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1年12月15日 / 郑道炼、周宛昀

纳里尼.马拉尼:实验动画五十年

照片中可见八个聚酯薄膜旋转圆筒,上面绘有不同人物。一道强光从画面中央附近射出。后方墙壁上,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投影。

纳里尼.马拉尼《回忆疯狂的梅格》 (2007–2019)的局部,© Nalini Malani;M+,香港

最近开幕的个展「视界流动」呈献录像艺术先锋纳里尼.马拉尼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的作品。 1946年,马拉尼生于卡拉奇一个宗教信仰多元的家庭,那时正值英属印度经历冲突与混乱后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前夕,因此她在孟买成长期间,亲历印度的转变。以下,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与视觉艺术助理策展人周宛昀讨论展览中三件流动影像作品,探讨这些作品如何凸显马拉尼艺术实践的重心,并体现她的创作手法──透过铺陈隐喻、援引历史来探问普遍的社会议题,尤其是种族和民族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女性和弱势社群遭受暴力对待等现象。

现代乌托邦的构想

自1969年开始创作,直至1976年完成的双频道作品《乌托邦》,并列投影马拉尼于不同时期创作的录像。其中一件录像《理想居所》(1969)是马拉尼在驻留「视觉交流工作坊」期间创作,该艺术空间由现代主义画家阿克巴.帕丹西创办,受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成立的奖助金资助。对马拉尼来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兼容并蓄的项目,让她得以探索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无限可能。她在这里接触到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美国思想家巴克敏斯特.富勒以切合大众需求为前提的社会和本土建筑新视野。正是这种以设计实现社会解放的观念,以及匈牙利包浩斯艺术家拉士罗.摩荷里-纳基的意念,启发了马拉尼创作《理想居所》。这部定格动画充满色彩缤纷的抽象图形,似是某个乌托邦城市的鸟瞰景象。

这一视觉表达手法展现了马拉尼对现代印度的别样构想──这个社会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而可负担的公共房屋。这件作品耗时两个月始完成,马拉尼先以硬纸板制作城市的微缩模型,并以8毫米菲林摄影机来拍摄,并从不同角度打光,照亮这个「城市」。其后她把这些影像转至大幅的醋酸纤维素负片,并以彩色滤镜重新拍摄。她仔细地把摄影机中的底片反转和重新曝光,由此制作出色彩斑斓的层叠效果。对马拉尼来说,这种抽象实验是从个人角度检视印度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和国家建构的策略。

照片中可见左右并排的投影。左边的投影是黑白影像,当中可见一个面向镜头的女人,画面中只见她的半张脸。右边的投影则可见抽象的几何模型,模型以蓝色和红色积木组成。

「纳里尼 · 马拉尼:视界流动」 展览现场的《乌托邦》(1969–1976)

马拉尼曾获奖学金于1970至1972年前赴巴黎,期间对录像制作的兴趣日渐浓厚。她把这段日子称为「人生的大学时期」,曾与导演尚卢.高达、多媒体艺术家马凯等人会面,又出席由众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人物主持的讲课,包括西蒙.波伏娃、亚西尔.阿拉法特、米歇尔.莱里斯、诺姆.乔姆斯基等,孕育了她对政治哲学和当代思想的热忱。

她带着这些洞见返回印度,着手筹办一个关注孟买北部弱势社群的项目,却因国内政治局势日趋紧张、宗教冲突日趋激烈而无法继续进行。马拉尼对家乡遭受的此番冲击感触尤深,遂创作一部黑白影片与《理想居所》并置,组成双频道投影作品《乌托邦》(1976)。片中一个年轻女子站在窗前,望向杂乱无章的城市,沉思《理想居所》中的未竟之都。两段影片的创作相距七年,足见艺术家对印度社会状况不断变化的深刻反思。

皮影戏、抹除与国家创伤

马拉尼的创作继续发展。 1992年,印度阿约提亚的巴布尔清真寺遭摧毁,引发连串骇人的宗教暴力事件和激烈的群众骚乱,为马拉尼的创作带来了转捩点。她梳理国家创伤和印度的宗教、政治冲突带来的悲痛时,经常援引此历史事件。 1990年代初,马拉尼尝试探寻艺术创作的新方法,将自身与周遭的人和事连系起来,同时兼顾常被艺术空间拒诸门外的一群,令他们可以接触艺术。

马拉尼开始突破平面图像的限制,绘制横跨展厅各个墙面的炭笔壁画。她以手指代笔,一边绘画一边抹除,创作出笔触可寻的印记和痕迹,并由此萌生出把绘画转化为定格动画的意念。马拉尼也以这种技巧进行她称之为「抹消表演」的创作,整幅壁画到了展览最后一天会全被抹去,徒留失落、消逝之感。

照片中可见聚酯薄膜旋转圆筒的内部。上面绘有一位手持剑的女人、一只山羊的骷髅和一个红色球体。

纳里尼.马拉尼《回忆疯狂的梅格》 (2007–2019)的局部

马拉尼还寻思如何在传统展览空间以外展出作品,其间她的作品愈见跨领域,广涉剧场和公共空间,也与演员和导演合作改编剧本,由此发展出一系列定格动画和Mylar聚酯薄膜旋转画筒。它们后来成为马拉尼独树一帜的装置形式,并开创出她称之为「录像∕皮影戏」的作品。

录像∕皮影戏把马拉尼的动画和剧场经验转化为空间和感官体验,她把录像投影在内壁绘有图像的Mylar聚酯薄膜旋转圆筒上,同时以射灯照亮圆筒,并配上音效。这些非同步的录像和光影永不停歇地投影在墙壁上,恍如佛家的祈愿法轮,令作品占据整个展场,使参观者湮没于视听环境之中。

马拉尼的第三件录像∕皮影戏作品《回忆疯狂的梅格》(2007–2019)将佛兰德画家老彼得.布勒哲尔的作品《疯狂的梅格》(1563,现藏于安特卫普的迈尔.范登伯博物馆)中取材自佛兰德民间故事的人物,重塑为这个无畏无惧的女巨人带领一群妇女在地狱门前抢掠。

照片中可见一个房间,当中每面墙壁都有投影。天花板上悬挂着几个聚酯薄膜旋转圆筒,圆筒内的灯正亮着。

「纳里尼 · 马拉尼:视界流动」 展览现场的《回忆疯狂的梅格》(2007–2019)

她曾说:「疯狂的梅格体现了我对神话角色的一贯着迷,他们在今天仍具意义。」这件装置的主角是令人生畏的疯狂梅格,以及一群一无所有、在无尽的贫穷和压迫中不断挣扎的女性,表达出我们对世界各地的女性普遍遭受暴力的共同愤慨。整部动画不断出现女孩被卷入战争中的情景,还有路易斯.卡罗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象征希望与好奇心的女主角。像许多出现在马拉尼作品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角色一样,这些女性形象为观者提供熟悉的切入点,让人沉醉于万花筒般不断展开的动画叙事之中。

在iPad「抹除」和新闻带来的反思

2017年,马拉尼转向社交平台与年轻一代交流,这是其创作生涯的另一关键时刻。她开始在iPad创作一分钟动画,并上载至个人的Instagram帐户(@nalinimalani)。这种数码格式让她可以迅速地以手指创作,并能轻易绘画和抹去图像,制作成定格动画。 她在谈及这系列作品时指出:「这上面的数码动画是免费的。任何人皆可转发。这就是项目的原意,我创作这个类似笔记的系列放在公共领域中。」它们均是艺术家对日常新闻不加粉饰的个人反思,有时也取材自文学和哲学。

其后,马拉尼开始以横跨多面墙壁的重叠投影方式展出这些作品,并将称之为「动画之房」。这些沉浸式影片,呼应着经常在她脑海中回荡诸多念头,它们一闪而过、细小零碎。

照片中可见一个幽暗的房间,墙上的投影分成八格,每格均展示不同人形的人物、涂鸦和白色、米色、黑色、红色和蓝色的斑点。

「纳里尼 · 马拉尼:视界流动」 展览现场的《你能听见我吗? 》(2018–2020)

《你能听见我吗? 》(2018–2020)是马拉尼的首个「动画之房」。 2018年,印度喀什米尔谷地发生八岁穆斯林女童惨遭奸杀的事件,这片在历史上纷争角力不断的土地,暴露出印度的宗教分歧和政治隐忧。马拉尼在惨剧发生后创作了这件九频道装置,由一系列动画及被反覆引用的短句妙语组成。作品不仅展现了马拉尼对惨案的万端思绪,也反映出当下纷乱无序的世态。当中可见哥雅版画系列《战争的灾难》(1810–1820)的场景,以及以穆斯林女孩的形象呈现《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图像。它们横跨多个墙面闪烁跃动,结合出自马塞尔.普鲁斯特、乔治.奥威尔和艾德丽安.里奇等不同时期作家的片言只语。

每部动画均简短有力,并且快速放映,快得几乎令观众无法完全弄清眼前所见。这些动画共同揭示当下充斥新闻报导的种种不公和苦难,其实并非全是新事或单一事件;事实上,这些令人悲痛、似曾相识的故事,一直循环不息地上演。

照片中可见两个左右并排的投影。左边的投影显示两个人相拥的线条,旁边是红色的手写英文字,意思是「爱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右边的投影显示两个粗略地绘画的人,他们站在一个画得很仔细的大脑插图旁边,上方配有米色的英文字,意思是「啊!这是个脑」。

《你能听见我吗? 》(2018–2020)的局部

马拉尼在其流动影像作品中发挥故事叙说的力量,并相信艺术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在这方面,她与摩荷里-纳基的看法一致,追求以跨领域创作手法,把艺术和技术与生活结合起来,即纳基口中的「视界流动」,让人可从全新角度观看、感受和思考。

在超过半世纪以来,马拉尼渴望透过艺术促成社会转变,其作品既述说个人经历,同时反思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借着重述疯狂的梅格、爱丽丝梦游仙境,以至数之不尽被边缘化的无名小众的故事,马拉尼提醒观众要看穿表象,仔细聆听,尤其那被噤声的一群。

本文原于「纳里尼 · 马拉尼:视界流动」发布,是M+展演空间首个展览的参观指南。为了方便阅读,此文章稍经修改。

《乌托邦》和《回忆疯狂的梅格》 :© Nalini Malani;M+,香港。 《你能听见我吗?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所有展览现场照片摄影:郑乐天和梁誉聪,M+,香港

郑道炼是M+的副总监及总策展人。 周宛昀是M+的视觉艺术助理策展人。

订阅最新消息!

  • 收取M+与西九文化区的最新情况
  • 探索M+杂志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选择你希望收取的内容
  • 随时取消订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