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12月28日 / 鄭亦晉

連繫城市空間:魯道夫建築中的橋樑

建築照片中可見兩幢摩天大樓的外部示意圖,大樓位於平台之上,低層多條支撐柱清晰可見。畫面右方那幢摩天大樓比較高。大樓表面呈反光網格狀,多個呈橫向「凹」字的凸出部分,緊扣在大樓朝向鏡頭、較狹窄的那面。

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保羅‧魯道夫,香港金鐘道奔達中心(現為力寶中心)(1984至1988年)外部示意圖照片,[約1985年]

建築師保羅‧魯道夫致力將建築物融入周邊環境,常在設計中加入天橋、空中花園,以及以行人為本的元素。M+檔案助理鄭亦晉從M+檔案藏品中找來一些例子,探討魯道夫作品的此一面向。

從香港公園望向維港,你的注意力大概會被一對外形像是被樹熊擁抱着的玻璃幕牆大廈吸引。這是香港少見的雙子塔式建築──力寶中心,這座前稱奔達中心的建築物位於中環和金鐘交界,出自美國建築師保羅‧魯道夫王歐陽(香港)建築師事務所之手,亦是魯道夫唯一在香港實現的項目。

示意圖中可見力寶中心的底部,展示一座由兩幢高樓組成的建築。採用玻璃幕牆的高樓由巨型圓柱支撐,建築物底部的廣場中有一個噴水池。玻璃幕牆上可見稜角分明的外凸部分。

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保羅‧魯道夫,香港金鐘道奔達中心(現為力寶中心)(1984至1988年)外部示意圖照片,[約1985年]

生於1918年的魯道夫曾任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1980年代初與王歐陽(香港)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奔達中心時,已是美國赫赫有名的建築師。負責設計滙豐銀行總行和香港國際機場的霍朗明,也是他在耶魯時的碩士班學生。他曾說過:「1961年時,魯道夫是我之所以選擇就讀耶魯大學建築碩士班的主要原因。我在求學期間,透過當時報刊雜誌的插圖而對他早期的作品十分熟悉;他所繪的草圖格外吸引我,它們和其他建築師作品不一樣之處在於,不但圖案吸引人,同時也能生動地剖析他的建築作品並展現其空間特質。」[1] 魯道夫設計的耶魯大學藝術與建築大樓,是美國粗獷主義的代表作,後來粗獷主義建築在美國不再流行,魯道夫的設計風格也轉向現代主義,把焦點轉移至東南亞的新加坡、香港等地。

墨水牛皮紙本繪圖中的建築物設有旋轉樓板和斜面的外伸式平台,靈感來自印尼的本土民居。這些外伸式平台有效遮擋陽光,避免直射辦公室,兼且為每一樓層提供陽台,令建築物的輪廓更形突出。層層疊疊的花槽一路向下伸延,直至由一對對結構柱支撐的中庭平台,令建築物成為一座垂直的花園。

設計大馬集團總部大廈時,委約方希望這座大樓能回應當時有關印尼建築定位的討論。魯道夫從當地民居的外伸式屋頂獲得靈感,上層樓板旋轉成為下層的屋頂,為辦公室遮擋直射的 陽光,© Estate of Paul Rudolph / Paul Rudolph Heritage Foundation

M+檔案藏品中收藏了魯道夫為香港及東南亞設計的建築項目草圖,可見他後期設計中着重與環境的關係,這特色在香港起伏的地勢和密集的城市環境中更為明顯。綜觀藏品中他參與的三個香港項目:奔達中心、港灣道項目和種植道項目,均善用了場址的地理形勢。

對魯道夫來說,天橋不全然是關乎功能與效益的東西,更可為城市添加立體感與層次感。

奔達中心在1984至1988年興建,完工時正值香港金融業高速發展的時期。當時中環商業用地已經接近飽和,而奔達中心位處的金鐘,正發展成原有商業核心區的延伸地帶。那時在中環,由康樂大廈(今怡和大廈)開始發展的行人天橋系統已趨成形,金鐘的網絡亦承襲前者而陸續擴展。魯道夫在設計奔達中心時,就在其高架平台的四個角落加上天橋,連接兩座大樓及鄰近建築物,順理成章地加入正在成形的天橋系統;而奔達中心的大堂,也與天橋設於同一樓層。其實在原本的計劃中,奔達中心兩座塔樓之間會興建一座連接橋,惟最後在委約方的要求下取消了。對魯道夫來說,天橋不全然是關乎功能與效益的東西,更可為城市添加立體感與層次感。當年由奔達集團委約圖語設計有限公司(現石漢瑞設計公司)設計的宣傳冊中,提到行人會被園境花園、階梯狀水池和弧形樓梯等設計引導到大堂。

力寶中心底部示意圖,展示一座由兩幢高樓組成的建築。高樓由巨型圓柱支撐,玻璃幕牆上可見稜角分明的外凸部分,高樓底部的廣場中有一個噴水池。左方有幾段解說建策物設計特色的文字。

圖語設計有限公司(現石漢瑞設計公司)奔達集團,香港金鐘道奔達中心(現為力寶中心)(1984至1988年)宣傳冊,M+,香港,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捐贈,2017年,© Wong & Ouyang (HK) Ltd., Paul Rudolph Foundation

這種底層上升並預留地面空間的做法,在魯道夫其他東南亞項目中也有蹤影,包括1990年落成的印尼雅加達大馬集團總部大廈,以及1994年落成的新加坡鴻福中心。魯道夫藉着這些項目探索建築物與街道、其他大廈和周遭城市環境的互動,以及行人在當中的流動等概念。

本文於2023年8月16日首刊於《明報》,現經編改及翻譯發佈於此。原作者:鄭亦晉;編改:網絡編輯梁仲汶。除另有標註,所有圖片:M+,香港,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捐贈,2017年,© Wong & Ouyang (HK) Ltd., Estate of Paul Rudolph / Paul Rudolph Heritage Foundation

  1. 1.

    蘇珊‧葛雷著,鄧光潔譯:《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台灣:木馬文化,2002),頁38。

鄭亦晉
鄭亦晉

鄭亦晉是M+檔案助理。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