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與差別邂逅

詳情
節目: 再思博物館
導演: 基斯馬爾卡、阿倫雷奈、艾薩克朱利安、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格式: 數碼 / 48分鐘
語言: 多種語言(輔以英文字幕)
觀眾: 公眾
位置: 2院
通達安排:

與差別邂逅

無論是在博物館的環境下,還是在電影中,要如實至誠地描繪他者都是一項難題。嘗試掌握異地作品在文化或精神上的本質和精髓,容易落入沉迷異國風情或錯誤詮釋的險地;然而,如欲理解複雜多樣的世界藝術史,這種風險又避無可避。在過去一世紀,藝術家與電影人以自己的方式作出制度批判,跨越了民族主義、形象塑造和身份等局限的論述。流動影像作為一種媒介,自可激活時空中的物體,讓紋風不動的雕像生出新意,其精神本質亦隨之甦醒。

「與差別邂逅」由基斯馬爾卡和阿倫雷奈的《雕像也死》(1953)拉開帷幕,這部開創性的論文電影由泛非洲文化雜誌《非洲在場》委約製作。電影本是一部以非洲雕塑為題的紀錄片,後來演變成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尖銳批評,質疑歐洲從古至今對這些作品的看法。兩位導演強調,當雕像被移進博物館後,便失去了原本作為靈性或信仰物體的意義。

艾薩克朱利安的《巴的摩》(2002)挪用「黑人剝削電影」的風格、語言與造像──那是1970年代初出現在美國的電影類型,以黑人主演來吸引都市觀眾。導演請來老牌黑人影星兼導演梅爾文范畢柏斯擔任主角,並在巴的摩三座博物館地標取景,包括華特斯藝術博物館、當代博物館和國立非裔偉人蠟像館。這部錄像作品充滿反諷意味,卻又自由奔放、既復古懷舊又前瞻未來,將博物館化為邊緣種族社群和同志身分展現的空間。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煙花》(檔案)(2014)運用煙火來反思泰國政治、記憶與歷史之可塑性。錄像取景於泰北的薩拉鬼窟佛像公園,呈現廟內動物塑像在夜色下的景像。在璀璨的煙花照耀下,雕塑承載了近年爆發的抗爭行動的精神;導演任由演員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其中,與塑像的倒影相互交疊。「Memento mori」(拉丁語片語,意為勿忘你終有一死)之警醒、個人政治與文化記憶,在鬼影幢幢的雕塑與煙花綻放時的閃爍光影中匯聚,緬懷這片土地曾經歷的毀壞與解放,火爆得來令人難忘。

艾薩克朱利安《巴的摩》,2003,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煙花》(檔案),2014,相片由藝術家及馬凌畫廊提供

頁頂圖片:艾薩克朱利安《巴的摩》,2003,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