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1月13日 / 何桂嬋

「垃圾蟲之父」許敬雅:幽默演繹香港故事

海報中可見一隻外型像龍一般的綠色大型卡通生物,聳現於香港城市景觀之上的山巒後方。牠的身上和臉上呈現紅點,一條紅色粗條子覆蓋在牠空洞的白色眼睛上,頭頂長出五條粗繩般的紅髮。英文和繁體中文「清潔屋宇」字句印在海報一側。

香港人人都知道「垃圾蟲」代表亂拋垃圾、罔顧衛生的人。這個吉祥物作為反面教材宣揚衛生意識,深入民心,許敬雅功不可沒

1970年代,由許敬雅設計的「垃圾蟲」成為了清潔香港運動的大使。儘管這隻調皮的綠色吉祥物是個反面教材,卻深受市民歡迎,更反映當時政府如何致力營造公民身分認同及提高環保意識。

常說1970年代是建立香港人身分認同的重要時期。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籌辦「香港節」、積極加建公屋、成立廉政公署、招募皇家香港警察等等,以穩定人心和社會發展,當中不少宣傳品設計,都是出自人稱「垃圾蟲之父」的許敬雅之手。除了在工作上推動政府政策和宣傳活動,憑着其招牌的簡約畫風和獨有幽默感,他的個人創作均演繹一段段英殖時期的香港歷史。

許敬雅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來港前曾於飛利浦唱片和《倫敦旗幟晚報》任職設計師及藝術總監。他在1967年來港擔任當時新成立的政府新聞處藝術總監,不久後就負責「清潔香港運動」這項大型宣傳活動。「清潔香港運動」自1948年起舉行,目的是令市容更整潔,並提高市民衛生意識。到五六十年代,宣傳海報更以卡通人物「平安小姐」為主角,教大家防蚊、早晚刷牙等日常衛生知識。到了1970年,港府成立「全港清潔香港運動委員會」,平安小姐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許敬雅設計的吉祥物「垃圾蟲」。

海報中有一隻全身佈滿圓點的綠色卡通人物,牠有一條尾巴和一個長長的鼻,以後腿站立,背景是一堆垃圾的黑白照片。海報頂部和底部的黑色部分展示白色中文字。

海報中的垃圾蟲在黑白的垃圾堆背景之上,配以粗體標語「切勿淪為垃圾蟲」。簡單的文字和圖像設計,清晰地傳遞信息

垃圾蟲酒瓶綠的皮膚上佈滿紅色波點,還頂着個圓鼓鼓的肥肚子,比起名字中的「蟲」,更像一條小龍。雖然牠常常隨地拋垃圾,到處搗蛋,卻給市民帶來無限親切感。它除了出現在平面宣傳品外,也出現在電視廣告(當中還配上為牠量物訂做、由歌手葉麗儀唱的《垃圾蟲歌》),以至「真人騷」——垃圾蟲不時在公開活動上被追打,難怪深入民心,成為了家傳戶曉的角色。許敬雅創作垃圾蟲時畫了超過三百幅草圖,就連海報上較不起眼的「清潔香港」標誌也用心設計,兩個三角形夾着一支掃帚,用簡單圖案象徵掃走污穢。

海報中有一隻全身佈滿圓點的綠色生物,牠有一個圓胖的鼻,戴着眼罩,面向畫面右方以後腿站立。後方可見這隻生物的較大型版本,這個版本呈橙色。海報以黑色為背景,頂部和底部均可見一些英文字。

許敬雅曾任政府新聞處藝術總監和創作總監,垃圾蟲是他在任二十二年間的代表作

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Tina)指:「垃圾蟲兼具街頭表演和平面設計元素,本身已是一個大型活動。其富有幽默感的宣傳方式,加入流行文化元素,例如貌似哥斯拉的卡通化形象、常伴左右的『超級清潔小姐』(專門對付垃圾蟲的年輕活力女子),都吸引並影響着當時的年輕人。」

由獨特視角描繪香港

海報中央一個紅色圓形螺旋圖案,被多幅紫色攝影肖像圍繞。肖像中的人戴着軍帽吹奏軍號。紫色和紅色的英文和繁體中文字顯示在海報的黃色背景前,分別位於畫面最上和最下方。

香港曾於1969至1973年舉辦過三屆「香港節」,由許敬雅設計的主視覺運用了紅白相間的圓形圖案,看似「西瓜波」,其實象徵香港市花洋紫荊

許敬雅於新聞署工作了二十二年,除了垃圾蟲之外,亦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海報和平面設計作品。他曾於《Hong Kong in Posters: A History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一書,闡釋他的海報設計三大原則:簡潔(simplicity)、有力(impactful)、原創(original)。他為1971年的「香港節」設計的主視覺就是個好例子,紅白相間像向內旋轉的圖案,除了像為人熟悉的西瓜波,還象徵着洋紫荊。海報整體構圖簡約,帶有嘉年華式的歡樂氣氛,辨識度高,易於應用在不同的媒介和宣傳品上,為整個節目一連串活動創造統一的視覺形象。

一幅充滿曲線的繪畫,當中的男人坐在扶手椅上,一隻小狗坐在他的大腿上。另一隻狗剛站在畫面左方,在扶手椅旁看着那個男人和狗隻。

許敬雅於繪本《British Hong Kong: Fact and Fable》中繪畫彭定康及其兩隻諾福克爹利犬,並以文字敘述其愛犬中毒險死的經歷

許敬雅在正職以外,也是一名歷史愛好者,收集大量香港歷史照片和明信片。他更出版了幾本關於香港的書籍和平面創作。當中最能反映他的幽默個性,要數《British Hong Kong: Fact and Fable》一書,每一頁都畫上一個地標、一個人物,再配上一段手寫文字。每一幅畫背後都牽涉深厚的研究,但表現方式不乏灰諧諷刺。其中一幅速寫描繪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及其愛犬「梳打」和「威士忌」,從許敬雅的文字解說得知,原來香港半山寶雲道曾有人故意在小徑散播毒餌,毒害犬隻,「威士忌」就曾於散步時誤食有毒雞翼,一度命危,幸好最後被救回來。

一幅充滿曲線的繪畫,當中可見兩尊雕像,左方的是一個銀行家,右方的則是垃圾蟲。兩個女人站在兩尊雕像中間,手裏拿着掃帚。

《British Hong Kong: Fact and Fable》也記載了1972年清潔香港運動揭幕當晚,由時任匯豐銀行主席沈弼炸毀垃圾蟲像,象徵消滅垃圾蟲

Tina指:「這些圖畫看似簡單,但其實是用幽默的方法,講述香港歷史。大眾對於平面設計作品,很多時看完就算。作為博物館,我們希望提升平面設計在視覺文化中的價值。」

從平面設計理解社會

當談及平面設計時,討論往往側重在資源更充裕、競爭更激烈的商業設計上,反之公共設計較少人討論。M+團隊在策劃首個香港視覺文化展覽「香港:此地彼方」時,不只分析許敬雅的作品內容和風格,更嘗試將他的作品放在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社會脈絡之中,進一步理解平面設計在當時社會上扮演的角色。縱觀當時香港的公共和商業設計,或可了解更多關於香港的社會發展。

兩頁香港郵票,分別是一角面額(橙色及紅色)及兩角面額(紫藍及粉紫色)郵票,均印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頭像。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22年辭世。1980年代初,許敬雅曾設計一角面額和二角面額的「女王頭」通用郵票

Tina解釋:「五十年代聯合國對內地實施禁運,促使香港的輕工業和製造業發展。到了六七十年代,政府開始將香港發展成國際旅遊點。七十年代興建的山頂纜車站,由當時炙手可熱的設計師石漢瑞負責形象及視覺設計。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香港亦佔當眼位置,靳埭強主理的平面設計品採用當時流行的包浩斯風格。同期,香港本土亦有很多議題需要處理,如清潔香港和警隊招聘。」

可以說,在這時期香港政府銳意採用平面設計去改善社會環境,同時向國際宣傳香港的文化和位置,藉此營造一種公民身分認同。而在此過程中許敬雅躬逢其盛,創作出一系列風格鮮明、令人難忘的設計,在他創作的人物角色以外,他本人也成為了香港當代史上為人津津樂道的一角。

海報以橄欖綠色為背景,繪上卡通風格插畫。中央的一團黑色曲線,代表畫面左方一輛藍色汽車後方噴出的煙。畫面右方有一團火,最下方有一排煙囪,最上方列出白色繁體中文字句「環境污染 你我有責」。

許敬雅於1968年在政府新聞處擔任藝術總監時創作的海報,標題是:

齊心協力 改善環境

環境污染 你我有責

本文於2022年9月22日首刊於《香港經濟日報》,現經編改及翻譯發佈於此。原作者:何桂嬋;編改:網絡編輯梁仲汶。 所有作品:M+,香港,許敬雅遺產管理會及家族之紀念捐贈,2019年,© HKSAR Government

許敬雅的作品現於M+展覽「香港:此地彼方」中展出。

何桂嬋
何桂嬋

自由撰稿人、翻譯、編輯。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