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10月15日 / 姚嘉善、王蕾

问问M+策展人:论对话、策展上的共识等等

四人正站建筑物前,倾前倚着前方的金属栏杆。建筑物的窗户有以蓝、绿两色为主调的图画覆盖,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展览海报的局部。

「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展览的最后一天,策展团队(左起)林铃、姚嘉善、王蕾和商玮霖M+展亭内合照

「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展览期间,展览观众和网上访客可以就展览或展品,向策划是次展览的姚嘉善(视觉艺术主策展人)和王蕾(设计及建筑副策展人)提问,问题会于「M+ 故事」中解答。欢迎细读第二节,亦是最后一节的问答!

你们的藏品中,有多少是东南亚的作品?

这个问题可从几个角度回答。

首先,若你指的是由来自东南亚的艺术家、设计师及建筑师所创作的作品,我们约有134项(根据2018年10月的数字)。

不过,要知道M+藏品和M+档案藏品是有分别的,文献档案(是次展览展出了很多)包含非常多物品和数据,而那些并非完整的作品。假如连档案藏品也计算在内,数量就会更多:加上四个档案全宗的338项藏品,即是现时我们有482项与东南亚有关的藏品。

三件作品并列排放,左边的图片是一张小圆桌,若从桌子的下方向上望,就会看到桌面是由多个色彩缤纷的色块组成。中间的图片有一座白色的建筑物,上方有一座具有工业风格的塔。塔子虽然呈圆柱形,但顶部两片扁平的板状物从两侧凸出,棱角分明。右边的图片是一张照片,拍摄了一座空置的废弃建筑物,没有任何墙壁,也没有屋顶。几十条白色施工用的带子,从楼顶垂坠下来。

M+藏品中东南亚作品的例子,分别是东南亚设计师的作品、东南亚的文献档案及由东南亚以外的艺术家创作的有关东南亚的作品。从左到右:陈彦翰的《倒》(2015年);建筑三人小组的《新加坡裕廊镇大会堂(1969至1974年)钟楼幻灯片》(1973至1974年);又一山人(黄炳培)的《烂尾43 / 鬼屋/ 暹粒》(2008年)

再者,还有些作品虽不是出自区内创作者之手,却在地域上与东南亚息息相关,例如香港艺术家又一山人(黄炳培)和石家豪的创作,以及斯里兰卡建筑师Geoffrey Bawa和美国建筑师Paul Rudolph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和建筑师都并非来自东南亚,但他们与该地区频繁交流,作品亦对东南亚影响深远。要计算这类型作品的数量,就难得多了。

由此可见,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个方式回答,视乎你怎样定义「东南亚的」;正如我们在展览中提到,我们想丰富这个词语的含义,凸显此词可以指很多不同事物。

你们在策展方式上,曾否出现分歧?如何达成共识?

Two women standing in a gallery space look at each other. The woman on the left is holding a small microphone and speaking into it.

Curators Shirley Surya and Pauline J. Yao giving an introduction for a curator-led tour of the exhibition

这问题想必源于这是M+首个由两位策展人共同策划的展览;展览横跨视觉艺术和设计及建筑两个范畴,各范畴的展品数量大致相若。

我们在筹备展览期间,的确抱持一些不同观点。这是意料中事,因为我们各自惯用一套非常特定的方式,去呈现源自不同媒介和范畴的作品。不过这些分歧是可以化解的,只要我们着眼于展览整体所传递的讯息。

我们都希望能利用现有藏品在展览中呈现东南亚的多元面貌,因此决定先研究这两个范畴的作品可以如何互相呼应,从中抽取共通的议题,并组成展览三大部分──「在地脉络」、「国家与政权」和「跨国流动」。

要共同策划展览,意味着你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说故事,而须敏于体察对方的观点,并尝试探索如何能尽量连系这些观点。我们俩都确信,来自不同范畴的作品,有助令人对某个地方或议题有多一重理解,因此我们努力确保两个范畴的作品都能平均地展出。

若你可策划一个梦寐以求的展览,会想以什么作主题?

这个问题颇为复杂。由于策展是因应不同场地和环境进行的活动,因此所谓「梦寐以求」的展览,很可能会随我们工作的机构和场合而变;很难想像会有能切合任何脉络的「梦寐以求」的展览。作为公共机构,M+很在乎与观众的关系与互动,因此展览所围绕的意念和主题,也必须考虑如何接触公众,并与他们连系。

一排三张社交媒体Instagram限时动态的截图。第一张截图中,有名女人坐在书架前,下方的文字写着「当策展人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中间的截图中,同一个书架前有另一名女人,旁边和下方的文字分别写着「王蕾」及「布置展览最重要的是创造相互对话」。最后一张截图中是同一名女人,下方的文字写着「我亦相当享受购藏物件,不论是照片、幻灯片、绘图还是模型」。

问问M+策展人Instagram限时动态的截图

响应王蕾于Instagram限时动态的答案:这里的『对话』是指甚么?

王蕾:我所指的「对话」,是关于透过对象之间的置放方式,凸显两者在主题上的异同,从而点出对个别议题的特定观点。

日后M+的博物馆空间会如何为展览带来挑战?你们有否向Herzog & de Meuron的建筑师提供有关展览空间的建议?

我们草拟博物馆设计比赛简介时,强调博物馆不应只设计成办巡回展览的空壳或艺术厅,而是一个顾及和重视现有馆藏特性的空间。在众多类型的展览空间当中,「工业式」的空间展厅是我们特别要求的;这是为了切合馆藏中中国大型装置作品的特性,这些作品都是在仓库之类的场地创作。同时,一般的「黑盒子」或「白立方」空间亦在我们要求之列;这类空间灵活多变,可因应展品自由配置,适合展出设计及建筑和流动影像作品。

但当然,一个建筑设计元素的精妙之处,在于能满足基本要求──容纳现有馆藏,同时有足够的特色,可以激发或考验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能耐,令他们构思独特的方式去响应这个空间,尤其是创作现场作品。

篇幅所限,为求清晰,以上问题均稍经编辑。大家可以到此处看看姚嘉善和王蕾此前回答的问题。衷心感谢大家发问!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此简体版本由机器转换自繁体版本。

第二副图:© 陈彦翰;M+,香港,陈彦翰捐赠 / © 新加坡建筑三人小组; M+,香港,建筑三人小组捐赠,2015年 / © 又一山人(黄炳培);M+,香港。 除另有标注外,所有图片:M+,香港。

姚嘉善是M+的视觉艺术首席策展人;王蕾是M+的设计及建筑副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