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投奔怒海

詳情
年份: 1982
導演: 許鞍華
格式: 106分鐘
語言: 多種語言(廣東話、越南語及日語,輔以中文及英文字幕)
觀眾: 公眾
位置: 1院
通達安排:
更多資訊:

票價

正價:港幣85元

特惠:港幣68元

投奔怒海

許鞍華的「越南三部曲」最終章,也是她奠定香港影壇地位的新浪潮經典作。由林子祥飾演的日本攝影記者芥川汐見,於越戰結束後三年,以「國際友人」身份重訪越南峴港,逐漸發現不少官方粉飾太平背後的人間悲劇,最後不惜捨命協助一對小姊弟逃亡出海。

許鞍華此作放棄了前三作的形式實驗與類型框框,拍出平實格局及細膩人情,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一以貫之。影片獲官方批准在海南島拍攝,面世時香港九七前途問題正鬧得沸沸揚揚,本土票房高達一千五百多萬元,並成為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大贏家。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導演介紹

許鞍華(1947年生於遼寧),香港電影新浪潮主將,風格寫實、類型多變。首部劇情長片《瘋劫》(1979)取材自龍虎山雙屍案;《投奔怒海》(1982)描繪越南船民境況,引起國際注視。作品不乏自傳色彩,在《客途秋恨》(1990)和《去日苦多》(1997)中,她從自身回憶出發,思考歷史洪流下的飄泊與尋根。她喜歡遊走香港街角尋找故事,《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與《天水圍的夜與霧》(2009)先後對照,前者以白描手法捕捉基層市民生活,後者則揭示城市中的倫常困局。最新作品是香港詩人紀錄片《詩》(2023)。

頁頂圖片:許鞍華《投奔怒海》,1982,相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