離幻境

錄像截圖中可見三隻看似中式喪禮紙紮祭品的糊紙老鼠,牠們身上都有節慶裝飾,並在同樣紙製的森林中吹喇叭。

在張徐展的《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中,一群老鼠在一個長滿迷你植物的幽暗森林裏舉行悼亡儀式

談到M+館藏中廣受歡迎的流動影像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台灣藝術家張徐展《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2017–2018)。這部作品糅合紙紥技藝和定格動畫,建構一個怪趣離奇的森林世界。當中生動的歌舞看似滑稽和「無厘頭」,適合一家大小觀賞,但作品的內容及背後的創作理念卻有着與表面反差的魅力。

《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片段
《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片段
0:48

《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片段

動畫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由迷你植物堆砌而成的幽暗森林裏。一群乾癟糊紙老鼠正舉行悼亡儀式,牠們有的吹喇叭或嗩吶,有的敲銅鈸或打鼓,有的手持自己紅通通的內臟當作彩帶跳舞。張徐展根據老鼠的常見死因設計舞蹈動作,例如吃下毒藥、被路過車輛輾破身軀,或溺水而死。事實上,他會以老鼠為主角是源於一個童年陰影:小時候,他曾目睹母親將捕捉到籠中的老鼠淹死,對他來説,老鼠掙扎求生的身影是他「印象深刻對死亡擦身的記憶」。也許是這個原因,他的創作中經常出現生死輪迴的主題;而在這件作品中,他透過描述城市中活得最卑微的動物,讓觀眾思考生命的價值。

影片中的老鼠戴上金碧輝煌的飾物,為彼此的消逝舉行盛大的慶典。這種隆重的儀式一般只為備受尊敬的生物而舉行;因此,牠們的死亡似乎非比尋常的重要。老鼠一邊跳舞,一邊以高亢尖銳的聲音哼唱德國民謠《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意指「噢,我怎麽可能(離你而去)」)。這首情歌在成為愛情電影《戰後三友》(Three Comrades,1938)配樂後廣受喜愛,歌曲更在多年前傳到台灣,被當地樂隊在葬禮中演奏。歌曲開首的三個音「Si-So-Mi」,即國語中的「西索米」也成為了台灣喪葬文化以至死亡的代稱。因此,「西索米」可以視為對死神突然降臨的哀嘆,亦可以詮釋為對愛情偶然來襲的慨嘆;正如有人相信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而是靈魂轉化成有別於肉體的存在。藝術家透過創作彰顯萬物的質變,提出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隻頭戴節慶帽子的糊紙老鼠看着鏡子中的自己。

張徐展在作品中探討其祖傳家業對他的特殊意義,並將民間故事和習俗中陰陽兩界之間的迷離幻境呈現出來

張徐展在其作品中以幽默怪誕的影像呈現普遍被視為嚴肅忌諱的主題。他之所以願意探討死亡,也許是他祖傳家業的關係。張徐展是台灣新興糊紙店第四代接班人,這家百年老店專門製作紙紮工藝品,例如在喪禮和祭祖儀式上獻給往生者的靈厝和金童玉女,或節日慶典用的神像等。不過,張徐展也並非從小就着迷於這門傳統手藝。他高中時修讀資訊處理科,常編寫電腦程式;後來他創作的動畫意外獲得獎項,便打算朝動畫方向發展。2012年,隨着時代變遷,紙紮業沒落,張徐展家中的生意經營困難,才不禁思考自己與家族紙紮工藝的關係,以及如何透過自己的創作賦予傳統工藝新的意義。

於是,張徐展一家開始舉辦文藝活動,例如有關糊紙的教育工作坊等,更在2016年獲邀到羅浮宮參加巴黎設計師週。在創作過程中,張徐展嘗試革新傳統紙紮製作手法,摒棄用竹子編織紙偶的支架,以可塑性更高的鋁線打造骨架,再以舊報紙和漿糊為素材塑造紙偶身體,省略繁複的打胚步驟。最後他會以廣告彩簡單上色,保留報紙原本獨特的粗糙質感,呈現一種恍似未完成的缺陷美。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隻頭戴節慶帽子的老鼠,面帶微笑,望向遠方。

一群老鼠手握自己的內臟當作彩帶,一邊跳舞一邊唱着《Ach wie ist’s mӧglich dann》(意指「噢,我怎麽可能(離你而去)」)。歌曲開首的三個音「Si-So-Mi」即「西索米」,成爲了台灣喪葬文化以至死亡的代稱

若觀眾仔細看,每一隻紙老鼠身上都有細緻的節慶裝飾,牠們的動作、姿勢和表情靈活巧妙,動畫佈景也一絲不苟。受到東歐木偶戲劇和捷克導演兼藝術家楊史雲梅耶的動畫影響,張徐展的作品散發一種集荒謬和黑色幽默於一身的風格,並把紙紮藝術轉化成新媒體創作,突破人們對紙紮工藝、當代定格動畫和死亡的既定印象。

《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 在法國展出時,有些民眾在得知如此精緻的手工藝品最終會被燒化後,感到十分驚訝。在紙紮傳統中,這些物件不只是轉移至陰界的東西,更承載着人們對往生者的誠懇願望,和他們希望透過焚燒來傳達的心意。換而言之,紙紮品生命的意義彰顯在燃燒殆盡的最後一刻。透過呈現這些糊紙角色在生死之間的狀態,這件作品準確地表達生命的循環──生命就像季節一樣不斷更迭交替,死亡則只是肉體的轉變。

本文於2022年8月31日首刊於《明報》,現經編改及翻譯發佈於此。原作者:朱嘉喬;編改:網絡編輯梁仲汶。除另有標注,所有作品:M+,香港,M+新藝術委員會購藏基金購置,2020年,© 張徐展

《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靈靈肆,Si So Mi》現於M+的多媒體中心展出。

朱嘉喬
朱嘉喬

朱嘉喬是來自香港的作家。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