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0年1月23日 / 皮力

从当代中国艺术看全球一体化和语言

一个身穿棕色方济会修士服的男人,光着脚躺在石板路上。他在路上滚动,身上缠绕着一条粗纸绳。他拉着帽子遮盖头部,身旁有一大群人围观。

林一林,《后面》,2019年,三频道录像,罗马MAXXI美术馆委约创作,图片由艺术家和罗马MAXXI美术馆提供

「希克奖2019」展览聚焦于大中华地区这个特定地域出生或工作的艺术家,然而,当中却随处可见大中华地区以外的语言和文化特质,例如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和英语。以下,视觉艺术希克资深策展人皮力会讲述他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指出这反映了新一代华人艺术家迈向全球化的大趋势,并探讨沉莘、陶辉和林一林这三位参展艺术家如何将不同语言融入创作。

我们眼前是一代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家。有别于过去几代艺术家,这代艺术家在定义自身时,不再着眼于其民族身分,反而会从更小的群体和更个人的身分出发。对我而言,这个展览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即使参展艺术家是来自大中华地区,他们的作品亦融入了各式各样该地区以外的语言。

录像截图可见两个人的上半身。两人面对面伸出手,手指屈曲弯向对方的手,两手几乎相握;两人都看着那双几乎相握的手。

沉莘,《夜莺的挑衅》,2017年,四频道录像装置,M+,香港,王兵捐赠,2018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沉莘的作品《夜莺的挑衅》探讨性别、宗教、科学和文化,由四项录像组合而成,荧幕分别向内和向外组装。在一个向外的荧幕上,佛教徒与基因检试公司经理在舞台上讨论人生、科学和信仰,并流露彼此爱慕之情。另一录像中,男女舞者原地相对喘气,在表现双方对峙角力的背景音效下,两人渐渐汗流浃背。

这件作品由韩国光州的国立亚洲文化殿堂委约创作,主要部分于南韩演出和拍摄。剧本由沈莘以英语编写,然后翻译成韩文,让韩国演员根据韩文版剧本加以发挥和演出。

幽暗的展览空间中有三个大萤幕,其中两个正在播放录像。一个萤幕的画面以黑色为背景,可见一个身穿白色衣服、长发束起的人正在向下望;对面的萤幕画面上可见一台电视机,电视机则播放着一排子弹放在桌上的画面;中间的萤幕关上了。

沉莘,《夜莺的挑衅》,2017年,四频道录像装置,M+,香港。王兵捐赠,2018年,展览现场(2019年),摄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沉莘不谙韩语,却喜见这种因语言隔阂而来的误解。整件作品是从英语跨越到韩语的演绎,还涉及其他多个文化脉络,例如分享基因测试结果的美国人,以及中国的伊斯兰妇女,将所探讨的主题放置在流动不定的全球环境。

沉莘亦将于2020年3月在为自由空间举行的「M+ 艺活:希克奖」创作一场探索移民议题的展演。说到移民,大部分香港人都会想起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但沉莘将会探讨的是移居日本和俄罗斯的韩国人,再一次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将民族身分和语言元素融入创作。

展览空间中,可见多个设有萤幕的细小底座排成几行,每个萤幕都在播放不同的影像。

陶辉,《你好,尽头! 》,2017年,高清录像装置,艺术家、京都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麓湖•A4美术馆借出,展览现场(2019年),摄影:Winnie Yeung @ iMAGE28

在《你好,尽头! 》当中,陶辉收集了在中国新闻上看到的故事,翻译成日文并交由日本演员读出。作品由九部短片组成,分别在以九宫格方式排列、犹如墓碑的电视机上播放。各个短片场景中,角色都在通电话,对话内容皆涉及末日、死亡和终结。这是陶辉在日本京都作艺术家驻留时的创作。

陶辉驻留日本期间,发现日本文化对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中国文化有生命轮回的观念,过去会在未来周而复始出现,而日本人则有不同观念,他们在乎当下,不大看重未来。为探索箇中分别,陶辉收集了源自中国的故事,将故事转移到日本场景,找来日本演员演出以凸显此文化错配,并用日语阐述各种四海皆同的忧虑。

录像截图中,一个身穿白色衬衫,戴着黑色蝴蝶领结的人身处咖啡店内,拿着抹布俯身向前擦拭吧台,另一只手则拿着电话放到耳边。

陶辉,《你好,尽头! 》,2017年,高清录像装置,艺术家、京都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麓湖•A4美术馆借出,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林一林生于中国并在2000年代初移居美国。其大部分作品都与身体及环境有关,借此探讨背后的政治和文化象征。 「希克奖2019」展览展出他的作品《后面》(2019),在这个展演录像作品中,他将罗马作为西方法律发源地的历史意涵,与2018年中国修改宪法引起的争议连系起来;修宪内容为取消国家主席的连任限制。

林一林身穿方济会修士服站在罗马万神殿前,用生硬的意大利语朗读出新版宪法。他完全不谙意大利语,整个翻译工作基本上是靠Google翻译来完成的。换言之,他用了不通晓的语言,读出他不理解的内容。

一个身穿棕色方济会修士服的男人,光着脚站在罗马万神殿前,身旁有一大群人围观。

林一林,《后面》,2019年,三频道录像,罗马MAXXI美术馆委约创作,艺术家与罗马MAXXI美术馆借出

由此可见,整场展览牵涉众多语言,而这些语言则代表不同文化及其思维和理解方式。这种不同语言的混杂交错,一方面反映艺术家的全球身分,另一方面显示其作品题材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息息相关。

这种现象在这个展览以外亦愈来愈常见,原因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不再封关自守,而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些艺术家周游列国,到处移居,经验散布所及之处。他们尝试把这种流动不定的经验结合更深入的个人事物。我想,仅仅在大中华地区,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之间已可见这种生活经验的交流,单一民族身分已不再是这些艺术家的认同来源,他们每位都会找到定义自己身分的方式。他们正透过与外界的连系,即语言、性别、论述,去建立自我身分。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附注:此文章的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皮力是M+的视觉艺术希克资深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