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

M+ no longer supports this web browser.

M+ 不再支持此網頁瀏覽器。

M+ 不再支持此网页浏览器。

2023年11月17日 / 陳筠而

台灣當代藝術家:探索本地與國際視角

油彩布本作品上,出現粉紅色和藍色花束,配以七彩葉片和白襯黃的滿天星。花束在深紅色的背景上重覆構成花紋圖案。

林明弘,《枕頭#12》(局部),1998年,油彩布本,M+,香港,© 林明弘

自1970年代起,台灣藝術家積極回應台灣社會變革和國際藝術風潮,為台灣當代藝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一代藝術家運用錄像藝術,藉着捕捉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重新審視被忽略的歷史和不斷轉變的地緣政治身分。

一如國際上其他藝術家,台灣藝術家從1970至1980年代開始,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視覺藝術形式和風格,他們所關心的主題,也被身處的地方以至國際環境影響,到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後,台灣藝術家的作品更是與戒嚴時期的那些截然不同。

從物質到非物質

台灣藝術家洪素珍的經典錄像作品《東/West》,展示一個分裂成兩邊的嘴巴;一邊在說國語,一邊在說英文,句子重疊。洪素珍在移民美國後創作這件作品,藉此表達自己身處異地所面對的語言、文化及身分衝突。前M+水墨策展人馬唯中說,作品所觸及的不只是台灣人的經驗,而是國際共通的;這種國際性正是M+的收藏準則之一。

《東/West》片段
《東/West》片段
1:00

洪素珍,《東/West》,1984/1987,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M+,香港,© 洪素珍

在戒嚴期間,不少台灣藝術家都從遠處觀看世界,因此作品中有種被困的苦悶狀態。然而,洪素珍作品中的苦悶卻是另一種,是人在異鄉的切身矛盾,也是對政治和社會的一種抒發。隨着更多藝術家在1970到1980年代因種種原因到了外國,他們觀看世界的方式也開始轉變。

李明維和林明弘從亞洲歷史和文化出發,深深地發掘自己跟世界的連結。

當中包括自1990年代末在國際藝壇上嶄露頭角的李明維林明弘。他們代表了成長於海外卻仍根植台灣的一代人。他們吸收了兩方面的養分,並在創作中呈現或探索着一些更能呼應國際視野的價值觀。其作品從藝術的本質,到挑戰藝術空間及其權威,以至從亞洲歷史和文化出發,深深地發掘自己跟世界的連結。

「李明維和林明弘都對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產生了興趣,他們的作品都展示了一些西方人能夠了解的東方文化元素,亦探討着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關係。」馬唯中說。

展廳內的裝置作品由三個木亭組成,媒材包括合板、玻璃、亞加力、燈,紙張及鉛筆。木亭由橫向木條和半透明玻璃板築構而成,側面和背面略微傾斜,橫向木條上放置了多個白色信封。每個亭子的入口均設置了一級小台階。

李明維,《魚雁計畫》,1998年,合板、玻璃、亞加力、燈、紙張及鉛筆,M+,香港,© 李明維

從體驗他們作品的方式上,也可見從物質到非物質的轉移。李明維的《魚雁計畫》就是例子之一。作品的起源是李明維寫了一百多封信來悼念和緬懷向過世的外祖母,後來,這發展成一件更龐大的裝置藝術品,把當代藝術空間開放給觀眾,讓他們進入一個木造亭子裏,對已沒法再相見的人寫下未曾說出口的話。寫信的人可以選擇留下郵寄地址,由博物館代為寄出。馬唯中解釋,透過提供場地與指引,李明維讓觀眾參與這個作品,並透過寫信集體釋放情感。在溫柔的情感背後,他在挑戰傳統,挑戰人們對當代藝術空間和藝術本身相關的既定想像。

林明弘:關係美學
林明弘:關係美學
3:51

林明弘談他作品中的實驗元素。「對我來說,藝術不只是創造一個物件,而是一個空間。一件作品並不止於物件本身,重點在於使其邊界難以看清,讓你沉浸其中、身處作品中,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影片謄本

林明弘:這是甚麼?是藝術嗎?這是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我想我更感興趣的是思考藝術的作用,所以我總是喜歡創作帶有功能的藝術。

我的許多作品都沒有標題。這可說是營造了開放式的處境,賦予作品某種自由。

觀眾被邀請坐在作品上、躺在作品上;甚至有人在上面睡午覺。我為每個枕頭都畫了一幅畫,這某程度上成為了一座橋樑,拉近了他們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在過去二十年裏,我在作品中使用的大部分布料,都來自六、七十年代,甚至直至八十年代台灣都非常流行的印花。

紡織品是相當私密的東西,特別是這類設計的紡織品。它們大多用於新婚喜被上,亦是新娘嫁妝的一部分。我發覺這些圖案會令觀眾產生很切身親近的反應。重要的是,觀眾看見作品後都感到熟悉,而且大多數人都會憶起一些往事。於是,我開始專注於令這些對過去的集體回憶成為載體,讓觀眾藉此與藝術和展覽展開對話。

《無題 (休息抽根菸)》嘗試讓觀眾真正接觸到作品。你坐在椅子上,它就會留下你身體與它互動的痕跡。吸煙時吐出的煙霧,讓人的呼吸變得肉眼可見;這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也是尋常生活裏的小休。因此,上述一切都在這個空間發生,然後這些畫作又成為了某種空間。

這件作品中有五幅畫,它們與五個構成椅子的墊子直接相關,並擴展成一種宏觀與微觀的關係。對我來說,藝術不只是創造一個物件,而是一個空間。一件作品並不止於物件本身,重點在於使其邊界難以看清,讓你沉浸其中、身處作品中,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我們所做的完全超越展覽既有的體驗。我認為,那是一種挑釁。

與此同時,林明弘則把日常生活的物件放到當代藝術的空間。林明弘生於日本,在歐美求學和發展事業,後來移居到他現居的台北。跨地域的成長。使他對台灣的傳統花布有一種既遠且近的記憶。他把這些傳統花布圖案變成大型公共作品,成為一個個的場域,讓觀眾走進裏頭跟自己的回憶連結,或是初次體驗這種花布。花布蘊含着一種屬於過去的文化和美學,也是一代人的記憶。在林明弘的轉化下,它就變成現代跟傳統對話的橋樑,同時也凸顯了一種衝突。尤其當他把家用的花布放進藝術空間,他也擴闊了觀眾對美術館空間的想像。

從生活經驗觀察歷史

有些生於1970及1980年代的台灣藝術家,帶來了更直面的和更深耕的社會性探討。他們當中不少以錄像作品更深化地探索台灣人或是台灣在全球的身分,「他們從重重疊疊的地緣政治,挖出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然後再去研究自己的位置。」馬唯中解釋道。相比前幾代的藝術家,年輕一輩不單從生活經驗入手去挖出歷史,也是從這地方的背後發掘有甚麼力量在影響着台灣。這種探尋是無可避免的,畢竟在他們的成長階段,對這類歷史的反省更為熱烈。

《計程車》片段
《計程車》片段
1:02

饒加恩,《計程車》,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M+,香港,所羅門ㆍRㆍ古根海姆基金會與何鴻毅家族基金中國藝術計劃相關之捐贈,2019年,© Chia-En Jao

饒加恩為例,他在2016年創作了《計程車》,一部長達79分32秒的數碼錄像。為了這部作品,饒加恩乘了七十多趟計程車到台北幾個具歷史爭議的地點,如中正紀念堂、圓山飯店、前美軍俱樂部等。搭車的過程中,饒加恩拍下自己與司機的聊天內容,一段段的對話,剪輯起來便是不同的觀點和記憶,就如一部小小的歷史片。此作品探索人們看歷史的立場和價值觀,是否會因着出生年代和成長背景的不同而不一樣,或是這些地方的歷史價值會隨時日而被淡化。「台北的司機很喜歡聊天,但聊政治是很冒險的。」來自台北的馬唯中說。可幸饒加恩的態度溫和,他們的對話聊到一些被遺忘或刻意遺忘的歷史,夾雜着幽默和悲哀。馬唯中續說:「饒加恩從生活經驗裏,拍出更大的歷史。」

《廢墟情報局》片段
《廢墟情報局》片段
1:04

許家維,《廢墟情報局》,2015 年,單頻道數碼錄像(彩色、有聲),M+,香港,M+新藝術委員會購藏基金購置,2019年,© 許家維

另一位來自這世代的藝術家就是許家維,他在十年間做了四至五個大規模作品,延伸出很多課題和作品形態。在《回莫村》中,他揭示了國共内戰後、因國民黨「明撤暗留」政策而繼續駐守於泰緬邊界的「棄兵」故事。在其錄像作品《廢墟情報局》中 ,一位泰北老兵述說這段缺失的歷史,並以泰國傳統木偶劇重新演繹。許家維把真實事件混進戲劇,不但對歷史身分提問,也讓觀眾感受到這些被遺忘的人的生命被置身荒野的狀態。他的作品以別具創意的方式呈現現實,是年輕一代藝術家挑戰界限的絕佳例子。他們的創造力和韌性挑戰着人們的既定想法,鼓勵大家持續重新審視。這些作品透過捕捉被忽略的觀點並與公眾互動,反映出藝術如何能夠體現和影響一個社會對其歷史傳統和自我意識變化的理解。

本文於2021年10月21日首刊於《香港經濟日報》,現經改寫及翻譯發佈於此。原作者:陳筠而;編改:網絡編輯梁仲汶

陳筠而
陳筠而
陳筠而

陳筠而是編劇、編輯、記者,亦是Weak Chickens創辦人。她是書籍《大象在球上走》的作者之一。出自其手筆的劇作包括2020年為大館「動戲.童迷香港藝術計劃」創作的《老而不,Stay in Touch》,以及2023年為「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3」創作的《我最終死去的房子》。

緊貼最新消息!

  • 緊貼M+與西九文化區的最新情況
  • 探索M+雜誌的最新影片及故事
  • 選擇你希望收取的內容
  • 隨時取消訂閲
載入中