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7年10月19日 / M+ Team

「楊嘉輝的賑災專輯」策展人與實習生之幕後對談

磚牆上掛有手寫字體的霓虹燈字句,寫着 「The world is yours, but also ours, but basically yours」。地面是一個大型舞台,以紅、藍、黃色的幾何圖案相間。

藝術家楊嘉輝(左)與客席策展人郭瑛(右)正在準備張貼在第57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香港館外的海報。攝影:張瀞尹

第57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楊嘉輝的賑災專輯」客席展覽策展人郭瑛,與兩位屆威尼斯雙年展實習生之對談,分享經驗之餘,更討論到策展、觀眾與藝術等方面

香港為今年第57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呈獻的展覽,是由M+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名為「楊嘉輝的賑災專輯」。展覽中,香港跨媒體藝術家楊嘉輝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及裝置,並通過誤讀及重新解構《We Are The World》及《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等經典歌曲,重新審視及解讀一度盛行的「慈善單曲」現象。

我們邀來「楊嘉輝的賑災專輯」客席策展人郭瑛,以及兩位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實習計劃、在展覽中實習了六星期的實習生互相訪問,分享在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同時就策展人作為藝術家與觀眾間的橋樑,以及藝術本身,彼此交流討論。

參與者:郭瑛(第57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楊嘉輝的賑災專輯」客席策展人)、Joyce黃熙婷(展覽實習生)、Jing張瀞尹(展覽實習生)

藝術家楊嘉輝與客席策展人郭瑛蹲在地上,將展覽題目「Songs for Disaster Relief」貼到海報上。

「楊嘉輝的賑災專輯」中的室外作品《Risers》。牆上霓虹燈的字句「The world is yours, but also ours, but basically yours」(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來自毛澤東在1957年於莫斯科大學的演講。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實習生問策展人

張瀞尹:郭瑛,你和Samson(楊嘉輝)認識多年,你認為與認識的藝術家合作,對策展有否幫助?

郭瑛:其實很難一概而論。我覺得策展人與藝術家是需要互相學習的。例如Samson對威尼斯雙年展沒有很多經驗,而我則到訪過很多次,我就可以憑經驗給他一些建議。一開始我便提議,不用特別以代表香港的角度去做展覽,因為作品自然就會流露香港的語境。

當雙方意見有分歧時,通常最後我也會跟從Samson的做法,終歸展覽是藝術家的里程碑,而作品亦屬於藝術家的。所以,我認為整個展覽,特別是作品方面,藝術家應該更多擔任主導的角色。另外,合作時最重要是多溝通,才能了解大家的底線,有效地分工。

黃熙婷:策展人身為藝術家與觀眾間的橋樑,有必要理解並消化藝術家複雜的概念,並用簡單易明的方式呈現出來。今次Samson的展覽頗為複雜,你將他的想法呈現給觀眾時,有甚麼難處?

郭:Samson進行聲音藝術創作,在構想展覽時,他多從音樂人、表演製作人的角度去思考。所以在合作的時候,我們會一同商討是否可行,而不只是天馬行空地構想。當我解讀他的想法時,會就意念的由來、作品背後的意義等問一些問題。可是,在清楚他的想法後,為了讓觀眾自由地聯想,我們也不會過於直接地表達。

兩位觀眾背向鏡頭,坐在建築內的石階上。磚牆上展示著錄像,他們頭戴耳機觀看錄像。

兩位觀眾坐在石階上,戴上耳機欣賞作品《Lullaby (World Music)》,攝影:張瀞尹

黃:你們構想作品及策展時,有否考慮到威尼斯視藝雙年展中國際化的觀眾?將來展覽再次在香港展出時,又會否加以調整,以配合香港的觀眾?

郭:打從一開始我們就考慮到這點。由於絕大部分觀眾都有豐富看展經驗,所以作品可用相對隱晦的方式表達也不成問題。展覽以「賑災歌」為主題也是很聰明的做法,不論觀眾有沒有藝術背景,他們自有一套解讀方法。至於明年2月巡迴來港的展覽,我們正在苦惱如何運用M+展亭的空間,才能在情感上帶給觀眾相同的經驗。請拭目以待!

三個人並排站在運河前合照,背景中有多艘貢多拉小船。

展覽實習生黃熙婷(左)由張瀞尹(右)與楊嘉輝助理Vvzela Kook(中)在運河前拍照留念。圖片由張瀞尹提供

策展人問實習生

郭:為甚麼你們會參加這次實習計劃?實習對你們在藝術機構的工作有否幫助?

張:我一直都想去看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知道Samson代表香港出展後,就更加不想錯過。另外,我也想多了解藝術機構的運作。在威尼斯,我看到M+怎樣營運及宣傳這個展覽,亦看到這間博物館,如何做到可與其他頂尖的博物館媲美的質素。

黃:當初參加這個實習計劃,除了因為喜歡Samson的作品外,也因為想看一次雙年展。策劃一個雙年展實在殊不簡單,除了要協調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更要將它們放在同一個主題下。我想知道在這個平台上,意念和製作可以推到甚麼高度。

郭:參加實習對你們有甚麼收穫?我們又可以多做些甚麼,令實習計劃更有意義?

黃:這個實習機會本身已是最大的收穫。有了這機會,我們才可用六個星期去探索威尼斯。這趟旅程讓我看到多元化的策展,令我眼界大開。這些見聞都成為我工作上的養分。

張:十分同意。每個機構的着眼點都不同,例如M+會展出很多視覺藝術、前衛藝術或比較實驗性的作品。我也希望可以將新的元素,帶到我所工作的機構當中。

影片投射在磚牆上,片中的人戴著耳機背向觀眾。相片前景的人同樣背向鏡頭,頭戴耳機看着影片。

在展覽開幕前,Jing為作品《Lullaby (World Music)》測試耳機, 攝影:Vvzela Kook;圖片由張瀞尹提供

郭:很多人會疑問,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藝術可做到甚麼。對此,你們有何看法?

黃:藝術雖然未必做得到實際的改變,但其可貴之處就是能啟發觀眾反思。香港當代藝術的發展,一直與政治及社會運動息息相關。在很多藝術家選擇直接回應社會議題之際,Samson的作品令我體會到,要引起大眾的共鳴其實不只一種方式。即使你想將展覽連繫到現今發生的事,作品也未必要直接關於那些議題。

張:如Joyce所說,面對社會問題,有時會覺得自己做到的很有限,但藝術的作用之一就是教育。當藝術家做好作品後,就是策展人、藝術管理人員,以及藝術教育者的責任,去讓觀眾知道社會上正在發生甚麼事,並想辦法去感動他們。

為確保行文清晰,以上訪談經過編輯。除另有標註外,所有圖片:M+,香港。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