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本网页已自動翻译成简体中文。

2018年5月10日 / 郭芷凝

细说藏品:袁旃的《山河并寿》

彩色水墨绢本画作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主画有一株矮小桃树及色彩缤纷的园景,树上的红色花朵间挂有九个熟透的桃子。主画上端是一个横幅长方形,画上了长出九个青绿桃子的桃树枝。主画两侧均是一个狭长的直幅长方形,镶有红边,内里各有三个圆形由上至下排列在粉彩色调的花蕾背景上,左右成对。右上圆形中有一枝开满花果的桃树,左上圆形中则有一个大蟠桃和三朵花;右中及左中的圆形分别以鲜艳及和清冷色彩描绘一朵牡丹;右下及左下的圆形分别以正背两面呈现一块园景石。

袁旃,《山河并寿》,2006年,水墨设色绢本,M+,香港,© 袁旃

袁旃的《山河并寿》是M+馆藏之一。它是什么样的藏品,由谁创作,M+又为何将它纳入馆藏?M+策展助理郭芷凝为大家逐一讲解。

关于《山河并寿》

《山河并寿》是台湾艺术家袁旃于2006年所作的一组水墨设色绢本画。作品延续祝寿的习俗,采用祥瑞的图像和传统的中堂对联及横批。不过,由瑰奇的色彩和图象取代传统对联的红纸和书法可见,艺术家重新演绎了传统。

中堂的《九桃图》摘引了清宫装饰花纹。「九」和「桃」自古寓意福寿吉祥。首先是横批上未熟的桃子,然后是主画中绚丽的园景和繁茂的桃树,将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园景右下角的松树枝桠亦盘转成一个「寿」字相呼应。对联以三双静物画替代书法,每双画于上联开展主题,并于下联作出变奏──一节开花结实的桃枝,转成一个缀有花卉的蟠桃;象征富贵的绯红牡丹蒙上冷调光影;一块代表洞天福地的供石,分别呈现正、反两面。

水墨设色绢本的一部分, 当中可见一株矮小桃树及色彩缤纷的园景,树上的红色花朵间挂有九个熟透的桃子。

袁旃,《山河并寿》(局部),2006年,水墨设色绢本,M+,香港,© 袁旃

《山河并寿》可作三联画、对联或单一中堂画(《九桃图》)展出,充分探索传统挂画的不同形式,并为丰饶的中国视觉文化意象注入新意。

关于袁旃

袁旃1941年生于中国,1962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组。她在1966年负笈比利时鲁汶大学考古及美术史系,取得硕士学位,并于1968修毕比利时皇家文物维护学院博士班,其后返台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展开逾三十年的文物修复事业。

彩色水墨绢本画作,一簇轻柔缭绕的纤长缎带,在粉红色背景上繁复交错。背景右侧布满整齐排列的白色圆点。

袁旃,《好颜容II》,2006年,水墨设色绢本,M+,香港,© 袁旃

袁旃于1980年代末方重拾画笔,先以水墨纸本山水画为创作主轴,用抽象构图和不同配色作试验,其后更多以水墨绢本作画,逐步建立其独特工笔画风。绢比纸更适合重彩,她认为这样更能真切反映现代的视觉经验和物质文化。袁旃的创作与青绿山水、具象绘画、民俗文化传统及新艺术、超现实主义等西方艺术运动皆有所对话,趣味盎然,探索壮丽意象和日常经验的交集。

近看一幅彩色水墨绢本画作,当中可见一簇轻柔缭绕的纤长缎带,在粉红色背景上繁复交错。背景右侧布满整齐排列的白色圆点。

袁旃,《好颜容 II》(局部),2006年,水墨设色绢本,M+,香港,© 袁旃

《山河并寿》对M+馆藏的重要性

袁旃是技艺精湛的画家,亦是精通文化史的学者。她运用明艳重彩绘画,在以单一墨色创作为主的水墨艺术家之间独树一帜。二十世纪中以来,抽象绘画风格广为流传;相对来说,袁旃的具象画风受益于对中国文物和物质文化的深入了解,自成一格。《山河并寿》体现了她对中国视觉文化的探索,作品融合装饰艺术和喜庆文化,以纯熟的手法为传统习俗和艺术类型赋上耳目一新的活力。

此文章原于「M+ 故事」发布。

郭芷凝是M+的视觉艺术策展助理。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