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17年8月31日 / 劉鳳霞

觀點:策展人的昨日、今日、明日

照片中人們利用膠匙為焗盤中的綠色軟曲奇刺出小孔,模仿點字。

「XCHANGE 盛食當灶 - 無『視』之味」的手工點字曲奇

「時至今日,策展人的身分有何變化?」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暨油街實現創館館長劉鳳霞博士在本文分享她的見解。

昨日的館長

在不同的年代,「策展人」這個身分均需要重新定義。

博物館的理念及出現,源於十七世紀中後期,文明城邦為公民社會興建博物館,肩負保育(protection)、復修(preservation)及推廣(promotion)人類文化遺產的責任。現時有些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仍然稱呼主要骨幹人員為「keeper」,顧名思義,即保管看護之意。而那個時候,博物館的展覽是單向的,由館長研究及提供資訊,觀眾則只是被動地接受及觀賞展覽。

一棵種在有柄杯子裏的小植物與數張圓型卡紙的特寫照片,訪客可在卡紙上寫上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策劃的「I'MPERFECT XCHANGE」,於2013至2015年間以擁抱不完美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創意協作項目。項目舉行期間,參與者可以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舉例說,用一個罐頭可以換得圖中的植物。

今日的策展人

踏入二十世紀,「curator」漸漸取代了「keeper」的稱謂。而籌劃藝術項目的「curator」亦發展為兩種類型:主理美術館的是博物館館長(museum curator);而不依附任何機構,遊走各方的則為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策展人鼻祖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於1969年策展「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從此出現了「curate」、「curation」及「curatorship」這些還未出現於字典上的新詞,更標示了藝術生態圈的核心走向。只是展品呈現已不足夠,不論哪類「curator」,「策展」才是展覽的上下文(context)。然而,藝術從來都是一個不受羈絆的靈魂,因此「策展」亦不再限於展覽,而可以是任何活動。

當普羅大眾都知道「策展人」是一項專業工作,而「策展」又推展至「共同策劃」(co-curate)及「共創」(co-create)的走向時,策展人的專業性及知識變得無足輕重, 令「策展人、藝術家、觀眾」一直以來的三角關係變得複雜。

照片展示一間設備齊全的廚房,以及備有一張長桌和數張椅子的用餐空間,相片中空無一人。

「XCHANGE 盛食當灶」以油街實現內的一間開放式廚房為基地,自2015年起,透過把食物「升級再造」和舉辦一系列活動,邀請街坊體驗綠色生活。

「油街實現」的「I'MPERFECT,I'MPERFECT XCHANGE」及「盛食當灶」(XCHANGE: Social Gastronomy)計劃為例,我們與創意伙伴共同策劃,把展示空間變成涼茶鋪或廚房。計劃中沒有具體展品,只有意念的交換和味覺的感受。

而宋冬的「白做園」(Doing Nothing Garden)持續由參觀者在園內「進行自由創作」,沒有任何共創者能預計完成品的模樣。這種跨界合作、與社群及社區充權(empower)互動的處理,讓所有藝術與非藝術的參與者奉行擁抱一種源自生活的態度與價值觀。

然而,若人人都可以「共策共創」,策展人還是策展人嗎?

照片中一群人聚在一片蔥翠草木之前,一邊讀着面前譜架上的樂譜,一邊彈奏夏威夷小結他及結他。

「白做園」中的夏威夷小結他表演。2015–2016年,香港

明日的......

穿越限制向來是藝術的常態,而藝壇的種種從未停止變化,策展人的角色亦然。
將來的策展人是否需要具備全球性,多元性及廣泛性的豐富策展閱歷?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所有照片由劉鳳霞博士提供。此文章原於「M+ 故事」發佈。

劉鳳霞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中國外銷藝術、香港的公共及社群藝術。歷任香港多間博物館館長職系,並為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及油街實現的創館館長。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