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8年8月14日 / 姚嘉善、王蕾

問問M+策展人:論展覽最大型作品、殖民主義等等

策展人王蕾及姚嘉善站在窗邊的書架前,面向鏡頭微笑。

王蕾(左)及姚嘉善(右)。圖片:M+,香港

是時候「問問M+策展人」了!在「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期間,如果對展覽或展品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此向策劃是次展覽的姚嘉善和王蕾提出,問題將於「M+ 故事」中解答。

在你們的藏品中,最大型的展品是哪一項?

是次展覽中最大型的作品是Sopheap Pich的《複合物》;至於在所有M+藏品中, Antony Gormley 2003年的公共藝術作品《土地》由約十八萬個小泥人塑像組成,所佔展覽空間最大,而倉俁史朗的《清友壽司吧》,則是我們所蒐藏最大型的「物件」。

展覽空間有一件大型雕塑,由中等大小的組件堆疊而成,組件呈格子狀,由竹和藤編成。組件有長方形、圓筒形和錐形,堆疊起來結構猶如城堡。背景中正在播放影片,影片中有一個男孩坐在海洋中央的小木船上。

Sopheap Pich作品《複合物》於展覽場地展出。Sopheap Pich(1971年生於柬埔寨),《複合物》,2011年,竹、藤、膠合板、金屬線,M+,香港,© Sopheap Pich

殖民主義如何影響此展覽中的藏品?你們怎樣看待那些有意用文化或實際暴力,粗暴地消滅區內各地身分認同的外來勢力?抑或在這當中有另一種敘述方式?

M+藏品從多方面呈現殖民主義這個主題。在視覺藝術的範疇,藝術家傾向藉個人經歷或對身分的探索,間接指涉殖民勢力或殖民史,例如Simryn Gill的作品系列《森林》。

兩張黑色照片並排而列。左邊照片中的樹木枝葉繁茂,林中一棵樹上有一條葉子是由書頁紙張製造的藤蔓,與樹上其他藤蔓融合在一起。右邊照片是一棵棕櫚樹的近鏡,一圈圈來自書頁的紙條纏繞黏貼在樹幹上。

《森林#16》(左)及《森林#4》(右)中西蒙瑞·吉爾以大特寫手法拍攝熱帶植物,在茂密草木之中可見人們介入自然的痕跡──藝術家將殖民主義擴張有關的著作的書頁貼到活生生的枝葉之上,將書中的論述帶回昔日根源。© Simryn Gill;M+,香港

至於在設計與建築範疇,我們收藏的作品顯示了殖民主義的多重影響;殖民主義有時可謂是一把兩刃劍。展覽中一部分作品,例如多幅殖民地旅遊海報,揭示關於法屬印度支那或荷屬東印度的資源掠奪或異國意象;而從另一些藏品,例如Booty, Edwards & Partners建築事務所的檔案資料,則看到殖民主義如何促使建築學發展成一門專業,以及英國建築師怎樣在前英屬馬來亞和前英屬婆羅洲於建築技術和形式實驗上,以不同方式協助凸顯在地身分認同。

當我在『在地脈絡』看建築展品時,不禁訝於WOHA建築事務所與現代香港高樓住宅,如烏溪沙屋苑「迎海」的相似之處──兩者均採用高架行人道。你們在組織展覽藏品時,可有發現類似的連繫?

很高興你能留意到這些共通點!高架行人道在現今高樓住宅十分常見;而在1950年代初的建築計劃,已可看到類似的設計,例如英國建築事務所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構思的「空中街道」。

數碼印刷品上,出現高聳的大廈建築群,旁邊是湛藍的海水。翠綠茂盛的植物覆蓋於建築群的表面。建築群的多個樓層佈滿農田和森林,畫面中還可見多座風力發電機。

WOHA建築事務所,《可滲透格子城市》,2011年,數碼印刷紙本,M+,香港, WOHA捐贈,2014年,© WOHA建築事務所

然而,WOHA建築事務所對於純粹將高樓住宅的行人道升高的效用存疑,因為這些空間往往會變成無人使用,背離建築師原意。WOHA建築事務所將他們構思的同類概念稱為「城市管道」或「公共空中公園」,連接不同樓座,既是供住客使用的花園,亦栽種植物形成「垂直綠色幕牆」,向上為建築散熱。

展覽中有相當多不同材料和媒介的作品,例如檔案資料、模型、流動影像、繪畫等。可以分享一下你們在展亭內佈展的手法嗎?

佈展很考工夫!我們起初就決定將視覺藝術作品和檔案資料陳設在相鄰位置,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展品對話, 帶出共有的主題關聯。不過,執行時要應付很多實際問題,例如照片和繪圖需要框裱、建築及設計物件需要放進展示箱、雕塑需要在空曠的空間展示、錄像需要在燈光較暗的環境播放,諸如此類。不同類型的展品均帶給觀眾不同的觀賞經驗,所以我們傾向將性質類近的作品集合在同一主題展出。

流動影像截圖中,藍天之下有三艘小木船在海上浮沉。第一艘船上站着一個人。遠處的地平線上能看到自然景觀。

載昆寧,《廖內》,2003年,數碼錄像 (彩色,有聲),M+,香港,© 載昆寧

舉例而言,在「在地脈絡」展廳,你應該留意到大部分已框裱的建築文獻資料和繪圖,都是在展廳一側的壁龕展出,而錄像作品和雕塑就陳列在對面。這樣做很大程度是因為紙質作品僅可受微弱光線照射;然而我們嘗試將這些展品與其他藝術品放在同一空間,以傳達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師回應其所在地獨特之處的意念。

概括而言,我們選擇了一種以敘述為基礎的手法,使一個特定地方或議題可以有多重解讀。我們特意將流動影像作品──例如載昆寧的《廖內》,放在「在地脈絡」展廳的入口;此作既反映視覺藝術作品的主觀特質,同時亦道出東南亞熱帶地形和氣候的背景,而這正是建築師設計時重要的考慮因素。

篇幅所限,為求清晰,以上問題均稍經編輯。大家可以到此處看看姚嘉善和王蕾此後回答的問題。衷心感謝大家發問!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姚嘉善是M+的視覺藝術首席策展人;王蕾是M+的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