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当下:
当代视觉文化修复工作中的永续实践
作为“香港艺术三月2025”的一部分,M+将举办一场关于当代视觉文化藏品修复的研讨会。本次活动汇集多位国际专家,共同探讨保存及修复非常规物料所面临的挑战,并确保博物馆在采取永续实践的同时,仍能紧贴公众。
作为一所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藏品极其多样化,亦包括不少非常规的物料,藏品修复乃是一项挑战。“小组讨论一:当代艺术保存:物质界外”将探讨修复领域如何随着当代艺术的需求而演变,并检视其现状。修复不仅限于保存实体物料,而是要针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体验展开探讨,确保作品在未来仍然具有实际意义,可触可及。
修复专家Kate Lewis(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ip Laurenson(伦敦大学学院)和Nancy (Nani) Lew(韩国三星文化基金会Leeum美术馆)将与M+资深藏品修复员梅笑凤展开对话,共同探讨这一主题,让观众深入了解当代艺术修复领域的多面向技能和理论思维。
“小组讨论二:当代藏品永续保存”将探讨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如何努力实践可持续的修复方式,保存其藏品。既要拟定永续实践,同时要鼓励公众和观众积极参与,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挑战。要实现这一平衡有赖于博物馆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协调各方观点,推动有意义的变革。
此小组讨论由M+总监(藏品及展览)卡丝瑶主持,汇聚了来自博物馆、修复及藏品维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领导者,包括Amanda Pagliarino(昆士兰艺术博物馆与现代艺术博物馆)、Deborah Potter(泰特美术馆)和Alistair Hudson(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他们将分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全面而充实的见解交流,提供来自全球多个著名文化机构的观点。
日程
14:15|开始入场
14:30–16:00|小组讨论一:当代艺术保存:物质界外
16:00–16:30|休息
16:30–18:00|小组讨论二:当代藏品永续保存
讲者介绍
页顶图片:沉远作品《水床》在M+展出前的装设工作,2021年,© 沉远,摄影:梁誉聪,© M+,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