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8月24日 / Magdalena Magiera

流動的邊界:當代藝術中的地方與歸屬感

照片為鳥瞰景觀,可見一條蜿蜒的河流佔據畫面上半部,從左上角延伸到右上角,河水呈淺褐色,上下河岸有些許綠色植被和深褐色土層。

湄公河是一條流經中亞與東南亞的跨境河。它在生態環境與社會政治中佔據的重要位置,促使區內各國建立合作框架。圖片:SW Photography via Getty Images

「希克獎」今年來到第二屆,身為提名人之一的Magdalena Magiera撰文介紹藝術如何為集體分享與體驗創造空間。

我們談論「身分」和「歸屬感」時,所指的是甚麼?我們從藝術的角度去思考這些術語時,會發現它們所指的不一定是國族歸屬感,或遵循固有行為或信仰的體系。在後互聯網時代,時間變得更為快速,更為飄忽無常地交錯堆疊。在社交媒體的數碼領域,我們更深刻感受到這種時間狀態。該領域賦予人們頗為不受限制的言論自由,儘管這種自由並非人人均等。我們在這些空間中,見證各式語言、句法在眼前即時形成,「他者」得以發聲,但必須不斷地解釋、形容和說明自身。孤立的對話並不存在:我們都處身於多元多樣的文化和生態交織互聯的狀態之中。

我們的思考和討論集中於生而為人所面臨的危機,包括無節制的經濟發展和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結構性種族歧視和殖民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人口強迫遷移和急速擴展都市發展,以及近年新冠疫症全球大流行及其餘波。我們的背景或許大相逕庭,但大家都在個人與本地、區域與全球的層面抱有共同憂慮,而它們也以大同小異的方式影響着我們。消除憂慮的方法,往往藏於微細事物當中,不着痕跡、無以名狀、隱而不見。

畫面為展廳空間,燈光稍暗。中央是三屏幕,當中播放下水道出水口的圖像,圖像上方有綠色植被。三屏幕左右為從天花板吊起下垂近地面的網,內有枯黃的葉子。

2018年在M+展亭舉辦的「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現場,此展展出了M+在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視覺藝術等領域的藏品,揭示過去半世紀以來東南亞區多元和廣泛的文化實踐。圖為藝術家林育榮的影片和裝置作品《流瀉線條》(2011),作品呈現了新加坡用作隱藏混濁海水並保持街道美觀的排水系統。

我發現國族邊界的討論在我們的共同議題中變得鬆散多變,甚至消失不見。以湄公河為例,此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西南部、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穿境越界,流域遍及多個國家,連接不同社群,因而也承載着污染和用水權等嚴峻的環境問題。上述各國的藝術家,藉創作述及更環保的生活方式和經濟剝削等議題,回應對本土文化失落、重拾先祖智慧,以及集體身分認同等問題的關注。相互連結的空間因此形成,孕育出碩果甚豐的探索與對話。

形式靈活、主題多樣的藝術雙年展,可成為承載集體經驗之地,述說我們共同關注的事情。今年第二屆曼谷錄像與行為展演藝術節「Ghost」由李綺敏策劃,題為「Ghost 2565: Live Without Dead Time」的展覽探索當代生活的種種張力。參展藝術家視曼谷為可重複繪寫的畫布,嘗試透過檢視被社會進步的同質化力量所隱沒的複雜意念、人物與故事,重新定義這個城市。同樣,由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任主策展人的2020年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以「水體」為主題,是一場為期八個月的集體創作,參與的藝術家、社會運動家與機構以跨物種集體觀念為基礎,提出全球重新互聯協作的各種模式。

可見,我們鼓勵藝術家跳脫人類和國家的思考框架,將關乎人類與非人類的討論扣連環境議題。2018年第十一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他們結合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其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設想為一個緊密關連的結構,尤其關注它們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此運作模式如何令公眾受益。

畫面中有三個水缸放在白色的台上,中間的水缸正面對着鏡頭,水缸燈偏藍色,缸中無魚,僅有幾塊疊石,左右水缸均以側面對着鏡頭,左邊的內有茂盛植物,右邊的內有多條不同種類的金魚在遊動。

楊沛鏗的《居於香港,生於東莞》(2015)以魚類隱喻香港這個移民社會中的身分問題。作品為一組圍成圈狀的魚缸,裏面的魚來自世界各地,當中不乏備受追捧的高級觀賞魚,包括越南黑叉尾鬥魚、拉氏小噬土麗鯛(俗稱「荷蘭鳳凰魚」)、亞洲龍魚(「龍吐珠」)、橫帶駝背非鯽(「六間魚」)、鯽(「蘭壽金魚」)與霓虹脂鯉(「霓虹燈魚」)。© 楊沛鏗,圖片由藝術家提供,攝影:Eddie Cheung

在這些例子中,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反思社會狀況,在當前後人類時代正急速吞沒我們的社會政治生活之際,從有別往常的角度思考常見的問題。這些角度不再僅僅關注人類建構的事物,而是思考那些塑造人類世界的非人類力量,如動植物、物件,以及其他物質等。在關顧的過程中,哪怕面對文化毀害和生態破壞,生活仍迸發出充沛的新意。透過突破地理界限,藝術工作者得以談及身處本國時難以討論的議題,創造出分享自己歷史與經驗的空間。

隨着社會擴張發展,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舊有的身分認同與歸屬感觀念。我傾向認為政治和社會力量,乃至身分認同的問題,令社群團結起來,而非將之分化。這對藝術創作來說也是如此。藝術界近年開始打破不同界限,繞過國族與地理的鴻溝。在這個背景下,藝術有助對不同範疇、歷史與知識體系的探索。透過重新組織抵抗、糾正和相互關顧的實踐,藝術為受破壞的生態和社群開展修復和改造。

照片在室內拍攝,背景為多面大窗戶,畫面主體為一張搖搖欲墜的大桌子,由兩桌桌子的一部分組成。此大桌子上有三杯水,多個大小不一的物件,地面也散落一些小型物件。桌子後有一盆賞葉植物,葉子呈下垂缺水狀態。從桌底看望去,盆栽後還有一個白色雕塑,呈雙膝跪地的軀幹狀。

新冠疫情肆虐之際,于吉在上海銅仁路聯華公寓舉辦了個展「Forager」(2020),展覽場地是一個荒廢的民居,藝術家保留其中的生活痕跡,也以多件作品營造出一個超越日常的想像空間。圖為展出作品《覓食者——午餐》,一張搖搖欲墜的桌子上面擺放了她從不同海域收集而來的珊瑚與食物造型的雕塑,暗示疫情下脫離常軌的生活狀態。© 于吉,圖片由藝術家提供,攝影:張宏

探討「歸屬感」的藝術家,從自身的角度與經歷,重構「移民經驗」等關乎身分認同的常見討論。在「希克獎2023」的入圍藝術家中,楊沛鏗的創作旨在令人從日常的志向中解放出來,並以非人事物隱喻人際關係。他從個人與私密經歷中汲取靈感,以追求真實作為處世之道。他對於移民和歸屬感深有觀察,也思索對於認識自我至為關鍵的各種層面,並將兩者結合起來。于吉在她的創作中持續探討具有地理與歷史敘事的情境,訴說當前和備受質疑的過去那些人與物、生命與「靈魂」之間的複雜關係。

在特定本土環境中的藝術介入以及藝術的呈現或討論,足以成為甚具影響力的行為,會改變社群及其敘事。

人不必身處異國,或帶有國族身分的刻板標籤,也能體會陌生疏離的感覺,不論是「亞洲人」,或以上述兩位藝術家的情況,是「中國人」。生活在西方的藝術家未能參與身分認同政治的討論,只因這些特質——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方、我們外貌如何,令他們被視為是異於我們的他者;這對生活在大中華地區的歐洲藝術家亦如是。反而,向社會內凝視的外人,與認真地以藝術作評論的局內人,他們的省思往往都來自自身經驗、人生故事和社會建構。

藝術家詰問真實性及其表現之時,思考設想中的人生,根據自己的身分認同來觀察歸屬感。對於認知自我來說,性別、種族、社會階級、風格和慾望等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它們受複雜的文化脈絡所形塑,處於建立歸屬感和社群意識的一套社會關係之中。有時候,在特定本土環境中的藝術介入以及藝術的呈現或討論,足以成為甚具影響力的行為,會改變社群及其敘事。

毫無疑問,藝術能探討有關身分認同的艱深問題。我敢說今時今日,比起種族或國族的觀念,人類一些共通性更能令我們以更深入、堅實地團結起來。更迫切的問題是:藝術能為這對場話帶來甚麼?我們最急需討論的議題是甚麼?藝術可以示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共存模式嗎?當未來我們自身在廣泛意義上存亡堪虞時,藝術仍會有其一席之地嗎?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

Magdalena Magiera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推廣與教育部策展人兼副研究員。她的工作及專業廣涉多個領域,包括策展及場館建設、主持以過程為本的研究、組織講座及會議,以及策劃節目及表演。她曾任職於歐洲、北美及亞洲多個雙年展、博物館及藝術家營運空間等,為上海外灘美術館、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柏林當代藝術中心、e-flux(柏林、墨西哥城、紐約),以及《frieze d/e》等策劃項目。她現擔任柏林雜誌《mono.kultur》的編輯,該季刊訪談雜誌專門取材當代藝術及文化領域中的領軍人物。攝影:Alfonse Chiu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