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黑白照片中有一大群人站在从前景延伸至远方的悬崖上,当中不少人都戴着太阳观测眼镜,望向画面右方,其中两人拿着相机。画面右上方的地势较低之处可见树木。

自1950年代起,台湾艺术家积极挣脱传统的桎梏,创作传递内心想法和感受的作品。

艺术品能记录和反映时代,也是艺术家对某时某地的思考。 1950到1960年代,台湾的水墨画虽与中国内地的美学紧密连系,但不少艺术家更希望与世界接轨。他们有些放下画笔、拿起相机,记录台湾的人文风景和状态,有些甚至跳出台湾,直接以身体创作,目的都是要从社会或艺术界限之中寻找最大的自由。 M+收藏了自1950年代起的台湾艺术品,除了从香港及国际的角度看它们的重要性,也考虑到它们的在地性,寻找它们在台湾的寓意。

水墨:以抽象连接世界

前M+水墨策展人马唯中说,在1950年代,绘画是台湾最重要的创作媒介,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水墨画向抽象风发展,虽然这种改变有一定危险性。 「如果当局在作品里找不到它跟中国美学的连系,便会质疑艺术家是不是在批判它的统治。但当时的年轻艺术家很希望在国际上得到认同,尤其台湾身处风雨飘摇的年代,艺术家更想透过文化来表现自己。如果不画抽象,那不就代表他们不现代了吗?」马唯中续说。

油彩、水墨、塑胶彩及纸拼贴布本作品,以棕色、蓝色、橙色、黄色和粉红色绘上有棱角的图形。除了背景中垂直的浅棕色图形外,其他图形均由粗黑色线条围绕,旁边更有灰色斑点。

庄喆的《食月者》灵感源于当时疯魔全美国的登月计划,他以拼贴方式把已着色的棉纸块涂上牛皮胶,贴于画布表面,再上墨和油彩,© 庄喆

有说抽象画某程度如哲学,因为它能能在政治敏感的年代绕过崩坏或无助,以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方式去寻找人的存在意义。五月画会和东方画会这两个重要组织正秉持这种精神,两者都吸引了刘国松、庄喆等在当时只有二、三十岁的画家加入。

「他们依然深信古代绘画有着崇高价值,但也希望自己的画能反映时代,是个人对时代的想法;对中国文化多了思考和反省,亦透过抽象画对中国文化重新想像。」马唯中说。

水墨设色纸本画作,浅色背景上绘有棱角清晰的深色粗线条;右上角有另一个线条较圆润的深色图形,深色笔迹上有状如羽毛的空隙,透现出背景。

刘国松寻求纸墨运用的创新,着眼中国艺术自身,使之趋向现代。他利用自创手法「抽筋剥皮皴」创作出题目带玄奥意味的作品《澄者自澄》,© 刘国松

他们尤其想以抽象画连结世界。像是刘国松的《澄者自澄》,远看仍是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意境,留白,强烈的空间感;然而他用上粗棉纸取代画布,并以炮筒刷取代毛笔,细看其中的纹理来自他独创的「抽筋剥皮皴」—— 撕下纸筋,造成空痕,留白,但没有失却山水画的意境。

水墨纸本书法作品写上九个中文字,红色印章位于画面最左方。姿态奔放的草书字体横跨整张纸,大小深浅各有不同。画面左半部分的「自强」两个大字笔力饱满,用墨充足。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文字硕大无比,说明董阳孜的坚定决心,以及挥毫写字对体力的挑战,© 董阳孜

在当代艺术继续发展出多样媒介的同时,许多台湾艺术家却从未停止过探索水墨。例如,董阳孜挑战传统,把书法跟西方抽象画结合。 「书法始终是中国视觉艺术很重要的一环。董阳孜把用笔之出色发挥在线条上。」马唯中说。董阳孜觉得文字的线条最重要,即使西方人看不懂汉字,也可以欣赏线条,线条是可以沟通的。她甚至把字放大至跟人一样的高度,让观赏变成一个体验,从一般看字的既定模式跳出来。

摄影及录像:更灵活的创作方式

相机和录像所带来的外在解放瞬间亦改变了人们看事情的方式。台湾著名艺术家张照堂从1960年代开始拍照,以很纯粹的眼光捕捉和观看台湾。他起初拿哥哥的相机拍照,后来在电视台工作,就更容易拿到拍摄工具。 1976年的一个晚上,张照堂在电视台加班至深夜,他在办公室架起一部16mm摄影机,并拍摄自己对着镜头不停摇头晃脑的情景,这就是名为《刹那间容颜》的录像作品。那时张照堂33岁,身处压抑的年代,而「这五分钟短片,反映着艺术家对当时苦闷环境的心情。」马唯中解释。

黑白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男人模糊的脸。

《刹那间容颜》延续他从1960年代起展出的早期摄影作品中那种浮躁不定的超现实感。他在此后数十年继续录像创作,包括制作了一系列写实纪录片,集中刻画各个层面的台湾文化与身分认同。 《刹那间容颜》可说是谱成了乐曲的「自画像」,将张照堂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串连起来,© 张照堂

张照堂开始在他记录台湾的摄影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美学,作品中既有故意安排的场景,也是日记式的随照,反映着民众的生活。在淡淡的哀愁中,张照堂的照片很多时都呈现了台湾人的生命状态,并将他们某一刹那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连系以影像定格。 「从他的照片会看见当时的苦闷压抑,也有一种年轻人的反叛。」马唯中说。 「尤其他很爱听Bob Dylan 、Leonard Cohen等西方摇滚音乐。」

黑白流动影像截图中,一群男人身穿传统的台湾服装,或整齐站立,或正襟危坐,面向镜头拍大合照。他们眼看前方,面无表情,身后是一艘放在陆地的旧式木船,船上有多张巨帆。

《王船祭典》截图。张照堂和杜可风到台南苏厝村拍下两年一度的烧王船祭祀仪式,©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四分之三的画面均是沙滩,而顶部是海和天空。沙滩上可见多个身穿游泳裤的男人排成一行行躺着,以脚底朝向观者,每人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最接近观者的那个男人五官皱成一团,似乎很不舒服。

《屏东 坊寮 1979》,©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刚掘起的泥土形成一个斜坡,从画面左方向上倾斜至右方。两个人站在土坡上,双手扶着铲子,并注视画面右方的货车。画面下部的两个人背向镜头,站在两篮泥土旁边。

《板桥 1960》,©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一个孩子站在画面左下方的墙头上,向画面左方低头微笑。另一道墙位于画面最左方。孩子在旁边的一棵树映衬下,显得特别矮小。树从右方的土堆长出,遮蔽大部分天空。

《板桥 1960》© 张照堂

黑白照片的画面底部中央,伸出了一只朦胧不清的手,手下方的铺面道路则朝着远方无限延伸。画面上半部分的路旁旷野,长出不少小灌木。

《澎湖 1965》,© 张照堂

黑白照片展示一个赤裸人物的背影,可见其臀部至肩部位置。那人坐在大石上,远方为群山景观,其躯干朝画面左方倾斜,背部微弓。画面右下角的石头上刻了三个中文字。

《新竹 五指山 1962》,© 张照堂

黑白流动影像截图中,一群男人身穿传统的台湾服装,或整齐站立,或正襟危坐,面向镜头拍大合照。他们眼看前方,面无表情,身后是一艘放在陆地的旧式木船,船上有多张巨帆。

《王船祭典》截图。张照堂和杜可风到台南苏厝村拍下两年一度的烧王船祭祀仪式,©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四分之三的画面均是沙滩,而顶部是海和天空。沙滩上可见多个身穿游泳裤的男人排成一行行躺着,以脚底朝向观者,每人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最接近观者的那个男人五官皱成一团,似乎很不舒服。

《屏东 坊寮 1979》,©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刚掘起的泥土形成一个斜坡,从画面左方向上倾斜至右方。两个人站在土坡上,双手扶着铲子,并注视画面右方的货车。画面下部的两个人背向镜头,站在两篮泥土旁边。

《板桥 1960》,© 张照堂

黑白照片中,一个孩子站在画面左下方的墙头上,向画面左方低头微笑。另一道墙位于画面最左方。孩子在旁边的一棵树映衬下,显得特别矮小。树从右方的土堆长出,遮蔽大部分天空。

《板桥 1960》© 张照堂

黑白照片的画面底部中央,伸出了一只朦胧不清的手,手下方的铺面道路则朝着远方无限延伸。画面上半部分的路旁旷野,长出不少小灌木。

《澎湖 1965》,© 张照堂

黑白照片展示一个赤裸人物的背影,可见其臀部至肩部位置。那人坐在大石上,远方为群山景观,其躯干朝画面左方倾斜,背部微弓。画面右下角的石头上刻了三个中文字。

《新竹 五指山 1962》,© 张照堂

张照堂1979年在台南安定乡苏厝村拍摄了《王船祭典》。这部经典的纪录片作品是他和杜可风共同拍摄的,为的是借拍摄一场祭典,捕捉人们对宗教仪式的狂热,继而寻找什么是台湾的声音。但张照堂却在后期为片子配上Mike Oldfield的歌曲《Ommadawn》 ,不让观众听见真实的声音;这种艺术层次使它成为了大师级作品。

以身体作媒介:探索艺术的意义

谈到把身体转化为艺术媒介,谢德庆是不得不提的名字。本业是画家的他也想跳出界限;1973年,他真的纵身一跳,在其首个行为艺术作品《跳》中直接从二楼跳到外面去。就这样,他中断了跟绘画的关系,随即开始了别种的表现方法,直接把身体变成媒介,开创行为艺术之路。当时,台湾还是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他的艺术不以为然。然后他的第二跳,就已经是跳船到了美国去,变成一个非法移民。

黑白照片中可见一个男人躺坐在一个围上钢枝、类似牢房的房间中。房内设有洗手盆和一张狭小的床。男人坐在床上,双手放在大腿上,背靠枕头倚在墙上。

《一年行为表演1978–1979》显示谢德庆对于时间、自主抉择和再现的兴趣。他在位于纽约的工作室搭建了一个牢笼,把自己关在里面整整一年。作品体现了行动和不行动之间的吊诡,对存在和自由的本质提出了根本的疑问。图片由谢德庆、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谢德庆

其后,谢德庆继续用身体探索艺术的意义,并探讨他在美国没有身分的状况。时间就此成为了他的生命以及艺术作品。在1980到1981年间,他在一年里每小时打卡并作纪录;他亦在1981到1982年用了一年时间流浪在纽约街头,不进入任何室内空间;在1983到1984年,他与艺术家琳达·莫塔诺 以八英尺长的绳子绑在一起生活,却不能触碰对方。谢德庆一生人只做了六件大作,代表着一种全球化的思想,不论是他的身分还是他的行为,都坚持创作本身具有意义的作品,绝不受艺术上或社会上的限制。

黑白照片中,艺术家琳达·莫塔诺和谢德庆站在一道深色的墙前面,两人大约相隔两米。他们以一条绳子连系,绳子绕着两人的腰部。琳达·莫塔诺的肩上斜挂着一部卡式录音机,她和谢德庆都直视镜头。

《一年行为表演1983–1984》是谢德庆与另一位艺术家琳达·莫塔诺 合作的作品。此作借着紧密地连系的两个生命,促使观者重新思考艺术合作的定义。图片由谢德庆、Sean Kelly Gallery提供,© 谢德庆、Linda Montano

很多艺术家、艺评家和研究者都常把台湾戒严时期的艺术作品形容为解脱压抑苦闷的方法。不过,有些艺术家则表示他们只是刚好在那个年代,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而已。作品反映时代背景是真,但创作的原意或许是为了抒发所思所想,当外在环境充满限制,便从界限里寻找最自由的表达方式。有时,从作品里看见的其实是艺术家很纯粹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心境。 「我们收藏的台湾艺术家作品一定没有台湾机构的齐全,但我们则从香港出发,以国际视觉文化的角度把它连成一个故事。」马唯中说。

页顶图片:张照堂,《嘉义 阿里山 1990 》,1990年,银盐照片,M+,香港,© 张照堂

本文于2021年8月5日首刊于《香港经济日报》,现经改写及翻译发布于此。原作者:陈筠而;编改:网络编辑梁仲汶。所有作品:M+,香港

陈筠而
陈筠而
陈筠而

陈筠而是编剧、编辑、记者,亦是Weak Chickens创办人。她是书籍《大象在球上走》的作者之一。出自其手笔的剧作包括2020年为大馆“动戏.童迷香港艺术计划”创作的《老而不,Stay in Touch》,以及2023年为“大馆表演艺术季:SPOTLIGHT 2023”创作的《我最终死去的房子》。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