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梁碩:築境
梁碩:築境
3:19
影片謄本

(原文:普通話)

梁碩: 那我在做現場的時候,我沒有一個一定要實現的想法;而是我先要看這個環境,它都有甚麽樣的條件。我會制訂一個規則,一個遊戲規則。它不需要太明瞭,它可以一層一層地去看嘛。其實我希望作品是這個樣子,而不是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展示出來。

當我站在這個場地的時候,首先我就看到了香港中環這個市中心的這塊,那後面就是太平山了。所以當天我第一個動作就是我要從那個美術館,走到太平山那兒去。那我在整個行走的路上來說,我體會到了城市的空間;還有就是比如發現腳手架的竹子在香港是那麽的普遍地被運用,真的到處都是這種建設。這種語言是挺強悍的,而且它跟香港光鮮的這種新建築之間它形成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我覺得是特別好的一種共生關係。

這個我其實是從直觀上的形式入手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慮這個裝置本身它是要跟人的身體發生關係。你不只是看它,而是說你要進入;然後,你要跟它發生各種關係,你可能要踩着它。它是一種包裹式的一種東西,那麽它就必須要強悍的結構,它必須要特別結實,這個也是我考慮的物質性的必需的一個東西。所以,像這種竹的材料很明顯它就是腳手架,它原本就是跟人的身體發生直接關係的材料。

桃花源——因爲我是比較關注空間形態嘛,以及這個空間形態對於人的心理這種暗示的作用。桃花源這個是來自於那個陶淵明,陶淵明寫過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其實它就是關於隱逸生活的一種意象。它是不是真的,可能其實並不重要。那這個「桃花源式」的空間,我把它總結為是一個入口非常狹小,但是到裏面豁然開朗的一種空間形式。我希望造的一個境就是一種沒有方向感的。你可能甚麽東西都是隔着的,有時候可能在你不預期的情況之下,突然讓你看到一片更開闊的一個甚麽東西。然後呢,你剛才曾經走過的那個地方,你換了視角再看,你不認識了。這個空間是讓你不是特別能一目了然的一個東西。

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慮這個裝置本身它是要跟人的身體發生關係。

梁碩

藝術家梁碩發展出他稱之為「渣」的美學體系:粗野、注重建構和解構的過程、着眼於日常物件。其場域特定作品《山頂裏》(2019)是「希克獎2019」展覽的一部分,他利用竹棚架在M+展亭的平台上搭建一個可置身其中的結構。竹棚架是香港常見、可循環再用的建築用料,與城市的都市環境關係密切。

梁碩以建造中國古典園林的借景手法,在結構內設兩扇小窗,將遠處的太平山山頂和近處正在興建的M+大樓之景收攝於其中。觀眾進入西九文化區的綠地景觀後,可沿着一條螺旋步道往上走到結構內,體驗從紅塵煩囂到道家洞天的變化。

製作人員

監製

M+

影片製作

Adam Studios

M+ 策展研究

皮力、譚雪凝、胡寶雯

M+ 製片人

蘇浚、丘雪君、伍韵怡

此影片原於「M+ 故事」發佈。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