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2017年11月9日 / 贝若兰

细说藏品:杨福东的《竹林七贤》

剧照中有七名衣冠楚楚的人,在山上树木环绕的岩石和小径上或站或坐。

《竹林七贤》第一部分剧照,相中在黄山上的几个人,就是片名所指的七贤,© 鸣谢香格纳画廊

杨福东的《竹林七贤》是M+馆藏之一。它是什么样的作品,由谁创作,M+又为何将这件作品纳入馆藏? M+流动影像策展人贝若兰为大家逐一解答。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1:01

此片段来自《竹林七贤》第四部分,充分体现电影缓慢、从容的风格,© 鸣谢香格纳画廊及Marian Goodman Gallery

关于《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2003–2007)是艺术家杨福东的代表作,全片分五部分,片长近五小时,并于2007年 威尼斯双年展作全片首映这项充满神秘色彩的作品,以中国一个著名故事为蓝本,原著讲述魏晋时期一群年轻贤士为逃避沦落世道而归隐林间,聚会结交。千多年来,竹林七贤的故事借诗词、音乐与水墨画传诵至今,描绘一个由玄学清谈、吟诗作赋、弹唱对弈、品茗饮酒体现的古代乌托邦。

在杨福东的电影作品中,「七贤」则成为一群年轻和迷失的都市人,在中国新冒起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寻找方向;他们太年轻,未曾经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那种集体主义和乌托邦幻灭,他们所惠注的并非建设国家,而是寻找自我的意义。第一部份(29分钟)始于黄山这个无数中国山水画描绘的理想化自然景观。七人之后展开一趟漫长的认识自我之旅,在狭小的公寓(第二部分,47分钟)、乡郊农田、(第三部分,53分钟)、渔村(第四部分,70分钟)和上海奢华的娱乐场所(第五部分,91分钟)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竹林七贤》以35米厘黑白菲林拍摄,转载成数码录像。该片以影像慑人、对白简单、色调凝炼、动作富感染力、叙事缓缓展开而闻名,影像于观者留下的印象,仿佛画笔在画纸留下的痕迹。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0:21

此片段来自《竹林七贤》第四部分,显示电影中常有引人注目、超乎现实的意像,© 鸣谢香格纳画廊及Marian Goodman Gallery

关于杨福东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1991至1995年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修习油画,后于1996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现于上海生活与工作。

杨福东擅以暗示表达,创作灵感来自中国水墨画、法国新浪潮电影、三十年代上海黑色电影等,以出神入化的黑白流动影像装置广为人知。他这一代中国人是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化中成长,他的作品就是探讨这辈人的希冀和抱负。杨福东以传统故事拍成新作,探索以各种方式去理解中国动荡的近代和不确定的未来。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竹林七贤》第四部分
0:32

此片段来自《竹林七贤》第四部分,场景引人深思又逗趣,© 鸣谢香格纳画廊及Marian Goodman Gallery

《竹林七贤》对M+馆藏的重要性

《竹林七贤》是当代流动影像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开创一种全新国际风格,乃身临其境、电影化的多频道录像装置。杨福东对传统叙事不感兴趣,反而鼓励观众担任「第二导演」,从他简约风格的电影中主动创造一己的故事与意义。

除此以外,这件作品从水墨的语言和哲理中得到启发,乃水墨演进和其当代意义的上佳例子。M+以寛泛的意义来定义水墨,不拘泥于作品的媒材,反而视之为可激发广泛应用的美学。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传统国画一直强调留白,即是在纸上留空间。对我来说,无论是拍摄录像或电影,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一个作品里面留白的部分,就是要让观众投入,运用想像力去欣赏和诠释。」[1]

《竹林七贤》第三部分
《竹林七贤》第三部分
0:16

此片段来自《竹林七贤》第三部分,场景生动,令人目不转睛,只有极少对白,© 鸣谢香格纳画廊及Marian Goodman Gallery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以配合专题放映活动《M+放映:动中见静》

  1. 1.

    参见〈 Yang Fudong in conversation with Ziba Ardalan, Isaac Julien and Mark Nash〉,《Yang Fudong: One half of August 》[杨福东:八月的二分之一],伦敦:Parasol Unit,2012年,页83,展览图录。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