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蒲点节目 Festival Lounge Offerings
电影节蒲点节目 Festival Lounge Offerings
第二届“亚洲前卫电影节”期间,M+流动影像中心将再次变身,成为令人宾至如归的电影节蒲点,展出艺术家谢德庆、朱力行及李新杰创作的场域特定作品,展现各自对时间的省思。电影节期间还设有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由 M+ 策展人带领的导赏团、艺术家面对面、创意讲座,以及丝网印刷、手工书制作和年历制作工作坊等。
电影节蒲点活动免费参与,大多数工作坊供公众即场参加,部分活动需提前登记,立即查看活动时间表,预留你的席位!
艺术装置
李新杰
摄影装置、幻灯片、幻灯机
这个不断充斥视觉刺激的社会,驱使我们拍下无数照片。有没有一些时刻是你至今仍深深记住、但仅存在于记忆之中?
艺术家李新杰在《那些后悔没按下的快门》 (2018年至今)中,颠覆传统影像创作的观念,探索那些未被捕捉却难以忘怀的瞬间。引人遐思的文字以旋转式幻灯形式循环播放,超越怀旧,促使观者想像那些不可知、不可见之片刻。
李新杰(1994年生于香港)是实验电影及摄影艺术家,他将机器融入影像之中,以媒介寄意。其创作强调被摄主体与纪录过程的关系,作品涵盖16毫米菲林、摄影、录像、装置及摄影相关物件。他是团体“据点。句点”的成员,亦曾参与创办“负片空间”(2019–2022)。他视菲林为流动影像与物件,并持续探索两者的交会。
朱力行
萤幕即时互动程式,于M+多媒体中心互动媒体室展出
观看下场放映前尚有空档?来多媒体中心互动媒体室,唱一场即兴的卡拉 OK 吧!
跟着朱力行精心设计的食谱,调配一首广东鸡尾歌。《广东鸡尾歌》是个卡拉OK生成器,撷取120首广东歌的片段,以电脑演算法生成出全新的串烧歌。此作品以共同的文化回忆为灵感,带着对广东歌的热爱,表达对这个流行曲风格的想法,亦反映音乐制作中愈来愈常使用机器的情况。你亦可以按此,于家中体验《广东鸡尾歌》。
朱力行(1976年生于香港)是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及媒体艺术家。他毕业于奥克兰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在2004年创立pill & pillow工作室。他的作品运用数据、音乐及身体动作,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香港 M+ 及香港艺术馆等博物馆展出。
朱力行
实时数码时钟影片
除了时钟,我们还可以透过阳光、影子和声音来感知时间。对朱力行而言,电视是独特的报时工具。 2005年,他在完成日间工作后从事艺术创作,总是开着电视。即使不刻意观看,他也能根据播放的节目推算时间。这个发现让他开展实验,将电视实时播放的内容与24小时制数码时钟结合。这时钟从多个电视频道撷取实时画面,随当下节目内容不断变化,令每一秒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谢德庆
贴于墙上的乙烯基贴纸
来到M+大台阶电影节蒲点的博物馆访客,不容错过谢德庆富诗意的艺术家自述。他的文字思索人类的存在、创造力及时间的流转,模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线。
谢德庆(1950年生于台湾)为备受国际推崇的行为艺术家,他以极端严谨的态度来进行这些表演,为演出订立规条,之后在一段长时间中严格遵循。第一至第五件表演作品各持续一年,第六件持续了十三年。他运用行政职能美学,常常把法律文件之类的元素纳入作品中,以强调加诸于自己的艺术和人生的限制。
工作坊及活动
地点:电影节蒲点
须预先登记
作为《计时炸弹》 讲座表演的延伸,节日参观者可以期待通过黄洁宜的表演活动《一小时合约》与她进行亲密的交流。观众将有机会于现场与黄洁宜亲身互动,体验其表演《一小时合约》。借鉴其在纽约教学的经验,黄洁宜将邀请观众展开个人化交流。这作品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创意交流空间,一同评析作品集、探讨录像艺术、共享静默,或纯粹共渡时光。
黄洁宜(1983年生于香港)的工作游走于研究和推想式想像之间。她将录像和表演与日常生活结合,透过创造参与式体验,引发对身分、时间参数和身处环境的思考。在她相关的卡拉OK讲述表演中,她流畅地穿梭于学术、回忆录、哲学和歌曲之间,并把研究融汇其中。
日期及时间(每个时段仅有一位参加者):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14:00–15:00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15:30–16:30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17:00–18:00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1:30–12:30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3:00–14:0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2:30–13:3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4:00–15:0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5:30–16:3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7:00–18:00
地点:电影节蒲点
须预先登记
在这年历工作坊中,你可以重新定义“一年”对你来说的意义,同时体验凸版印刷的触感艺术,创作可掌握于手中的时间轴。
天上游云书艺工作室由香港艺术家兼装帧师黄天盈创办,致力于教授书籍装帧与小志制作。她亦创立了备受欢迎的小型出版社“小本出版”,引介新进作者的独立出版作品。黄天盈现为香港迷你书协会会长,不时策划书展。
日期及时间: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6:00– 20:30(最多15人)
地点:电影节蒲点
须预先登记
滴答滴答!来学习装帧基本功,将书页化为时钟指针,动手制作以时间为灵感的书籍。这本独特的书会是充满趣味的物件,也是实用的小笔记本。
天上游云书艺工作室由黄天盈于2010年创办。黄天盈是香港艺术家兼装帧师,创立了备受欢迎的小型出版社“小本出版”,透过季刊《蛋志》推广独立出版与迷你书文化。黄天盈自2012年起担任香港迷你书协会会长,并于2014、2015及2017年策划首三届香港书本艺术节。她曾向多位日本知名装帧师学艺,并在台湾及北京学习传统手工纸制作与中式装裱技艺。
日期及时间: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6:00–18:00(最多15人)
地点:大台阶
须预先登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时钟”,它们有何不同?此工作坊由 c.95d8带领,邀请参加者从身心障碍艺术实践出发,以创意与协力的探索方式,思考并扩展对“夬儿时间”的看法。 c.95d8于2022年成立,由三个同住香港的朋友杨小芳、郑文越及林入共同创办,是关注残疾艺术家经验的团体。他们重新定义“夬儿”一词,将之转化为赋权的用语,用作品挑战对时间与才能的定见。
在工作坊中,c.95d8 将“夬儿时间”阐述为抗压之道,尤其是在节奏急速的香港面对僵固与歧视残疾的时间观之时。他们将邀请参加者重新思考自身与时间,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活动会参照埃伦‧萨缪尔斯教授的文章《六种看待“夬儿时间”的方式》,并探讨此概念在亚洲文化脉络中的应用与延伸。
日期及时间(须预先登记):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4:00–17:00(最多15人)
即场参加
去年的丝网印刷工作坊大受欢迎,今年我们再次邀请你一起动手创作,体验满满的创意乐趣!这是供即场参加的免费活动,参加者可以从Studio Hik 的电影节平面设计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像,制成不同的色彩组合。欢迎自备 T 恤、袋子或任何可印刷的物料,在丝网印刷能手林建才的指导下印制成品。
林建才(1988年生于香港)是艺术家及绘本作家,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攻读童书插画硕士。他的首部绘本作品《电车小叮在哪里》(2017)曾获2016年中文文学创作奖第一名及2019年香港出版双年奖。近年绘本著作包括《移民去哪里? 》(2021)、《渡轮小星的秘密之旅》(2022)及《Nomads: Life on the Move》(2022)。
日期及时间: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15:00–19:00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6:00– 20:3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5:00–19:00
即场参加
“亚洲前卫电影节”虽然仅举行三天,背后却需要一年筹备时间及庞大的创意团队才能实现。这场在电影节蒲点举行的“创意团队快闪讲座”,邀请成就是次电影节的创意伙伴,分享幕后点滴与制作历程。
团队将分享他们的平面设计理念、情绪板制作、周边商品设计、概念预告片的构思,以及繁复的摄制过程等,带领观众了解这个大规模的合作项目。出席是次讲座的成员有:Studio Hik的徐僖鲜(负责平面设计)、胡海瀚(负责创意预告片)、Likewise的Ollie Rodgers 与 Gemma Harrad(负责创意录像拍摄),以及Studio Earth的 Jimmy Lam(负责网站设计)。
日期及时间: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2:00–13:30
即场参加
欢迎参加每天举行的策展人导赏,一同探索“亚洲前卫电影节”的电影节蒲点,认识多位艺术家围绕同一主题的艺术装置,如何考验我们对”时间“的理解与诠释。
别忘了顺道造访M+多媒体中心,这个隐藏在博物馆内的宝库集展厅、图书馆及休憩空间于一身,是流动影像的安身之地。在导赏中,M+ 流动影像团队将带大家深入这个结合研究、教育与娱乐的空间,在此,你可选看超过 250 件的录像艺术作品。
有意参加的观众请于蒲点入口,地下大堂内的M+戏院霓虹灯牌下集合。
日期及时间: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18:30–19:00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11:30–12:00、15:30–16:00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12:00–12:30
页顶图片:朱力行《电视钟》,2005,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会籍礼遇 Membership Benefits
- 携同宾客独家使用M+会馆
- 于周日早上参与M+专属参观时段
- 优先预购指定M+活动门票及其他会员折扣
- 优先进入展览
- 无限次入场参观所有展厅和展览及免费欣赏特定放映节目
……及更多礼遇
M+会籍礼遇于2025年7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