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中,可见九龙一幢幢灯火通明的大楼。画面中央的建筑是一座博物馆大楼,65.8乘110米的大幕墙是一个屏幕,正在播放一件流动影像作品,当中画面是一个双手合十的人物,灯光从人物后方亮起,周围更有光波。

香港艺术家鲍蔼伦自1990年代起开始在本港各处收集灯塔的录像片段。灯塔作为航海的象征,发放安定人心的光芒,在茫茫暗夜为旅人指引前路。这次,鲍蔼伦呈献其从艺以来最恢弘的新作《光之凝》,将滨临维港的M+幕墙变成一座数码灯塔,如她所言,是把这幅宽广的幕墙化为「守护者,以光引领所有旅客和归家的人」,抚慰和疗愈这座城市。

鲍蔼伦的《光之凝》
鲍蔼伦的《光之凝》
2:28

《光之凝》在M+幕墙上展出的纪录短片,2022年,影片:Moving Image Studio,M+,香港

这个项目由M+和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创作,是一段长达十四分钟的录像,特别为M+大楼外墙的LED屏幕而构思。录像结合立体摄像和真人表演,为饱受新冠疫症蹂躏的香港传递疗愈信息。贯穿其中的,是一个以手语演绎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人物。 《心经》探讨光与暗、色与空的主题,呼应录像这种鲍蔼伦长年探索的媒材的特质,也回应作品位处西九龙、于香港光芒灿烂的天际线占一席位的独特因缘。

鲍蔼伦早就投身香港实验艺坛,创办了录映太奇和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亦与成立于1980年代初的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合作。她在过去四十年致力形塑香港视觉文化,其经典作品《循环影院》(1998)现于「《香港:此地彼方》」展览中展出。

在作品展出前,M+流动影像策展人贝若兰跟鲍蔼伦以电邮对谈,聊《光之凝》的种种。

贝若兰:去年11月,你接受了我们的邀请,为M+幕墙创作新作,那时M+才刚开幕。一开始你对这件委约作品有何构想?

鲍蔼伦:一开始看到M+大楼和它的位置,我就想创作面向公众的作品,给香港人带来正面积极的力量。疫症旷日持久,阴霾久久不散,难免令人压力大增,身心俱疲。既然大楼是香港天际线的一部分,我相信它的光能被所有人看到,将大家连在一起。它就像伫立海旁的灯塔,给予我们方向和希望。

艺术家鲍蔼伦的肖像。黑白背景呈现浅景深的效果,而彩色的鲍蔼伦身处前景双手抱胸。

鲍蔼伦肖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吴子昆

贝若兰:能解释一下有关《光之凝》的形式和主题背后的想法和灵感吗?

鲍蔼伦:M+幕墙面向户外,代表着它发出的光能射向宇宙,跟日月星辰变幻不已的光芒融合,将我们和大自然连结。就这样,我们所能控制和无法掌握的事情都并处其中──我们能决定在幕墙上播放什么,但无法安排天上的光和屏幕后M+办公室的灯光,灯火或明或灭,每盏都代表着来去进出的人们。其实,我们看见天上星辉之时,这些光已行走了亿万年,光的源头或许已不复存在。这就是生命无常的本质,有形之物令我们想起已复归空寂无形之物。

光使我们看见障碍,但也唤起我们内心的勇气,去正视和克服这些困难。

香港的夜色固然璀璨,但也带来了光污染。故此,我希望这作品能让人喘一口气,像纾解人心的白噪音,自色彩纷陈的广告牌中悄然流泻而出,烘托四周。大楼的形状也令我想起寇比力克1968年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当中的黑碑石巍然耸立在我们的史前祖先之间,象征着未来和科技。

贝若兰:是什么启发你创作《光之凝》?

鲍蔼伦:我曾读到,过去数年愈来愈多人受抑郁症困扰。我总觉得在这个艰难时期,我们欠缺传递正面信息的事物,比如二战时「保持冷静,继续前进」一类的海报。疫症大流行下众人所受的苦痛促使我以光为题材,创造出抚慰人心的事物。光使我们看见障碍,但也唤起我们内心的勇气,去正视和克服这些困难。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中,可见九龙一幢幢灯火通明的大楼。画面中央的建筑是一座博物馆大楼,65.8乘110米的大幕墙是一个屏幕,正在播放一件流动影像作品,当中画面以感觉温暖的金黄色调呈现光波般的抽象视觉效果。

在M+幕墙上展出的《光之凝》,2022年,图片由鲍蔼伦及M+提供,摄影:郑乐天,M+,香港

同样,这次表演的灵感来自《心经》。读过它的人也许会记得经文初段的语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未读过《心经》的观众,我希望这件作品会是一个引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无论如何,观众汇流而成的心念,会成为一股纯净的能量,传播平静心境,缓解痛楚。

贝若兰:你常在作品中探讨玄奥概念和灵性思想,尤其在论及科技与人性的关系之时。然而,你在过往的作品中,却从未如此直白地表现和探讨灵性。你为何会对大乘佛教经典《心经》感兴趣?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的线条被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围绕,显得抽象。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后方有一个影子般的形状,影子的线条由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组成。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的线条被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围绕,显得抽象。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后方有一个影子般的形状,影子的线条由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组成。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的线条被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围绕,显得抽象。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后方有一个影子般的形状,影子的线条由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组成。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的线条被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围绕,显得抽象。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以高对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现的人物轮廓。那人双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后方有一个影子般的形状,影子的线条由细小的半透明白色斑点组成。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鲍蔼伦:我以艺术方式演绎《心经》,却没有为作品加入宗教元素的意思。这文本在我脑海浮现,源于当中对虚和实提出的透澈见解。 《心经》的信息正如光,照亮和启迪一切。

我受多年好友碧如启发,自行研习心经。我与她在1980年代于进念.二十面体认识,她恰巧是佛教徒。她受病痛折磨在医院治疗时,《心经》纾缓了她的身心痛楚。我希望这经典能为城市带来平安,引领我们继续前行,并启导我们的反思内省。

《心经》的要旨是虚空与无形。

贝若兰:可以说说将《心经》译成手语的过程吗?

鲍蔼伦:这过程充满挑战。 2019年为了记念碧如,我首次在Para-Site艺术空间表演手语《心经》。当时我们在网上找到梁柏能和Yoyo Fung两位老师,自他们那里习得手语《心经》。他们告诉我,这套手语是由另一位同样是佛教徒的手语老师创作的,那位老师用了逾一年才完成翻译,困难之处在于失聪者使用的手语多用来描述日常经验,而非抽象思想。

翻译这个M+项目的名字也殊不容易。我想译出《心经》首个字「观」,却难以找到能传达「观看」表演和「观照」自身这两种含意的英文字词。

录像截图以灰阶色调呈现抽象的形状,看起来就像分子结构。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贝若兰:《光之凝》既明亮又黑暗;既平静又有活力。这些两极的感觉有何重要性?你预期观众从头到尾观赏这出十四分钟的录像,会有何感受?

鲍蔼伦:《心经》的要旨是虚空与无形。为表达这个概念,我在录像中按照线性的时间结构,顺时序的编排手语。不过视觉上,我采用了很多两极元素,如阴阳、吞吐、黑白、光暗、混乱和受控、模糊和聚焦,嘈吵和静默。我希望熟读经文的观众能跟随录像节奏,看至最尾,其余的人则能感受光暗对比。这与我们智能手机的萤幕没有两样,它跟M+和这城市的灯光一样,我们无从躲避,却能从中获得启发。

这座城市的人们,还有全神贯注观看此录像的观众,都是参与到这件作品的一员。

贝若兰:《光之凝》是对M+大楼空间和建筑的回应,只能在M+幕墙上映。对于此录像的这种场域特定性质,可以解释一下吗?

鲍蔼伦:这大楼是香港天际线的一部分,它在户外环境中接触到日光和城市灯光,赋予了它现时蕴含的意义。对我来说,这作品有两重境界,一是屏幕展示的不同层次,二是跟周围环境的融合。它的墙身犹如普通房间,只要影片上演,就摇身一变成为影院。同时,这作品是周遭网络的一点,就像我们的手机。作为手机用家,我们可看成是一点;我们在手机上花的时间是一条线,屏幕里所开拓的世界则是的纵深厚度。

录像截图呈现一个被形象化弧形光波围绕的大光球。

鲍蔼伦,《光之凝》录像截图,2022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2022年,© 鲍蔼伦,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贝若兰:你过往的录像创作虽很少甚至没有对话,却常用声音营造感染力。这次为M+幕墙创作无声录像困难吗?

鲍蔼伦:这是个不同的体验。跟以声音营造感染力不同,这比较像观星,当中包含不同时刻。声音是《心经》提到的几种感官功能之一,与其他感官刺激一样,声音是无形无象的,但录像并不是完全无声:《心经》的唱诵或许难以为不懂其概念或说不同语言的人所理解,但这作品依然以众生为对象。它可以是近乎不存在的背景声音,亦可以打开五感。

贝若兰:《光之凝》包含真人表演和数码特效,两者都是你艺术创作的重要标志。能跟我们分享这次创作的心路历程吗?

鲍蔼伦:光是我希望探索的媒介,所指的是由萤幕发出和身体上的光。身体上的像素或明或灭,显示了动作的轨迹。而萤幕上每个像素,衬在从背景和周遭环境渗透而来热闹缤纷的光线,其效果如何都经过我深思细想。

在配合幕墙委约创作的现场表演中,我尝试以大自然和人造机器发出的电磁波为素材。光会随着非我们所能控制的因素而改变,比如系统突然出状况、办公室灯光的影响、人们归家后打开客厅的灯等。这座城市的人们,还有全神贯注观看此录像的观众,都是参与到这件作品的一员。故我将表演安排在日落时分,由黄昏5点到晚上8点。

一个男人坐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海旁的一张长椅上,对岸可见M+幕墙。幕墙上正播放一个录像,截图中可见一个背光的人物,背景中还有一个白色圆形。那人的手臂展开向上伸出画面之外。

在M+幕墙上展出的《光之凝》,从香港岛拍摄,2022年,影片截图:Moving Image Studio,M+,香港

贝若兰:确实,《光之凝》这委约创作分为两部分,除了幕墙上的录像外,M+还有一场现场表演,以数码效果和光来显现声波,也会有使用颂钵和铜锣的声音浴。这表演如何延伸录像中的影像和概念?

鲍蔼伦:这录像最好在日落后观赏,它的光能穿透黑暗,跟水中倒影和四周氛围融合。表演会围绕录像的意念发展,表达光与声音既是能量波又是启蒙素材的想法。表演将延伸录像的体验,横跨白天、日落和夜晚。无常宇宙里的方生方死,会通过时间的循环呈现。这是一趟穿越光与声音、天然与人工的旅程。这是一个中阴之境,介乎光与暗,感知与懂得之间的中介状态。

我们会在表演中即席编码,将每一个不再重来的时刻编入作品中,串流播出。故这作品将是独一无二,不能如图像或物件般复制或预先制作。

作为放射技师,我懂得怎样制作图像,收集和诠释数据,我觉得艺术家也需要有类似的知识。

贝若兰:你是跨界艺术家,以录像和新媒体创作闻名。多年来你跟不同艺团和艺术家,如实验剧团进念.二十面体、编舞家黄大徽和跨界声音艺术家杨嘉辉等合作。跨界合作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鲍蔼伦:我想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我修读理科,却被文艺触动,现实在我眼中也是跨界的。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这一代人都活在两个世界,一为现实,二为虚拟,两个世界都由我们的信念、欲望和梦想塑造。我想艺术是一个空间,让我们思考这些现实和生而为人的意义。

录像截图以倾斜俯视角度呈现晚间景象,下半部分的马路横跨画面,中间竖立一盏街灯。画面左方的路面上有一片模糊的深色部分,暗示那是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画面上半部分是一片水面。

鲍蔼伦,《循环影院》,2000年,8毫米菲林转数码录像(彩色,有声),M+,香港,© 此版本作品于录映太奇媒体艺术收藏制作及存档

贝若兰:你于1986年偕友人创办本港历史最悠久的录像艺术家组织和媒体文献库录映太奇,在1996年又参与创办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艺术家团体在你的创作和人生中发挥何种作用?

鲍蔼伦:我很珍惜跟本地和国际艺术家团体合作的经验。我从他们身上获益良多,他们都是我的良师。我很高兴艺术成就了今天的我。例如,在活动中遇到来自国际的艺术家,听他们分享概念,欣赏他们的创作,是我人生一大乐事。

贝若兰:你是艺术家,也是放射技师,这两个专业身分如何相互影响?

鲍蔼伦:作为放射技师,我懂得怎样制作图像,收集和诠释数据,我觉得艺术家也需要有类似的知识,只是艺术没有客观诠释。这两个专业身分满足了我的不同志向,但艺术始终是我一生心念所系。

《光之凝》由M+与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创作。

页面顶部图片:在M+幕墙上展出的《光之凝》,2022年,摄影:郑乐天,M+,香港

贝若兰是M+的流动影像策展人。

鲍蔼伦是香港录像艺术领域的先驱,除了从事艺术创作之外,她亦透过创办数个重要组织,带领香港文化艺术的推广、策展及教育工作,其中包括1986年成立的录映太奇──香港历史上最悠久的录像艺术家组织及媒体艺术文献库。此外,她亦于1996年创立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鲍蔼伦的作品曾在多个本地及国际电影节和艺术展中展出。 2001年,她创作的《循环影院》更于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中展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