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白南準:
以創作會友

詳情
藝術家: 白南準
節目: 影像展演
年份: 2016 年
格式: 單頻道數碼錄像/IIA級 / 58分鐘
語言: 多種語言(輔以中文及/或英文字幕)
觀眾: 公眾
位置: 1院

白南準:
以創作會友

「白南準:以創作會友」帶來兩部七十年代的錄像作品,描繪白南準在美國創作產量最活躍的年代。白南準曾是「激浪派」的活躍分子,常與不同界別和類型的各國藝術家合作,以跨媒介協作和藝術過程為重心。如此一來,藝術與生活自然融合,藝術家之間成為朋友,所建立的友誼又進一步促進了藝術創作並成為素材本身。

白南準觸覺敏銳,洞悉與龐大社交網絡協同創作的可能性。從《白南準:為電視剪輯》和《致敬約翰.基治》可見,集體或個人的表現──尤其在公共領域內的表現──在定義和傳達這種對藝術的新理解及白南準的洞察力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這兩部作品不僅記錄了流動影像史上的歷史時刻,更充分說明了白南準對影像作為藝術的影響力與流通性有著先見之明。

白南準《致敬約翰.基治》,1973年,1976年重剪,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影片長度:29 分 2 秒,M+,香港,© Nam June Paik/EAI

白南準《致敬約翰.基治》,1973年,1976年重剪,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影片長度:29 分 2 秒,M+,香港,© Nam June Paik/EAI

《致敬約翰.基治》

白南準|1973 年|1976 年重新編輯|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29 分 2 秒

M+,香港

白南準以這部錄像作品向畢生好友兼作曲家約翰.基治致敬。兩位藝術家相識於五十年代的德國,同樣熱愛「激浪派」音樂、參與式和實驗性藝術。本片透過旁白及訪問片段節錄,追蹤基治激進音樂美學背後的方法學與哲學。基治的演講與一系列街頭表演互相穿插,當中包括白南準遙控機器人K-456介入紐約街頭,以及基治1976年的一場重要表演──在波士頓哈佛廣場「演奏」的片段。

《白南準:為電視剪輯》

白南準|1975|單頻道數碼錄像|黑白|彩色|有聲|29 分 24 秒

M+,香港

《白南準:為電視剪輯》取自於「錄像帶評論」系列,七十年代中期由紐約WNET電視台製作。該電視台曾成立「電視實驗室」,包括白南準在內的多位早期錄像藝術家為駐場成員。本紀錄片內容豐富,以白南準佈滿改裝電視機及錄像裝置的紐約工作室掀開序幕;再播放一段白南準與藝術家兼節目旁白羅素.康納和《紐約客》記者卡爾文.湯姆金斯之間的有趣對話,盡訴他的創作和哲學跟達達主義、激浪派、佛教和極簡主義的關係。

藝術家介紹

白南準(1932至2006年,生於南韓)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說到以科技為基礎的藝術,他就是先驅人物,作品產量豐富,涵蓋行為藝術、單頻道流動影像、錄像雕塑及裝置。他既是「激浪派」主要成員,以實驗性、協作及跨媒介藝術實踐見稱;亦是一名有遠見的思想家,早就預視到互聯網年代藝術創作與交流的未來。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