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中,可見九龍一幢幢燈火通明的大樓。畫面中央的建築是一座博物館大樓,65.8乘110米的大幕牆是一個屏幕,正在播放一件流動影像作品,當中畫面是一個雙手合十的人物,燈光從人物後方亮起,周圍更有光波。

香港藝術家鮑藹倫自1990年代起開始在本港各處收集燈塔的錄像片段。燈塔作為航海的象徵,發放安定人心的光芒,在茫茫暗夜為旅人指引前路。這次,鮑藹倫呈獻其從藝以來最恢弘的新作《光之凝》,將濱臨維港的M+幕牆變成一座數碼燈塔,如她所言,是把這幅寬廣的幕牆化為「守護者,以光引領所有旅客和歸家的人」,撫慰和療癒這座城市。

鮑藹倫的《光之凝》
鮑藹倫的《光之凝》
2:28

《光之凝》在M+幕牆上展出的紀錄短片,2022年,影片:Moving Image Studio,M+,香港

這個項目由M+和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創作,是一段長達十四分鐘的錄像,特別為M+大樓外牆的LED屏幕而構思。錄像結合立體攝像和真人表演,為飽受新冠疫症蹂躪的香港傳遞療癒信息。貫穿其中的,是一個以手語演繹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人物。《心經》探討光與暗、色與空的主題,呼應錄像這種鮑藹倫長年探索的媒材的特質,也回應作品位處西九龍、於香港光芒燦爛的天際線佔一席位的獨特因緣。

鮑藹倫早就投身香港實驗藝壇,創辦了錄映太奇和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亦與成立於1980年代初的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合作。她在過去四十年致力形塑香港視覺文化,其經典作品《循環影院》(1998)現於「《香港:此地彼方》」展覽中展出。

在作品展出前,M+流動影像策展人貝若蘭跟鮑藹倫以電郵對談,聊《光之凝》的種種。

貝若蘭:去年11月,你接受了我們的邀請,為M+幕牆創作新作,那時M+才剛開幕。一開始你對這件委約作品有何構想?

鮑藹倫:一開始看到M+大樓和它的位置,我就想創作面向公眾的作品,給香港人帶來正面積極的力量。疫症曠日持久,陰霾久久不散,難免令人壓力大增,身心俱疲。既然大樓是香港天際線的一部分,我相信它的光能被所有人看到,將大家連在一起。它就像佇立海旁的燈塔,給予我們方向和希望。

藝術家鮑藹倫的肖像。黑白背景呈現淺景深的效果,而彩色的鮑藹倫身處前景雙手抱胸。

鮑藹倫肖像,圖片由藝術家提供,攝影:吳子昆

貝若蘭:能解釋一下有關《光之凝》的形式和主題背後的想法和靈感嗎?

鮑藹倫:M+幕牆面向戶外,代表着它發出的光能射向宇宙,跟日月星辰變幻不已的光芒融合,將我們和大自然連結。就這樣,我們所能控制和無法掌握的事情都並處其中──我們能決定在幕牆上播放甚麼,但無法安排天上的光和屏幕後M+辦公室的燈光,燈火或明或滅,每盞都代表着來去進出的人們。其實,我們看見天上星輝之時,這些光已行走了億萬年,光的源頭或許已不復存在。這就是生命無常的本質,有形之物令我們想起已復歸空寂無形之物。

光使我們看見障礙,但也喚起我們內心的勇氣,去正視和克服這些困難。

香港的夜色固然璀璨,但也帶來了光污染。故此,我希望這作品能讓人喘一口氣,像紓解人心的白噪音,自色彩紛陳的廣告牌中悄然流瀉而出,烘托四周。大樓的形狀也令我想起寇比力克1968年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當中的黑碑石巍然聳立在我們的史前祖先之間,象徵着未來和科技。

貝若蘭:是甚麼啟發你創作《光之凝》?

鮑藹倫:我曾讀到,過去數年愈來愈多人受抑鬱症困擾。我總覺得在這個艱難時期,我們欠缺傳遞正面信息的事物,比如二戰時「保持冷靜,繼續前進」一類的海報。疫症大流行下眾人所受的苦痛促使我以光為題材,創造出撫慰人心的事物。光使我們看見障礙,但也喚起我們內心的勇氣,去正視和克服這些困難。

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景中,可見九龍一幢幢燈火通明的大樓。畫面中央的建築是一座博物館大樓,65.8乘110米的大幕牆是一個屏幕,正在播放一件流動影像作品,當中畫面以感覺溫暖的金黃色調呈現光波般的抽象視覺效果。

在M+幕牆上展出的《光之凝》,2022年,圖片由鮑藹倫及M+提供,攝影:鄭樂天,M+,香港

同樣,這次表演的靈感來自《心經》。讀過它的人也許會記得經文初段的語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對於未讀過《心經》的觀眾,我希望這件作品會是一個引子,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無論如何,觀眾匯流而成的心念,會成為一股純淨的能量,傳播平靜心境,緩解痛楚。

貝若蘭:你常在作品中探討玄奧概念和靈性思想,尤其在論及科技與人性的關係之時。然而,你在過往的作品中,卻從未如此直白地表現和探討靈性。你為何會對大乘佛教經典《心經》感興趣?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的線條被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圍繞,顯得抽象。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後方有一個影子般的形狀,影子的線條由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組成。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的線條被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圍繞,顯得抽象。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後方有一個影子般的形狀,影子的線條由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組成。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的線條被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圍繞,顯得抽象。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後方有一個影子般的形狀,影子的線條由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組成。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均伸出拇指及食指,形成直角。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的線條被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圍繞,顯得抽象。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以高對比度的霓虹色彩呈現的人物輪廓。那人雙手向外伸出,掌心向上。其後方有一個影子般的形狀,影子的線條由細小的半透明白色斑點組成。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鮑藹倫:我以藝術方式演繹《心經》,卻沒有為作品加入宗教元素的意思。這文本在我腦海浮現,源於當中對虛和實提出的透澈見解。《心經》的信息正如光,照亮和啟迪一切。

我受多年好友碧如啟發,自行研習心經。我與她在1980年代於進念.二十面體認識,她恰巧是佛教徒。她受病痛折磨在醫院治療時,《心經》紓緩了她的身心痛楚。我希望這經典能為城市帶來平安,引領我們繼續前行,並啟導我們的反思內省。

《心經》的要旨是虛空與無形。

貝若蘭:可以說說將《心經》譯成手語的過程嗎?

鮑藹倫:這過程充滿挑戰。2019年為了記念碧如,我首次在Para-Site藝術空間表演手語《心經》。當時我們在網上找到梁栢能和Yoyo Fung兩位老師,自他們那裏習得手語《心經》。他們告訴我,這套手語是由另一位同樣是佛教徒的手語老師創作的,那位老師用了逾一年才完成翻譯,困難之處在於失聰者使用的手語多用來描述日常經驗,而非抽象思想。

翻譯這個M+項目的名字也殊不容易。我想譯出《心經》首個字「觀」,卻難以找到能傳達「觀看」表演和「觀照」自身這兩種含意的英文字詞。

錄像截圖以灰階色調呈現抽象的形狀,看起來就像分子結構。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貝若蘭:《光之凝》既明亮又黑暗;既平靜又有活力。這些兩極的感覺有何重要性?你預期觀眾從頭到尾觀賞這齣十四分鐘的錄像,會有何感受?

鮑藹倫:《心經》的要旨是虛空與無形。為表達這個概念,我在錄像中按照線性的時間結構,順時序的編排手語。不過視覺上,我採用了很多兩極元素,如陰陽、吞吐、黑白、光暗、混亂和受控、模糊和聚焦,嘈吵和靜默。我希望熟讀經文的觀眾能跟隨錄像節奏,看至最尾,其餘的人則能感受光暗對比。這與我們智能手機的螢幕沒有兩樣,它跟M+和這城市的燈光一樣,我們無從躲避,卻能從中獲得啟發。

這座城市的人們,還有全神貫注觀看此錄像的觀眾,都是參與到這件作品的一員。

貝若蘭:《光之凝》是對M+大樓空間和建築的回應,只能在M+幕牆上映。對於此錄像的這種場域特定性質,可以解釋一下嗎?

鮑藹倫:這大樓是香港天際線的一部分,它在戶外環境中接觸到日光和城市燈光,賦予了它現時蘊含的意義。對我來說,這作品有兩重境界,一是屏幕展示的不同層次,二是跟周圍環境的融合。它的牆身猶如普通房間,只要影片上演,就搖身一變成為影院。同時,這作品是周遭網絡的一點,就像我們的手機。作為手機用家,我們可看成是一點;我們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是一條線,屏幕裏所開拓的世界則是的縱深厚度。

錄像截圖呈現一個被形象化弧形光波圍繞的大光球。

鮑藹倫,《光之凝》錄像截圖,2022年,由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2022年,© 鮑藹倫,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貝若蘭:你過往的錄像創作雖很少甚至沒有對話,卻常用聲音營造感染力。這次為M+幕牆創作無聲錄像困難嗎?

鮑藹倫:這是個不同的體驗。跟以聲音營造感染力不同,這比較像觀星,當中包含不同時刻。聲音是《心經》提到的幾種感官功能之一,與其他感官刺激一樣,聲音是無形無象的,但錄像並不是完全無聲:《心經》的唱誦或許難以為不懂其概念或說不同語言的人所理解,但這作品依然以眾生為對象。它可以是近乎不存在的背景聲音,亦可以打開五感。

貝若蘭:《光之凝》包含真人表演和數碼特效,兩者都是你藝術創作的重要標誌。能跟我們分享這次創作的心路歷程嗎?

鮑藹倫:光是我希望探索的媒介,所指的是由螢幕發出和身體上的光。身體上的像素或明或滅,顯示了動作的軌跡。而螢幕上每個像素,襯在從背景和周遭環境滲透而來熱鬧繽紛的光線,其效果如何都經過我深思細想。

在配合幕牆委約創作的現場表演中,我嘗試以大自然和人造機器發出的電磁波為素材。光會隨着非我們所能控制的因素而改變,比如系統突然出狀況、辦公室燈光的影響、人們歸家後打開客廳的燈等。這座城市的人們,還有全神貫注觀看此錄像的觀眾,都是參與到這件作品的一員。故我將表演安排在日落時分,由黃昏5點到晚上8點。

一個男人坐在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旁的一張長椅上,對岸可見M+幕牆。幕牆上正播放一個錄像,截圖中可見一個背光的人物,背景中還有一個白色圓形。那人的手臂展開向上伸出畫面之外。

在M+幕牆上展出的《光之凝》,從香港島拍攝,2022年,影片截圖:Moving Image Studio,M+,香港

貝若蘭:確實,《光之凝》這委約創作分為兩部分,除了幕牆上的錄像外,M+還有一場現場表演,以數碼效果和光來顯現聲波,也會有使用頌缽和銅鑼的聲音浴。這表演如何延伸錄像中的影像和概念?

鮑藹倫:這錄像最好在日落後觀賞,它的光能穿透黑暗,跟水中倒影和四周氛圍融合。表演會圍繞錄像的意念發展,表達光與聲音既是能量波又是啟蒙素材的想法。表演將延伸錄像的體驗,橫跨白天、日落和夜晚。無常宇宙裏的方生方死,會通過時間的循環呈現。這是一趟穿越光與聲音、天然與人工的旅程。這是一個中陰之境,介乎光與暗,感知與懂得之間的中介狀態。

我們會在表演中即席編碼,將每一個不再重來的時刻編入作品中,串流播出。故這作品將是獨一無二,不能如圖像或物件般複製或預先製作。

作為放射技師,我懂得怎樣製作圖像,收集和詮釋數據,我覺得藝術家也需要有類似的知識。

貝若蘭:你是跨界藝術家,以錄像和新媒體創作聞名。多年來你跟不同藝團和藝術家,如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編舞家黃大徽和跨界聲音藝術家楊嘉輝等合作。跨界合作吸引你的地方是甚麼?

鮑藹倫:我想這是人的天性使然。我修讀理科,卻被文藝觸動,現實在我眼中也是跨界的。在當今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這一代人都活在兩個世界,一為現實,二為虛擬,兩個世界都由我們的信念、慾望和夢想塑造。我想藝術是一個空間,讓我們思考這些現實和生而為人的意義。

錄像截圖以傾斜俯視角度呈現晚間景象,下半部分的馬路橫跨畫面,中間豎立一盞街燈。畫面左方的路面上有一片模糊的深色部分,暗示那是一輛行駛中的汽車。畫面上半部分是一片水面。

鮑藹倫,《循環影院》,2000年,8毫米菲林轉數碼錄像(彩色,有聲),M+,香港,© 此版本作品於錄映太奇媒體藝術收藏製作及存檔

貝若蘭:你於1986年偕友人創辦本港歷史最悠久的錄像藝術家組織和媒體文獻庫錄映太奇,在1996年又參與創辦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藝術家團體在你的創作和人生中發揮何種作用?

鮑藹倫:我很珍惜跟本地和國際藝術家團體合作的經驗。我從他們身上獲益良多,他們都是我的良師。我很高興藝術成就了今天的我。例如,在活動中遇到來自國際的藝術家,聽他們分享概念,欣賞他們的創作,是我人生一大樂事。

貝若蘭:你是藝術家,也是放射技師,這兩個專業身分如何相互影響?

鮑藹倫:作為放射技師,我懂得怎樣製作圖像,收集和詮釋數據,我覺得藝術家也需要有類似的知識,只是藝術沒有客觀詮釋。這兩個專業身分滿足了我的不同志向,但藝術始終是我一生心念所繫。

《光之凝》由M+與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創作。

頁面頂部圖片:在M+幕牆上展出的《光之凝》,2022年,攝影:鄭樂天,M+,香港

貝若蘭是M+的流動影像策展人。

鮑藹倫是香港錄像藝術領域的先驅,除了從事藝術創作之外,她亦透過創辦數個重要組織,帶領香港文化藝術的推廣、策展及教育工作,其中包括1986年成立的錄映太奇──香港歷史上最悠久的錄像藝術家組織及媒體藝術文獻庫。此外,她亦於1996年創立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鮑藹倫的作品曾在多個本地及國際電影節和藝術展中展出。2001年,她創作的《循環影院》更於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中展出。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