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形象动态学

详情
导演: 多位
格式: 40分钟
语言: 多种语言
参加者: 公众
位置: 2院
通达安排: 轮椅

形象动态学

本节目只限持有电影节通行证及当日通行证之人士参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1878年,埃德沃德迈布里奇运用一组捕捉马匹奔跑动态的连拍照片,制成作品《飞驰中的马》。此系列借鉴了翻页书等电影面世前的动画形式,成为以摄影记录时间的重要初探。在《飞驰中的马》中,真实时间被拆解为分立的瞬间,继而在人类的感知与想像中再次统合,为电影日后成为创作媒介奠定基础。

此节目旨在探讨摄影、电影与动画之间的关联及张力,以金范对迈布里奇名作的妙趣演绎《马骑马(仿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为序幕。纳里尼马拉尼的《潘妮洛普》(2012)与金是宪的《纸上动舞》(2019)反思在影像已成日常媒介的当下,动画的意义何在。由石田园子与木船德光合办的”石田木船映像工场“,其作品《阿耳曼陀罗(二)》(1986)延展出曼陀罗图样中的动态特质。伊藤高志的《惊雷》(1982)以定格影像重现一幢日本建筑在夜间的鬼魅气息;张照堂的《刹那间容颜》(1976)刻划一张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游移的人脸。拉吉萨马拉辛赫以人手制作默片《幽灵在注视她》(2016),带出其母亲在1960年代斯里兰卡亲历的传统治疗仪式。西川智也的《万虫之声.繁星之光》(2016)利用曾在福岛辐射区曝光的菲林画格拼凑而成,趋近影像再现的自身界限。

纳里尼马拉尼《潘妮洛普》,2012,相片:M+,香港,匿名人士捐赠,2018年, © 纳里尼马拉尼

张照堂《刹那间容颜》,1976,相片:M+,香港,© 张照堂

拉吉萨马拉辛赫《幽灵在注视她》,2016,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纳里尼马拉尼《潘妮洛普》,2012,相片:M+,香港,匿名人士捐赠,2018年, © 纳里尼马拉尼

张照堂《刹那间容颜》,1976,相片:M+,香港,© 张照堂

拉吉萨马拉辛赫《幽灵在注视她》,2016,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纳里尼马拉尼《潘妮洛普》,2012,相片:M+,香港,匿名人士捐赠,2018年, © 纳里尼马拉尼

张照堂《刹那间容颜》,1976,相片:M+,香港,© 张照堂

拉吉萨马拉辛赫《幽灵在注视她》,2016,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纳里尼马拉尼《潘妮洛普》,2012,相片:M+,香港,匿名人士捐赠,2018年, © 纳里尼马拉尼

张照堂《刹那间容颜》,1976,相片:M+,香港,© 张照堂

拉吉萨马拉辛赫《幽灵在注视她》,2016,相片由艺术家提供

页顶图片:金范《马骑马(仿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2008. 相片:M+,香港,© 金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