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0年9月17日 / Yasmin Tri Aryani

藉印尼當代建築再思「傳統」

橢圓形的竹建築樓高兩層,建有茅草屋頂,地面樓層有環繞的門廊。木建築的兩邊各有一座建築物。

Alfa Omega School位於印尼萬丹省丹格朗市,採用現代建築方法並主要運用天然物料建造,以達到自然散熱的效果。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不少建築師長久以來着意重新詮釋「傳統」,並將之融入當代實踐。這取向在亞洲尤為顯著,因各地都有形態獨特的傳統建築物。2019年,Yasmin Tri Aryani憑着其探索印尼「傳統建築」多變的構思和應用的研究提案,獲選為「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研究學人。

以下,我們與Yasmin暢談她的研究成果,諸如自荷蘭殖民時期以來,「傳統建築」如何成為政治工具,以及部分印尼建築師在過去十年如何採用意義更形廣闊的「傳統」概念。

是甚麼引起你對印尼當代建築中「傳統」元素的興趣?

草地上有幾間有着圓錐形茅草屋頂的小房子。人們在房子之間走動,照片前景中亦有數目不多的一群人聚集。背景中的山被一片樹林覆蓋。

東努沙登加拉省的傳統村莊Wae Rebo。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最初讓我感興趣的是印尼有愈來愈多傳統村莊被規劃成旅遊景點。我曾在2015年到訪以圓錐形房屋聞名的村莊Wae Rebo。我發現大部分村民其實只會在週末或公眾假期待在那些房子,他們另有靠近大路的現代居所。我知道除了為保育他們的文化遺產,有些村民亦為了賺取遊客收入而保留其傳統房子。

黑色背景上的白色插圖繪有七座建築物,每座都標註了其地點。左下角可見一個男人的頭部及上半身,標示着「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佐科・維多多」,旁邊的對話框內寫着「周邊發展 >  2016 - 2017,七個邊境檢查站」,以及七個檢查站的名字。

印尼七個國家邊境檢查站(pos lintas batas negara)。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繪畫

兩年後,我就讀荷蘭燕豪芬設計學院期間,讀到關於印尼建造七個邊境檢查站的文章。許多文章論及這些檢查站的設計融合了傳統房屋的特色。這令我大感興趣──對政府來說,在其當代建築物中展現傳統建築元素有何意義?建築師如何融入這些元素?他們所用的手法又有何含意?

在今次資助計劃中,你主要想探討哪些在你之前研究中未有涉及的問題?

我在此課題的初步研究中發現,在政府出資興建的建築物中融入「傳統」建築特色,無意間邊緣化了少數民族。這些建築物只參考某一族群的本土建築形式,並沒有充分反映其他真正在建築物周邊生活的族群之文化背景。我在「M+ /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研究,有意探索能兼容並蓄地將印尼建築傳統融入當代建築之中的策略。

在半露天的空間內,一個女人盤腿坐在鋪了蓆子的木地板上。她拿着一個錄音機,遞向身旁同樣盤腿而坐、正在說話的男人。他們周圍有一群人,或站或坐在蓆子或木地板上。

訪問西都郎巴望縣縣長。攝影:Ld. Abd. Shalim Tehupelasuryi;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這次研究的個案不限於政府出資興建的建築物,我嘗試研究私人興建的建築和由建築師自發的項目。「傳統」對他們的建築實踐有何重要?他們的手法與前人有何區別?我亦探索「傳統建築」的概念如何隨時間演變。我選取了數個早期建築項目,早至至荷蘭殖民時代,看看傳統建築之應用在印尼如何演化。

你選擇以影響深遠的概念「arsitek nusantara」探討研究個案如何詮釋「傳統」。這個概念的起源和含意是甚麼?

一個建築群的側面和屋頂。下層的金屬屋簷成曲尺形圍繞一幢建築物的側面,上面間以長方形木板和窗戶。

Wisma Kuwera的各種外牆,由Y.B. Mangunwijaya設計。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印尼建築學者Josef Prijotomo於1990年代末提出「arsitek(tur) nusantara」這個重要的概念。這詞語可簡單譯作「印尼群島建築」,在1998年總統蘇哈托的威權統治結束後出現。當時,印尼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打擊,印尼盾兌美元匯率大跌。當局展開「我愛印尼盾運動」(I Love Rupiah Movement)鼓勵市民選擇印尼盾而捨棄美元,激起民眾的愛國心。Prijotomo的「arsitektur nusantara」概念與此如出一轍,支持印尼建築傳統,反對「西方」建築知識,並提倡以這些傳統為興建印尼當代建築的基礎知識。

木建築的室內有一個半露天的空間,左邊被欄杆圍起,右邊可見由竹板砌成的天花板和牆壁。

Mangunwijaya向當地工匠購入竹製遮陽板,用於天花板、門及牆壁,藉以表示對工藝的欣賞,並透過改變竹製遮陽板用途減少浪費材料。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Prijotomo的「arsitektur nusantara」概念源自印尼建築師Y.B. Mangunwijaya於其著作《Wastu Citra》(1988年)提出的概念「wastu」。「Wastu」是超越建築物的建造學問,着重功能、美學、文化、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倚存。Mangunwijaya並沒刻意區分印尼與其他國家的建築,他提出應將不同文化和時代去蕪存菁,博採眾長,以形成印尼的建築特色。

自荷蘭殖民時代起,傳統建築元素的融合採納往往是政府由上而下的指令。然而,「arsitektur nusantara」則提供一個由下而上的方向,於印尼過去十年許多的建築實踐中反映出來。

自荷蘭殖民時代起,獨立建國後直到當代,建築實踐如何建構表述「傳統建築」?

黑白照片中有一座融合傳統印尼建築元素的建築物,畫面右方有一座層層遞升的塔樓。照片頂端印有一行意為「國際殖民地博覽會────巴黎 1931」的法文,底部則印有一行意思是「170 荷蘭館——正門」的法文。

1931年巴黎國際殖民地博覽會的荷蘭殖民地展亭,融合荷屬東印度(今印尼)不同的傳統建築元素。圖片: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傳統建築在荷蘭殖民時期扮演重要角色。在各個殖民地博覽會,以複製或進口方式建成的傳統建築,代表了隸屬殖民列強的地區。當這些建築與歐洲建築同場展出時,荷屬東印度的「傳統建築」便被視為落後、停滯和過時。

一座設有數個巨大屋頂的大型建築,屋頂前後的尖角向外伸出。建築物被綠色植物圍繞,屋旁的路上有兩人站着。

由Henri Maclaine Pont設計的萬隆理工學院之禮堂,屋頂設計參考爪哇傳統房屋。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然而,其他約莫在同一時期出現的建築作品則反映了對印尼傳統建築的不同取態。例子之一是萬隆技術學校(de Technische Hoogeschool te Bandoeng,現為萬隆理工學院)的禮堂。這個禮堂由荷蘭建築師Henri Maclaine Pont在1918年設計,他在模仿巽他族建築的屋頂外形之餘,因應當地的氣候和工人,隨時制宜地運用嶄新的建造技術和建築物料,設計這些本土屋頂的結構。

一個寬敞室內空間的天花板,覆以淺色木板,並以木樑交錯的結構支撐。

Pont雖以爪哇傳統房屋為靈感,但在建造禮堂結構時應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印尼於1945年獨立建國後,首任總統蘇加諾傾向以國際與現代建築建設國家。不過,第二任總統蘇哈托卻想重施荷蘭殖民政府的策略,以「傳統」印尼建築來代表國家。這點從印尼縮影公園(Taman Mini Indonesia Indah)中用來代表各個印尼省份的本土房屋可以看出。另外,許多政府建築物亦誇張地複製了本土建築的屋頂或建築形態。

紅黑圍欄及蜿蜒的樹籬後方有一組建築物,建築物有着誇張顯眼的弧形屋頂結構,以及層層疊加、向上延伸的山牆。

按實物尺寸建造的米南佳保族傳統房屋,於雅加達的印尼縮影公園展出。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在這個時期有些由外國建築師設計的建築物,則以截然不同的手法運用印尼建築傳統。其中兩個例子在雅加達,分別是Paul Andreu設計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和Paul Rudolph設計的大馬集團總部大廈。兩個項目均有形態獨特的屋頂,同樣參考爪哇的傳統和本土建築物中的斜屋頂和斜面外伸式結構,並分別使之融入機場基礎設施和商業大廈的設計。機場的規劃亦是仿照當地村莊聚落的佈局設計而成。

墨水牛皮紙本繪,圖中的建築物設有旋轉樓板和斜面的外伸式平台,靈感來自印尼的本土民居。這些外伸式平台有效遮擋陽光,避免直射辦公室,兼且為每一樓層提供陽台,令建築物的輪廓更形突出。層層疊疊的花槽一路向下伸延,直至由一對對結構柱支撐的中庭平台,令建築物成為一座垂直的花園。

Paul Rudolph,《印尼雅加達大馬集團總部大廈(1982至1990年)外部透視圖》,1984年,M+,香港,© Estate of Paul Rudolph / Paul Rudolph Heritage Foundation

類似手法亦見於印尼建築事務所Atelier 6在1980年設計的努沙杜瓦海灘酒店(Nusa Dua Beach Hotel)。他們應用峇里建築傳統「Desa-Kala-Patra」,着重村民的靈活彈性,讓村民重新詮釋和轉化傳統,以切合一直改變的需要。

Y.B. Mangunwijaya亦採用了另一手法,在興建當代建築時融會當地工匠(印尼文為「tukang」)的技藝,不單延續了工藝傳統,亦維持了工匠和工人的生計。

這些重新詮釋和應用建築傳統的例子,有別於公共建築設計有樣學樣的做法,為「傳統」建築另闢新徑。

在你對近代建築師作品的實地考察中,有甚麼精彩收穫?你有否觀察到「傳統建築」在概念重塑和應用上的轉變?

畫面左邊有一座由混凝土柱子支撐的木建築,建築物上有九個層疊的山形屋頂。畫面右邊有一個近乎三角形的石建築。前方有一個人工湖,有一條混凝土橋斜跨其中。

楠榜省西都郎巴望縣的伊斯蘭中心,由Andra Matin設計。建築群由As-Sobur清真寺和一座名為「Sesat Agung」的禮堂組成。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實地考察讓我從新的角度思考我所研究的問題。在展開實地考察前,我對研究個案的認識來自建築師在主流媒體上發表的自述。大部分建築師都會提及一些傳統房屋的名字,說是自己的靈感來源。我當時覺得,他們大抵在重複已有的建築手法,像那些飾以傳統屋頂的政府辦公樓,即複製「傳統」元素而不加以轉化,亦不着重當地脈絡。不過,我的考察發現推翻了這些假設,揭示出這些建築師別開蹊徑在當代建築中體現「傳統」,繼而開拓出領略「傳統」的新方式。

例子之一是我對楠榜省西都郎巴望縣伊斯蘭中心的觀察。這所伊斯蘭中心由一座禮堂和一座清真寺組成。建築師Andra Matin在一場講座上提到,禮堂屋頂的設計靈感源自傳統高腳屋和帶有九個尖角的楠榜頭飾。我預期會看到只添上傳統元素為表面裝飾、與周遭環境的傳統格格不入的巨型建築。

Arynai到訪楠榜省
Arynai到訪楠榜省
0:15

Aryani在旅程中拍攝的影片,當中可見楠榜的房屋與Sesat Agung禮堂有着相似的屋頂設計。影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那是我第一次到訪楠榜省,我興奮得拍下由機場一路到西都郎巴望的旅程。期間,我漸漸發覺途經的房屋大部分都有着類似的建築特點。我知道楠榜自荷蘭殖民時代起已是政府推行的境內人口遷徙計畫的目的地之一,人口種族多元。然而,在三小時的車程中,我看到的房屋類型都大同小異,令我頗感意外。

我還是看到預期中的象徵符號,例如大部分政府建築物都明顯參照了傳統楠榜頭飾的外形。但是,當我抵達伊斯蘭中心時,才發現其建築設計只在屋頂數目上參考了楠榜頭飾,更突出的是屋頂的重疊佈局,與我沿途所見的建築有着相同的特點。相比於政府建築物千篇一律地參照傳統頭飾,這種運用傅統的設計更能將建築物與它所在的社區連繫起來。

一座有四個山形屋頂的細小石建築物,中間的兩個屋頂相疊。

考察期間,Aryani在西都郎巴望拍攝到屋頂層疊的房屋。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這推翻了我此前對「傳統」、「本土」和「arsitektur nusantara」的想法。Matin沒有依樣葫蘆地複製獲印尼政府視為傳統的舊日建築,展現了建築師必須體察並顧及當地人民的傳統,才可令其建築設計充分代表該地區。

一座由兩個部分相連而成的大屋,每邊都有山形屋頂和大木門。屋前是個滿佈塵土的庭院,屋後可見樹木。

Eko Prawoto提出可延展的房屋設計,為多於一個核心家庭的住戶而設。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我在到訪日惹特區的Ngibikan村時亦有另一個發現。我結識了區內工匠的工頭Maryono,他與印尼建築師Eko Prawoto合作多年。這條村於2006年被地震摧毀,Prawoto在重建房屋時,設計了一種簡單又可調節的房屋設計,可按每戶的不同需要稍作改動,而房屋的防震設計與爪哇「甘榜」房屋所用的技術類同。

在這個研究個案中,融合「傳統」並不只在於建築設計。當時,Maryono是唯一擅長建屋的村民,他教導並鼓勵其他村民合力重建房屋,而非等待外來援助。這種社群互助協作在印尼稱為「gotong royong」,是許多村莊的傳統。故此,實踐建築傳統並不只關乎建築物本身,而是分享和傳授知識,使風俗文化得以傳承下去。

一個女人站在村內一輛電單車旁,調整綁在車尾的箱子。站在畫面的前景中的一個男人,正在看着她。

Maryono籌組並推動讓Ngibikan村的村民合力重建房屋。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這些發現令我想起Mangunwijaya的「wastu」理念。建築的本質不僅在於建築物、功能或美學。在Ngibikan村,這亦體現於復興傳統的「gotong royong」,讓村民互相幫忙和支持。

一間擁有大型山形屋頂的大屋,前面有一棵高大的果樹,葉子幾乎覆蓋屋頂。

Ngibikan村民在經歷地震後一同建造的房屋。房屋有相同的基本設計,但亦運用了倒塌房屋遺留的材料興建,故每間屋均有各自的特色。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近年,推動融會傳統理念和建築設計的力量歷經了巨大轉變,從政府由上而下轉為由建築師從下而上主導,這種方式近年蔚然成風。兩者的明顯分別之一,在於後者沒有顯眼的傳統房屋元素。這種由下而上的手法,亦影響了政府對這些元素的看法,有些研究個案甚至顯示政府接納建築師的策略。

一間木屋的室外景觀,可見一條石板路和通向房子門廊的小樓梯。樓梯上有精緻的石欄,上面有兩個小盆栽。

Eko Prawoto改建再用多間二手爪哇傳統房子來建造自己的家。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座木建築的室內,滿佈放了書本、藝術品、瓶罐、廚具和其他東西的置物架。

建築師Yu Sing Lim改建再用一間爪哇傳統房屋,以作其在萬隆的建築工作室Studio Akanoma。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房間內有兩個書架及兩張椅子,畫面左邊有一道打開的門,通往狹小的門廊,迎面是種滿植物的牆。房間的其他牆壁嵌有敞開的大窗和木製護窗板。

身兼建築師、檔案管理員及園藝師三職的Yoshi Fajar Kresno Murti,其家居主要用二手物料建造。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間木屋的室外景觀,可見一條石板路和通向房子門廊的小樓梯。樓梯上有精緻的石欄,上面有兩個小盆栽。

Eko Prawoto改建再用多間二手爪哇傳統房子來建造自己的家。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座木建築的室內,滿佈放了書本、藝術品、瓶罐、廚具和其他東西的置物架。

建築師Yu Sing Lim改建再用一間爪哇傳統房屋,以作其在萬隆的建築工作室Studio Akanoma。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房間內有兩個書架及兩張椅子,畫面左邊有一道打開的門,通往狹小的門廊,迎面是種滿植物的牆。房間的其他牆壁嵌有敞開的大窗和木製護窗板。

身兼建築師、檔案管理員及園藝師三職的Yoshi Fajar Kresno Murti,其家居主要用二手物料建造。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間木屋的室外景觀,可見一條石板路和通向房子門廊的小樓梯。樓梯上有精緻的石欄,上面有兩個小盆栽。

Eko Prawoto改建再用多間二手爪哇傳統房子來建造自己的家。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座木建築的室內,滿佈放了書本、藝術品、瓶罐、廚具和其他東西的置物架。

建築師Yu Sing Lim改建再用一間爪哇傳統房屋,以作其在萬隆的建築工作室Studio Akanoma。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房間內有兩個書架及兩張椅子,畫面左邊有一道打開的門,通往狹小的門廊,迎面是種滿植物的牆。房間的其他牆壁嵌有敞開的大窗和木製護窗板。

身兼建築師、檔案管理員及園藝師三職的Yoshi Fajar Kresno Murti,其家居主要用二手物料建造。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間木屋的室外景觀,可見一條石板路和通向房子門廊的小樓梯。樓梯上有精緻的石欄,上面有兩個小盆栽。

Eko Prawoto改建再用多間二手爪哇傳統房子來建造自己的家。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一座木建築的室內,滿佈放了書本、藝術品、瓶罐、廚具和其他東西的置物架。

建築師Yu Sing Lim改建再用一間爪哇傳統房屋,以作其在萬隆的建築工作室Studio Akanoma。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房間內有兩個書架及兩張椅子,畫面左邊有一道打開的門,通往狹小的門廊,迎面是種滿植物的牆。房間的其他牆壁嵌有敞開的大窗和木製護窗板。

身兼建築師、檔案管理員及園藝師三職的Yoshi Fajar Kresno Murti,其家居主要用二手物料建造。圖片由Yasmin Tri Aryani提供

我的研究個案顯示了建築師如何轉化傳統以切合現今文化脈絡。他們藉此阻止工匠被邊緣化、減少能源消耗和浪費,並開拓更多元並蓄的建築,呈現印尼群島多元多樣的文化,從而成就出與當地周遭環境有所交流、親近周邊居民的建築作品。

研究個案亦顯示,扎根傳統並不表示忽視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築知識,或抗拒使用最新的技術。反之,它衍生出可以在印尼、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如實反映當地文化脈絡的建築手法。

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